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hán jìn)。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gǔ gǔ)如泉。
C.我们拾级(shí jí)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
D.五光十色中的粉红嫩绿,尤为妩媚( wǔ mèi)动人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演绎 风云变幻 名符其实 亭台楼阁
B.恭顺 接踵而至 目眩神迷 络绎不绝
C.浮躁 漫不经心 历历在目 轻歌曼舞
D.陡峭 川流不息 安营扎寨 纷至沓来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怒不可遏:愤怒得不能抑制,形容愤怒到了极点。这里形容水势不可阻挡的样子。
B.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历历在目:清楚地展现在眼前。
C.如我所说吧——我可是名副其实的车夫之王啊。
名副其实:名声与实际相符合。
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白云缭绕,轻歌曼舞,那朵朵白云精美柔细,宛如游丝蛛网一般。
轻歌曼舞:轻快的歌声,柔缓的舞蹈。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北京博物馆展出了二百万年前新出土的黄河象化石。
B.我海军炮兵击落了敌人的许多飞机和坦克。
C.老师带领同学们参观了航模展览。
D.大家对他的批虽然十分尖刻,但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
5.下列句中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
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
他朋友也是法国人,说的却是德语——但标点系统毫无两样。
头痛,恶心,双脚绵软,呼吸困难——典型的缺氧反应,外加新伤剧痛。
D.我望见了山下绿色的盆地——丽江坝,望见了森林、田野和村庄。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文化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调节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 ; ; 。这样,人才能实现从“小我”向“大我”的转变,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
①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②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
③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7.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符合语境,内容相近,句式相同。
我敬畏自然中浩瀚的事物,也敬畏自然中浩渺的事物。我敬母长江之气势如虹,敬畏珠峰之直插云天, 。 我敬畏霜雪中的松柏,坚毅挺拔;敬畏风雨小草,柔韧顽强; , 。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自然界中的一切都值得我们敬畏。
8、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 对生命的诠释。
(2)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保尔是一个 。
9、综合性学习
在某班级举行的“从古诗看古代交通”主题探究学习交流会上,老师说:“同学们利用一周的课余时间,搜集、阅读了课内外不少反映古代交通状况的古诗。据我了解,从杜牧《过华清宫》的4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一诗句中,不少同学对古代交通就有着不同的发现和感悟。下面就请每个同学把自己从这句诗中的一个发现或一点感悟,用简洁的语言与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吧!”假如你是这个班的同学,轮到你发言时,你会怎么说 (含标点限60个字内)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壶口瀑布(选段)
第二次我专选了个枯水季节。春寒刚过,山还未青,谷底显得异常开阔。我们从从容容地下到沟底,这时的黄河像是一张极大的石床,上面铺了一层软软的细沙,踏上去坚实而又松软。我一直走到河心,原来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我倚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畅畅快快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沟底飞转着一个个漩涡,当地人说,曾有一头黑猪掉进去,再漂上来时,浑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听了不觉打了一个寒噤。
黄河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到低,只见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个无形的大洞吸着,顿然拢成一束,向龙槽里隆隆冲去,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从沟底升起一道彩虹,横跨龙槽,穿过雾霭,消失在远山青色的背景中。当然这么窄的壶口一时容不下这么多的水,于是洪流便向两边涌去,沿着龙槽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的确有那种凝重,那种猛烈。尽管这样,壶口还是不能尽收这一川黄浪,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漩。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而这一切都隐在湿漉漉的水雾中,罩在七色彩虹中,像一曲交响乐,一幅写意画。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
看罢水,我再细观察脚下的石。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据徐霞客游记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你看,日夜不止,这柔和的水硬将铁硬的石一寸寸地剁去。
10.作者在枯水期观壶口瀑布的感受如何?又是怎样表现的?
