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荷塘月色
朱自清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注意把字音读准,同时要体会作者的情感,把自己当做作者。
1、文章的大致结构是怎样的?
2、文章哪些段落是写景的?
明线:游踪( 外结构)
暗线:情感(内结构)
出家门
踱小路
观荷塘
赏四周
不宁静
寻宁静
得宁静
失宁静
感情基调
文章结构
淡淡的哀愁
淡淡的喜悦
*
深入探究
文章第四至第六段是对景物的描写,哪些句子是你最欣赏的?请你有感情的朗读出来,并且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
比喻句
例: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比喻贴切,形象地描绘了叶子、花在月下的独特情态和韵味,月光的明亮皎洁。
*
拟人句
例: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不仅准确写出了荷花在月色下的形态,而且将花和叶拟人化、生命化了,令人想象到它们仪态万千的娇羞风姿。
*
叠词的运用
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
叠字叠词的运用,不仅传神地描写了事物的特征,而且读起来节奏鲜明,韵律协调,富有音乐美。如用“田田”来形容荷叶的密度,以“层层”来表明它的厚度,用“曲曲折折”表示荷塘的广度。
*
通感句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通过比喻或形容词沟通起来的修辞方式。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嗅觉向听觉转移)
(视觉向听觉转移)
*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文章的结构线索,重点分析了文中写景的句子,赏析了这些句子的描写特点,尤其是学习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
*
作业
熟读文章第四至六段。
模仿作者写景的方法,运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描写一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