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
2.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通感的运用。
2学情分析
1.创设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时代背景,范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品的感情基调,重点赏析4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比喻、通感的运用。
2.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读──赏析──延伸的教学模式。
3重点难点
1.语言充满诗情画意,体味语言运用的妙处。
2.领悟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荷塘月色》简单教学步骤
一.导入课文。
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显示配乐的荷塘景色,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
朱自清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对他应作多了解,出示课件。
三.范读课文
情景诵读让学生如身临其境,接受美的熏陶,也为后面赏析语言打下基础。
四.自读课文。
学生轻声朗读,并思考文中最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是哪一句?
五.品读赏析
1.欣赏朱自清笔下荷塘和月色的幽美,体会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高超技巧,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语言特色。
2.学生朗读4段,借助课件图片形象直观的品味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表达效果,体会语言的美。
3.赏析月色下的荷塘,品味语言的妙处,体会景物特点。
荷叶,以亭亭的舞女的裙作比;写荷花,以一粒粒明珠、星星、美人作比;写荷香,把荷香若有若无、远远才能闻到的这种感觉与渺茫歌声相通,作者就这样抓住荷塘景物特点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形象逼真的写出景物形态美、动态美、静态美。
此段作者集中笔墨描写月下的荷塘,但已远不是平日走过的荷塘了,而是作者心中的荷塘。通过这些景物作者表现了自己“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质和洁身自好,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情怀。景物描写融进了作者的感情,景物便有了生命力。
4.再次出示有关荷花的幻灯片,强化学生的感受,进一步体味文章的意境。
六.小结本课
在柔美和谐中透露出作者淡淡的喜悦之情。
七.课后练习
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景物描写的文字,抒发自己的某种感情。
(结合课件教学)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