11.请从修辞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
“先跌在石上,翻个身再跌下去,三跌、四跌,一川大水硬是这样被跌得粉碎,碎成点,碎成雾。”;“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夺路而走的,乘隙而进的,折返迂回的”。
纵观全文,文章绝大部分是围绕着水来写的,而文章的第五节却写脚下的石头,请问这样写是何道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湖之畔
阿莹
①我每每途经凤翔就想去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却都被纷繁的公务耽搁了,那天午后能走进这块与杭州西湖并称的园林似乎挺意外的。
②步入苏东坡题名的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便落入了眼帘,湖光潋滟,轻吻堤畔,隐约可见水下的鱼儿不慌不忙地游着,见到人来扑通一声便钻进深水了。岸上一排浓密的垂柳倒挂水边,随风摇曳着,时有柳梢轻轻划过水面,浅浅的涟漪便一波一波地推广开来,与那鱼儿泛起的水纹撞在一起,顿时碎成了乱乱的光波。园里恬静极了,我们在浓柳下的岸边小路上亦步亦趋,不时有细柳抚过肩头和脸颊,柔柔的,痒痒的,像有少女藏在暗处逗人开怀呢。这东湖虽不及西湖的水多,却依然有着特别的韵味,似乎凡被苏东坡点化过的地方,都呈现出娇柔妩媚的姿态。
③苏东坡一生东奔西跑致力于疏浚水利,不论是西湖,还是眼前的东湖,当初都是为了父老乡亲的安宁,偏偏日后成了一方景观。湖边那间宋代风格的四角亭,应是盛名已久的喜雨亭了,尽管风雨已经把柱石剥蚀得斑斑驳驳,但四檐高挑,风雅飘逸,轻轻移步过去,一段文苑趣事就逶迤而来了。那年苏东坡刚刚度过25岁生日,便携着科举前三的威风,在仕途征程上迈出了第一步,可谓春风得意到东府。但那小小的通判实为太守副职,遇有旱魃袭扰,必须四处拜神,为百姓祈雨降福,绝不敢有半点懈怠。苏东坡急赴太白山祈神求雨,法事已毕,依旧红日当头不见雨滴。苏东坡发现山神的称谓不知何故被降档次,顿感事态严重,提笔给宋皇写了一出奏本,恳请将太白山神由侯爵升为公爵,以解山神之郁闷。宋皇阅后敕命“恩准”,苏东坡立即斋戒沐浴,还从庙里取来一盆“龙水”敬献到太白山神灵前。很快,天上便飘来一团团乌云,雨竟然一连下了三日,全县人在雨水中欢呼雀跃,也把苏东坡的义举诠释得活灵活现了。当年轻的通判手舞足蹈回到家里,便情不自禁把后花园刚落成的亭榭呼为喜雨亭了。晚上更是文思泉涌,一口气写成了《喜雨亭记》,把人们盼雨祈雨喜雨的神形刻画得空灵细致,至今还是中学生必读的课文。我围着那小小亭阁转了一圈,细细体会着苏东坡当年的喜悦,仿佛立在中间的那方石碑也左右晃动舞之蹈之,演绎起苏东坡当年的欣喜。
④倘佯在岸边小道上,曲径通幽,亭台迥异,使得东湖之畔别有一番韵味。似乎院里林林总总的建筑都扯上了苏东坡的名号,如今却是难考真伪了。但我以为那间凌虚台应是不假,长檐飞翘,歇山灰瓦,凛然透出宋代姿色,但水泥的痕迹多少让人沮丧。那是当年与苏东坡同县为官的陈太守在自家庭院的造化,上世纪才从城里移到东湖岸边。当时年轻的苏东坡与年长的太守多有不睦,他应邀为太守后院的亭阁题写《凌虚台记》,显然年轻人内心是纠结的,文中多有不恭游离其间。但我佩服那陈太守的肚量,居然一字未改就镌刻到自家花园里,可见其修养之绵厚。后来,苏东坡仕途坎坷,一定悟到了自己年少轻狂,便在黄州任上为陈太守撰写了墓志铭。苏东坡一生是极少为人题写墓志的,多少达官贵胄重金邀请都不屑一顾,那陈太守也的确因这篇记叙而流芳百世了。这似凸显了苏东坡人格的完善,由此可见太守当年也有大智慧。
