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7 18:35:52

文档简介

【考试时间:7月4日08:30~11:00】
玉溪市2023~2024学年春季学期期末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
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从古至今,对于“自强不
息”的阐释卷帙浩繁,但这一次我们试图从一个奇特的角度入手,先从“马太效应”讲
起。“马太效应”之名,源于《圣经》中的一句话: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
过来;凡是多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1968年,罗伯特·莫领提出“马太效应”这一术语时,曾有意针对当时科学研究领
域的垄断怪象,其常见案例就是学术职称越高、担任学术职务、社会职务乃至行政职务
越多的专家教授们,得到的社会声望越高、科研经费越多,即使他们的能力和那些尚不
知名的学者相比其实相似甚至更低。推而广之,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
获得成功和进步后,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
也就是经济学界所说的“赢家通吃”。后来马太效应专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
并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马太效应”一直被大多数人口诛笔伐,人们批评的焦点在于
它似乎是在歌颂弱肉强食的残酷法则,或者是为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现象做了背书。
更有人认为,“马太效应”的实质是对公平性、平等性的破坏,是社会强势群体对社会
弱势群体的全面掠夺,从而加速社会财富与权力的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引发社会
动荡。然而,这些或许是对“马太效应”做了情感色彩过重的误读。“马太效应”的陈
述初看确实会让人心理不适,但其实这一著名法则,不仅具有真实性与现实性,而且具
有积极性与合理性。
高一语文·第1页(共10页)
众所周知,趋利避害、趋吉避凶、趋强避弱,原本就是人出于安全性、利益性的考
虑作出的正常选择。譬如手持两股资源,盈利者自然会追加多投,损利者便适当撤资少
投。能力强、特长突出者自然应当给予更多重任、机会、平台,“双商”皆低、误事害
人者不仅不能奖励,还要追责惩罚,及时止损。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原本就是约定俗成的
原则。
“马太效应”可以用于成功学领域。一个人只要通过积极而执著的努力,让自己某
些方面变强,就会在变强过程中不断受到鼓舞,获得物质或精神财富,同时收获更多能
力与智慧、历练与积淀、资源与机会,进而越来越强;而此时的发展态势丈会继续强化
积极主动的努力奋斗,如此循环,把马太效应的正效果发挥到极致。这一点尤其可以适
用于儿童教育方面,幼年时的性格塑造、能力培养、兴趣爱好可以贯穿一生,培养得科
学且优良的孩子,其势能会随着年龄增加迭代升级,得到更大的认可和自信的气场。同
样,对企业经营发展而言,要想在某一领域内保持优势,就必须尽可能发展为该领域的
领头羊,同时注重积聚品牌资本,以助企业的持续发展提升。
但以上这些,或许仍未触及“马太效应”的真正要义,“马太效应”的潜台词是对
“自强不息”的召唤,或者说“自强不息”是对“马太效应”最具正能量的回应。
我们再来追根溯源一下引出“马太效应”之名的那个《圣经》中的窝言:国王出门
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让他们去做生意,等国王回来时看他们的成果。第
一个仆人用主人给的一锭银子赚回十锭,于是国王奖励他十座城邑;第二个仆人赚回五
锭,于是国王奖励他五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将主人给的一锭银子一直包在手帕里
怕丢失,所以什么都没有赚到。这时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手中的一锭银子赏给第一个
仆人,并说道: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几是多的,还要加倍给他,叫
他多多益善。
当故事的完整背景呈现时,我们的关注点和理解角度也便不同了一更应当将这个
故事看作一个有关成功规律的寓言一成功来自个人奋斗与机运巧合的糅合,当然这两
者所占的比例可以有不同的组合方式。毕竞,仅按照故事所提供的线索来看,这三个人
在起始时段的身份地位是完全平等的,他们都从国王手中拿到了一锭银子,都不知道国
王的用意和最后的赏赐到底是什么,他们手中的财富、可用的时间、面对的机运等都是
平等的。这岂不正是人们在涉足一个领域、开启一段事业、面对一次机遇与挑战时的共
有情况?