⑤我喜欢浓荫深处那间君子亭,静悄悄隐藏在一片茂密的柳条后面,走到近前才看到红绿相间的石柱,以及亭伞下梅、兰、竹、菊四块画碑。凤翔人说这四块画碑当是苏东坡的真迹,我看那碑的刀功并不精湛,但一枝一叶,卓然而立;一招一式,清高风骨,当是卓越的文人画风格。这苏东坡确实才华横溢,不但诗文壮美浪漫,而且笔墨功夫了得,书法在当时就已风靡朝野,连公文信函都被人藏为珍爱,绘画技艺更为灵动,一皴一涂直把文人画推到了空前高度。所以将这小小的古亭谓之君子,也是极为恰当的。苏东坡在凤翔磨炼三年,文笔颇受宋仁宗和丞相欧阳修的赏识,随后便进京,职位更是直升到翰林学士,几乎相当于副丞相了。但是苏东坡的命运似乎就隐藏着坎坷,朝廷两派争斗让大才子也难以独善其身。尤其是他第二次外放出京,官职一降再降,辖地一远又远,最后竟然流放到海南岛上任一闲差,使得步入衰年的英才度日如年。后来因皇权更迭,他才得以重返陆地,且此时的苏东坡早已没有了“兼济天下”的抱负,只盼能与家人团聚安度余年,而且此时的苏东坡已经修炼得没有了任何棱角,遇到任何人都谓之以君子,正像这间小小亭阁,宛如君子在水一方,眺望着尘世间的芸芸众生,脸上已然冷清得没有了一点点表情。
⑥东湖边上还辟有一处长长的碑廊,一通通石碑沿着从湖边起步的一条廊道,深深浅浅地镶嵌在白墙上,都是历代风雅之士歌颂苏东坡的诗词。
⑦从东湖出来天色将晚,我与朋友转身进了县城夜市,这里已然热气腾腾了,人们左顾右盼穿行其间,小商贩高声叫卖着凤翔特产,似把东湖的斯文撕扯得七零八落。但我想苏东坡当年是喜欢这种场面的,君不见那些带着酒味的诗句那么动人洒脱,更有东坡肘子东坡香酩流传在世呢。于是我也趋风附雅要过几个小菜,拧开一瓶西凤,就着月光在东湖边小酌起来……
13.作者在第①段中为什么说感到似乎挺意外的”
14.第②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描写了哪些景物
15.第③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简要概述。
16.作者在第④⑤段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游记的
17.阅读第⑥⑦段,联系全文,简要归纳选文的主题。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百合花开
穷月
①小时候,跟父亲去山谷,一朵白色的花吸引了我。
②在草丛里,它独自开着。它几乎和我一样高,花朵像喇叭一样大,却一点也不张扬,白色的花瓣微卷着,零出嫩黄的蕊。擎起它的根茎好像不胜重力地自然弯曲,让它看上去那么高贵,却又那么孤寂。
③我被这朵花迷住了,久久不肯娜步。
④父亲说,这是野百合。因为我喜欢,父亲决定把它带回家二我本以为,他只是掐了花就走。没想到,父亲小心冀翼地拨开草丛,先清除了周围的一大片杂草,很快,一株亭亭玉立的野百合出现在我面前。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它纯洁的白,让周围的一切黯然失色了。可它又是那么无助而脆弱。我担心它那瘦长的根茎,风一吹就会被折断。父亲用随身携带的一把小锄头从四周开始北土,他掏得很深。我全神贯注地守在一旁,扶着花朵。很快,一个乒乓球大小的球茎,完整地悬空出来。
⑤父亲小心冀冀地用双手托着球茎,把花朵搁在肩膀上。我欢天喜地地跟在父亲身后。那朵百合花在父亲的肩头一颤一颤的,正冲我笑嘲。
⑥父亲把它种在屋旁的菜地里,用一根小木棍将它固定好。经过一番腾娜,野百合似乎也累了,有些萎靡不振。我疑惑地问父亲,它还能活么,父亲笑笑,说你明早来看它。第二天一起床,我就跑到菜地里。只过了一夜,野百合似乎适应了新环境,精神抖擞地立起来。硕大的花瓣上,还有几颗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我的整个暑假,因为它,多了许多幢憬和幻想……
⑦九月天气逐渐转凉,野百合在一阵阵的凉风中逐渐枯姜、凋零。看着凋落的花瓣,生命的短暂、美的易逝,让我第一次感到了忧伤。父亲说,我们可以把球茎分瓣,来年会变成几裸,父亲将百合花的球茎挖出来,分成七八瓣,在菜地的一角重新栽下去。
⑧八岁那个冬天,我每天都要去看看,但是,野百合的嫩芽迟迟没有冒出来,我便等得失去了耐心。美丽的雪花,春节的喜庆,使我几乎忘了野百合的事。春天来了。太阳的温暖改变了这个世界。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别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七八裸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我即刻兴奋地跑去告诉父亲,我的百合花长出来了!
⑨父亲让我知道了一朵花是怎么长成的,也教会了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是他给予我的欢乐大多,让我二十年都不愿走出他给我的幸福时光。可他又是多么的残酷,二十年前就丢下我独自远去。让我经常在这一刻谈笑风生,下一刻便愁云密布。
⑩世间美好的事物总是太过匆促、短暂,仿佛流星在心中留下的刹那光芒,要我们用尽一生去寻找、捡拾。我常常会突然忘却自己身在何处,满心满眼都是父余的影子,伸出手却总也触摸不到他。那倏然间的惊惊,似一个无底的深渊,无论我怎么努力,世界的一角已无可挽回地沦陷……一直到今天,每当看到百合花.我都会伤感和怅惘,我知道它们中永远不可能有陪伴我成长的那朵野百合。就像我把爱无限地放大,最爱我的父亲也不会再回来。可我仍固执地相信,还有许多野百合在某个荒野一年年寂寞地盛开。它是我孤寂中的念想,迷茫时的希望,是当我的人生沉入谷底时,亮着的最后一束光芒……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略有删改)
18、“它像童话中迷路的小仙子,突兀地出现在这片山谷里。”这句话中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19、请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
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屋旁的菜地里齐刷刷地站着一溜茁壮的青苗,一七八棵的样子,像一支小队伍。
20、在“我”成长的路上,百合花给了“我”什么启示
21、你的生命中肯定有一朵伴你成长的“野百合”。请你“寻找、捡拾”一件让你感动的事,并用简洁的语言叙述出来。(不超过80字)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 题。
额尔齐斯河畔
刘斌立
额尔齐斯,一条流向北冰洋的河。
源自阿尔泰山的融雪,冰冷着额尔齐斯河。她一路向北,湍急的地方可以击碎岩石,而舒缓的地方柔美得像图瓦人里最美的姑娘。
鄂尔德西静静地坐在河畔,对于一个生于额尔齐斯河畔的图瓦人来说,那不过是又一个残血落红的黄昏。一群游客惊呼着日落的美景跑过他的身旁,带起的风掠动了鄂尔德西老人的衣衫。老人的嘴角微微有些上翘,那是黄昏最后一刻的阳光披到了他的身上。①20年了,他知道每天最后一刻的霞光收拢在河畔的位置,他从没有坐错过。
鄂尔德西深深地吸了一口带有河水潮气的空气,无比幸福地托起了一直依靠在他身边的草笛。那根叫作“楚尔”的乐器,是鄂尔德西一生的珍爱。于是在落霞过后,在天色渐暗时,在额尔齐斯河平缓的流淌声中,楚尔响起了她振颤的和声。这是图瓦人独有的乐器,用“芒达勒西”草的茎秆制成。楚尔只有3个孔,但能吹出5个声、6个音。她的声音深沉舒缓、悠扬婉转,全靠舌尖控制着气息。在鄂尔德西老人的嘴里,楚尔更是美妙而又神奇地可以同时吹奏出两个声部。
那个黄昏,鄂尔德西又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了“美丽的喀纳斯姑娘……”
远远的,那悠扬的乐符,穿过河畔的西伯利亚落叶松林,在鄂尔德西的木屋后面萦绕着,久久不舍得散去。
一阵缓慢但异常沉重的咳嗽声,突然打断了那美丽的乐曲。鄂尔德西脸上的幸福被肺部剧烈的疼痛所替代,他只能放下楚尔,紧紧用双手捂住自己的胸膛和嘴……
②鄂尔德西终于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我告诉老人,这个电话我已经等了他两年。
10天以后,仍旧在一个日落额尔齐斯河的时分,我和5个图瓦少年围坐在鄂尔德西的周围,眺望着远方的群山,听额尔齐斯河倾诉着她的表肠。而鄂尔德西的楚尔正轻柔地哼唱,弥漫四周的音符滋润着我们。65岁的鄂尔德西,已经是一名肺癌晚期病人,不能再完整地吹奏哪怕一首乐曲。他只能断断续续地给我和孩子们讲解吹奏楚尔的技巧。
半年后,鄂尔德西只能卧床了。在他那间独自住了20年的小木屋里,听我们用粗劣的技巧吹起楚尔。每每这时,他总是看着窗外,那里有一个他深深爱着的姑娘,已经在那儿沉睡了20年。
那样的日子只延续了3个月,我和那5个少年一起将鄂尔德西以及他的楚尔埋葬在那个姑娘的身旁。我听说,鄂尔德西和那个叫做艾琳娜的图瓦女孩,相识相爱于额尔齐斯河畔。那根楚尔。曾经是他们相爱相伴多年的见证。两人在一起的每一天,鄂尔德西都要在额尔齐斯河畔吹起楚尔,他的艾琳娜就坐在夕阳最后的霞光下面,沐浴着爱和那些美妙的旋律。“美丽的喀纳斯姑娘”就是鄂尔德西为她写的曲子。