古往今来,无论个人或群体,都有无穷无尽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反
客为主的案例,他们打破原本的强弱分布格局,挖掘潜能,改变命运,成功上演“逆
袭”。所以,你并不知道手里的“一锭银子”和一番努力换来的是什么机运和什么收益,
只管再去多提升一些、多强大一些、多努力一下、多坚持一下就是了。
高一语文·第2页(共10页)玉溪市 2023~2024 学年春季学期期末高一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
1.(3 分)D 【解析】A“能力越强”于文无据,B 是部分人的误读,是以偏概全,C 说法
绝对。
2.(3 分)A 【解析】此处引用是为了引出论题。
3.(3 分)C 【解析】C 项表达的是一个人的神态会对他人情绪造成影响,与文章中提到的
“马太效应”无关。
4.(4 分)①老子的“人之道”思想与文中“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不谋而合。
②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法则不同,是减损不足的来补充多余的。(共 4 分,每点 2 分)
5.(6 分)①家境殷实的人拥有了积累优势,进而有更多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这种现象确实
存在,体现了“马太效应”的现实性。②材料中的年轻人认为自己出身平凡就对未来丧失
信心,或许是对“马太效应”做了情感色彩过重的误读。③年轻人要在努力变强的过程中
激励自我,尽量发挥“马太效应”的积极性,挖掘潜能,奋勇尝试,自强不息,方可成功
上演“逆袭”。(共 6 分,每点 2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6.(3 分)C 【解析】“失落”“非常遗憾”解读错误。
7.(3 分)B 【解析】“已志在必得”错误。
8.(4 分)①听到作战计划后躁动不安,担忧此次作战由于敌我实力悬殊巨大,可能会失败。
②在战斗中除掉侵略者,觉得自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骄傲自豪。③战斗胜利,面对眼前
被收缴的武器,感到十分自得,充满胜利的快感。④战斗结束后饱含着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回归农民家里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每点 1 分,答出 4 点得满分)
9.(6 分)①文本一是小说,可以通过作者的想象虚构故事情节;文本二是纪实文学(回忆录),
真实记录了姜庄子战斗的过程。②文本一以“一把斧头”的独特视角展开叙述,给读者一
种崭新的体验;文本二以储国恩的视角写其亲身经历,更真切地反映了历史事件。③文本
一在塑造储国恩的英勇顽强的英雄形象时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及细节等描写手法,同
时借助环境描写来烘托;文本二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较为简洁地再现了战役的过程。④文
本一以描写为主,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如把口语“犄角旮旯”等引入文章;语言风
格诙谐幽默,把日本鬼子比作“褪了毛的猪”;文本二以记叙为主,语言平实简洁。(共 6
分,每点 2 分,答出 3 点即可得满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4 页)
{#{QQABDYYUgggAAJBAAQhCAQFoCAAQkAEAAagGABAMMAAAQRFABAA=}#}
10.(3 分)DFH 【解析】俄而举军为石勒所破,勒呼王公,与之相见,问衍以晋故。
11.(3 分)B 【解析】“肉食者鄙”中“鄙”意为鄙陋,目光短浅。
12.(3 分)B 【解析】张冠李戴。
13.(8 分)
(1)(4 分)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
的办法。(“居”“经国”各 1 分,句意通畅 2 分)
(2)(4 分)他是晋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会替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
(“为”“贵”各 1 分,句意通畅 2 分)
14.(3 分)①苏洵认为山巨源的预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准确(1 分)。②王衍在容貌语言
方面,确实有欺世盗名的地方(1 分),③但天下大乱的主要原因是晋惠帝的昏庸,重用
不恰当的官员(1 分)。
15.(3 分)C 【解析】“如醉如痴,乐在其中”的并非词人自己,而不知是“何人”。
16.(6 分)①对岁月不居,年华易逝的感慨。词人因端午节又至,感到时光流逝,自顾两鬓
斑白,头发稀疏,却是孤身一人,只能独坐窗边,燃香弹琴。②对屈原的思念、崇敬、
缅怀之情。词人由汨罗江上的波涛汹涌想到屈原在此忠魂沉江,独自哼唱着《离骚》的
诗句,追忆着屈原的高风亮节。(共 6 分,每点 3 分)
17.(6 分)
(1)覆压三百余里 隔离天日
(2)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3)六朝旧事随流水 但寒烟衰草凝绿
(每空 1 分,错、漏、添字该空不得分)
18.(3 分)C 【解析】C 是反问,ABD 与文中语句都是设问。
19.(6 分)①古代中国的人们靠农业谋生,土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来源。②世代定
居一处的中国人对家园(土地)有着深深的依恋,③这种传统恋根情结使得“带着地球
逃跑”变成了一种回馈与责任。(答出一点 2 分)
20.(3 分)D 【解析】A 表示直接引用;B 表示着重强调;C 表示特定称谓;D 与原文
都表示特殊含义。
21.(2 分)A:引人瞩目 B:受益匪浅(每空 1 分,填写其他成语,只要符合语境、
言之成理亦可)
22.(6 分)不少观众在欣赏比赛之余(或“不少观众除了欣赏比赛”),还尝试了解复杂
的动作代码和打分规则,观赛从“看个热闹”进阶到努力“看懂门道”。(改对一处
3 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2 页(共 4 页)
{#{QQABDYYUgggAAJBAAQhCAQFoCAAQkAEAAagGABAMMAAAQRFABAA=}#}