我终于决定离开阿尔泰,离开额尔齐斯河畔。我最终也没有真正学会楚尔的吹奏。我只不过是一个采风的流浪乐手。两年前,在额尔齐斯河畔听到了鄂尔德西老人天籁一般的旋律,我想留下跟随这最后一位会吹楚尔的图瓦老人学习。我整整等了两年,一直等到他即将离世的时候才给我打了电话。
“我觉得现在的时间可以了。”鄂尔德西在电话接通后,讲了第一句话。
“你的意思是,你同意传授我了。”③我不知道我为何如此平静,其实我在美丽的额尔齐斯河畔整整等了他两年。
“我想我的时间不多了,我曾经答应过艾琳娜,我的楚尔今生只给她吹响,我做到了。”老人有点激动,又引起了一阵猛烈的深咳。
“这两年我走遍了图瓦人的村子,几乎没有人会吹了,更别说吹得像您这样好的。”我在为这么好听的乐器而惋惜,楚尔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孤品了。
“哦,哦。”老人想起了什么,在电话那头应答了两声又沉默了。
“你帮我选5个图瓦少年吧,你会吹奏乐器,你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习楚尔。”老人平静地告诉我越快越好。
在挂断电话前,老人对我说,楚尔不仅是他和艾琳娜的,也是图瓦人的。
我那时并不知道,我无意中促成老人收下了5位图瓦少年并教授这民族最后的传承。
我背着行囊沿着额尔齐斯河离开的时候,听到了5位少年为我吹奏的曲子,④那曲子一直弥漫在那漫山遍野的落叶松林中,在那山林溪涧,我仿佛看到鄂尔德西与艾琳娜又幸福地徜徉在永恒的岁月里。
多年后,我在一本文献中读到,楚尔是汉朝时期在西域流行的“胡笳十八拍”乐器中的一种,在目前仅存的2000个图瓦人中,尚有少数人会吹奏。
我再也没有回到过额尔齐斯河畔,但我知道,远山落红时,那空灵悠远的美丽旋律一定会在图瓦村落中响起,她也会随着额尔齐斯河的波涛,一路向北,流向北冰洋。
2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的景物描写为故事的展开创设了极具地域性和富有意味的情境,后文也巧妙地用景物描写去推进和收束故事。
B.小说运用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讲述了图瓦人楚尔的演奏者鄂尔德西的人生故事,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C.小说以楚尔的吹奏技艺逐渐失传为背景,以一位采风流浪乐手的视角讲述主人公的故事,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主题。
D.小说结尾段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既表达了我未能再去听楚尔演奏的遗憾,也表达了我对楚尔吹奏技艺传承的隐忧。
23.对文中划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句子①中“每天”“从没有”等词写鄂尔德西老人在夕阳霞光之中吹奏乐曲“美丽的喀纳斯姑娘”,突出其对心爱的姑娘艾琳娜怀念之深。
B.句子②里的“终于”表明鄂尔德西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选择打电话联系我寻求帮助,进而促成了五位图瓦少年学习并传承这项音乐绝技。
C.句子③写接到鄂尔德西电话后内心“如此平静”,实际是表现内心的欣喜,毕竟我为了向他学习吹奏“楚尔”已在额尔齐斯河畔等待两年之久。
D.句子④写少年们吹奏着“楚尔”为我送别,吹奏的曲子在山林溪涧间弥漫开来,既是表达对我的感谢之情,也是对鄂尔德西老人的告慰。
24.本文体现了作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关注,但落脚点却是在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请说说小说中图瓦老人鄂尔德西的形象特点。
25.本文作者认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是沧桑之感、情怀之意、诗意文字以及边缘人生”,请结合文本,选择其中三个关键词,分析作者是如何践行这一创作理念的。
三、写作
26.请以“一句 的话”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 字。
答案
C 2、A 3.D 4.C 5.B 6.B 7、略
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保尔·柯察金 ⑵示例:保尔是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略
感受:雄伟、壮阔、既壮美又优美,刚柔并济 表现:上游的水势,龙槽的水势,河水的力量 1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坚忍刚强、一往无前的气势。 12、用石头来衬托水与命运抗争的意志力之坚强。(意近即可)
13.因为作者多次想到苏东坡的东湖游历,因公务繁忙而耽搁了,这次终于能来,所以感到似乎有些意外。
14.拟人,比喻。东湖大门、一大片水面、湖光潋滟、水下游动的鱼儿、倒挂水边的垂柳。
15.第③段主要写苏东坡年轻时在东湖从政为老百姓祈雨的政绩和他创作《喜雨亭》的经过。
16.按照空间转移的顺序移步换景来写的。
17.这篇游记叙述了游览东湖的经过,描写了东湖之畔的名胜古迹,叙述了苏东坡在东湖从政的事迹,表现出作者游览东湖之畔时的思考和乐趣。
18、示例:①“突兀”是“突然发生,出乎意外”,也有“高耸”的意思。②它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野百合出乎意外地出现在山谷间,突出了野百合亭亭玉立的身姿。③表达了作者着到野百合的惊喜意外之情。
19、示例一: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②将野百合拟做人,赋予它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的勃勃生机。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示例二:①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②把新生百合的青苗比喻成小队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新生百合整齐,充满生机的样子。③表达了作者的惊喜之情。
20、百合花给了“我”很多启示:①父亲让“我”知道一朵花是怎样长成,教会“我”认识这个世界,热爱这个世界。②百合花的枯萎、凋零让人感伤,告诉“我”生命短暂、美的易逝。③百合花移栽后,到春灭长出一溜青苗,让“我”看到蓬勃的希望。④再次路过花店,看到百合花,“我”会伤感和怅惆,告诉“我”要珍惜亲情,及时行孝,珍爱美。
21、提示:语言流畅,叙事清楚,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22、D 23.B
24.①热爱楚尔演奏,技艺高超。他一生珍爱楚尔,用楚儿表达对心爱姑娘的深情,在河畔尽情吹奏,乐声悠扬婉转,旋律天籁一般。②忠于爱情,恪守承诺。一生只为爱人吹奏楚尔,并为她谱写曲子,痴情为她吹奏20年,直至自己即将离世。③深明事理,传承文化。他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认为,楚尔不仅是他和艾琳娜的,也是图瓦人的;毅然决定把楚尔吹奏技艺传承下去。④乐观豁达,无惧生死。明知自己是肺癌晚期病人,安排“我”帮助选择5位图瓦少年,并为我和孩子们讲解吹奏楚尔的技巧。(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给满分;其他答案,意思对即可赋分)
25.沧桑之感:小说以凄美的爱情故事和珍贵的技艺失传这两条交织的主线来叙述鄂尔德西老人的故事,美好感情和美好事物的逝去流露出哀婉沧桑的情调。
情怀之意:小说表达出传承民族文化的热情,也流露了图瓦人对爱情、对生命的忠诚和期盼之情;鄂尔德西老人与艾琳娜凄美的爱情故事体现了作品丰富的人文主义情怀。
诗意文字:小说描写湍急、舒缓的额尔齐斯河水和残血落红的黄昏,语言简洁生动,富有画面感,为读者展现出一幅宏伟、清丽的边疆风景图,优美的风土人情里蕴含诗性之美。
边缘人生:传统的楚尔技艺在现代人眼里,代表着古旧、过时,渐渐地被人遗忘。技艺的失落和老人的老去是一体两面的,独居的老人守着面临消失的传统技艺,他们不为别人注意,被现代化的脚步远远地甩在后面,展现了一种边缘化的人生状态。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