23.(60 分)
参考立意:
材料以现代文阅读 I 中对“马太效应”的不同解读启发学生思考“换个角度看世界”
的重要性。面对同样的境遇,当我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就会带来不同的收获,进而
产生不同的认知。人生在世,有时需要换个角度思考,摆脱思维的定势,以不同的视角
审视万象,方能洞见事物的全貌,把握人生的奥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
具体谈谈“换个角度看世界”的积极意义,以及如何转换视角看问题等。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一等【20~16 分】 二等【15~11 分】 三等【10~6 分】 四等【5~0 分】
符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20
基 思想健康 思想健康 思想基本健康 思想不健康

础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基本符合文体要
级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混乱
结构基本完整
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语言基本通顺
分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字迹基本清楚
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深意
展 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例子较好
等 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有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有创意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一)基础等级评分,“题意”项主要看选择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选择
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与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沾边的套作,在第
三等及以下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二)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 项 16 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4)材料丰富(5)论据充足(6)形象丰满(7)意境深远
3.有文采:(8)用词贴切(9)句式灵活(10)善于运用修辞手法(11)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12)见解新颖(13)材料新鲜(14)构思新巧(15)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6)
有个性特征
(三)缺标题扣 2 分;不足字数,每少 50 个字扣 1 分;每一个错别字扣 1 分,重复的不计,
最多扣 3 分;标点错误多的,酌情扣 1~2 分。
(四)套作、文体不明确的适当扣分;抄袭的,“基础等级”在第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
不给分。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3 页(共 4 页)
{#{QQABDYYUgggAAJBAAQhCAQFoCAAQkAEAAagGABAMMAAAQRFABAA=}#}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衍字夷甫,神态表情明净秀美,风度姿态安详文雅。童年时曾拜访山涛,山涛感叹了
很久,王衍离开后,山涛目送他说:“什么老妇人,生了这样的孩子!然而耽误天下百姓的,
未必不是这个人。”王衍十四岁,当时在京城,拜访仆射羊祜,陈述事件情状,言辞十分清晰
明辩。羊祜名望德行尊贵显赫,而王衍年纪虽小却毫无屈从人下的神色,众人都认为他与众
不同。
王衍虽然身居宰辅的重要职位,却不把治理国家放在心上,只考虑保全自身的办法。劝
说东海王司马越说:“中原已经乱了,应当依赖地方长官,应该选拔文武兼备的人来担任地方
长官。”便任命弟弟王澄为荆州刺史,族弟王敦为青州刺史。于是对王澄、王敦说:“荆州有
一江一汉的险要地势,青州有背靠大海的险峻地势,你们二人在外,而我留在这里,足以算
作狡兔三窟了。”有识之士鄙视王衍。
司马越讨伐苟晞,王衍以太尉的身份担任太傅军司。至司马越去世,众人共同推举他为
元帅。王衍因为贼寇纷起,恐惧不敢担当。推辞说:“我年少时就没有做官的欲望,随着选补
官吏,于是到了今天的职位。今天这样重要的职位,怎么能用不具备才能的人担任呢?”不
久全军被石勒打败,石勒召呼王公,与王衍见面,向王衍询问西晋溃败的原因。王衍向他陈
述西晋遭遇灾祸和失败的缘由,并说计策不是自己出的。王衍说自己从年少时就不参与政事,
希望自己能免于处置,还趁机劝石勒称帝。石勒大怒说:“你闻名天下,位高任重,年轻时就
入朝为官,直到满头白发,怎么能说不参与政事呢!使国家破亡风俗败坏,正是你的罪过。”
石勒让左右之人将王衍扶出帐外。石勒对自己的同伙孔苌说:“我走过天下的地方也够多了,
却未曾见过这样的人,应该使他活命吗?”孔苌说:“他是晋朝位居三公的高官,肯定不会替
我们尽力,又有什么值得珍惜的呢?”石勒说:“关键不能用刀杀他。”让人在夜里推倒墙杀
埋了他。死时五十六岁。
材料二:
从前,山巨源见到王衍后,就说:“将来贻害天下百姓的,一定是这个人。”从今天的情
况分析起来,那道理确实是可以预见的。依我看来,王衍这个人,容貌言语方面,确实有欺
世盗名的地方,然而,他不忌恨别人,不妄求,只是随波逐流,假使晋朝当时没有惠帝这个
呆子,哪怕仅是一个一般的君主,即使有千百个像王衍这样的人,又怎么能把天下搞乱呢?
由此说来,山巨源对王衍的预言,或许也未必一定如此。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4 页(共 4 页)
{#{QQABDYYUgggAAJBAAQhCAQFoCAAQkAEAAagGABAMMAAAQR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