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题
(测试时间:75 分钟 卷面总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离体的线粒体悬浮液中加入物质“X”后,发现线粒体中有二氧化碳释放。请推断物质“X”是
A.葡萄糖 B. 乙醇 C.乳酸 D.丙酮酸
2.光合作用过程的发现离不开科学家的探索。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探索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A.恩格尔曼通过实验发现,光合作用时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B.希尔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在光下可释放出氧气
C.阿尔农发现叶绿体合成ATP 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水的光解
D.鲁宾和卡门通过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
3.采用放射性自显影技术追踪某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和染色体,获得有丝分裂某时期图像如下。下列对该时期发生的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A. 正在进行 DNA分子的复制 B.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C.染色体与核 DNA 之比为1: 1 D.细胞板向四周扩散
4.用物质甲处理球形的淋巴细胞,发现有部分淋巴细胞分化为扁平状的吞噬细胞。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甲的作用,实验人员将取自某动物的淋巴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适量的物质甲处理,对照组不作处理,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所含核酸相同
B.实验组处于细胞周期的细胞多于对照组
C.实验组吞噬细菌的效率高可能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去除物质甲后,扁平状细胞可恢复成球形
5.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下列实验结果中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杂合的高茎豌豆(Dd)形成了D和d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B.杂合的高茎豌豆自交,子代高茎:矮茎=3:1
C.杂合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高茎:矮茎=1:1
D.纯合的高茎豌豆与纯合的矮茎豌豆杂交,子代全是高茎
6.家蚕的茧有黄茧和白茧,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I/i和Y/y控制,其杂交结果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能够正确表示家蚕颜色遗传机制的是
7.蝗虫(2n=24)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移向了同一极,最终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分别为
A.11、11、13、13 B. 11、12、12、13
C. 11、12、13、13 D. 12、12、13、13
8.某种性别决定方式为ZW的昆虫,W染色体上决定性别的基因丢失,导致本应发育为雌性的个体发育为雄性。一只该变异的雄性昆虫与一只正常的雌性昆虫杂交,所生子代(没有 Z染色体的个体不发育)雌雄比例为
A.1:1 B.2: 1 C. 3:1 D.1:2
9.菌株甲能够降解烃类物质 A,不能降解烃类物质B;菌株乙能够降解烃类物质B,不能降解烃类物质 A。将菌株乙中的某种物质提取出来,加入培养基中培养菌株甲,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 A 又能降解物质 B。推测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是
A.降解物质 B的酶 B. DNA
C. RNA D. 多糖
10.实验人员将大肠杆菌在含有 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后转入含有 的培养液中培养三代,提取子三代DNA 分子进行离心处理,其在试管中的分布情况是
A.① B. ② C. ③ D. ④
11.某种致癌RNA病毒侵染宿主细胞后,能够通过逆转录合成病毒的DNA,并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以原病毒的形式在宿主细胞中一代代传递下去。原病毒DNA 在宿主细胞内可转录出病毒RNA,这种RNA既可用作病毒基因组,也能编码病毒蛋白质。下列关于转录和逆转录,叙述正确的是
A.催化转录和逆转录的酶相同 B.转录和逆转录的模板相同
C.转录和逆转录需要的原料相同 D.转录和逆转录参与配对的碱基类型相同
12.P基因和Q基因是某种噬菌体 DNA片段上的两个相邻基因,如果改变P基因的某个片段,P基因和Q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都会发生改变。这一发现能说明的问题是
A.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B.不同基因具有重叠序列
C.同一密码子可以编码不同氨基酸 D.一种 DNA 序列只能编码一种蛋白质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植物工厂化生产可通过调控外界因素来适应植物的生长需求。下列因素的改变会导致叶绿体中短时间内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的是
A.光照强度不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 B.光照强度不变,二氧化碳浓度减少
C.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光照强度增大 D.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光照强度减弱
14.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性果蝇(2n=8)的一个细胞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A 和a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互换。该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和a 所在片段互换发生在 BC段
B. A 和a 的分离可以发生在CE 段
C. XB和 Y的分离发生在 BC段
D. DE 段细胞中含0或1条 Y染色体
15.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够促进红细胞的成熟。当机体缺氧时,低氧诱导因子(HIF)与EPO 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结合,使 EPO 基因表达加快,促进EPO的合成,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和过程②都发生在细胞核中
B.过程①和过程②都有氢键的断开和形成
C.低氧应答元件为起始密码子对应的序列
D.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 EPO 基因表达加快
16.某遗传病患者双亲都正常,有一个正常姐姐。为了解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对患者及其双亲的相关基因进行了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该遗传病的分析正确的是
父亲 母亲 患者 姐姐
正常基因 + + - \
致病基因 - + + \
注:“+”表示含有,“-”表示不含有。
A.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
B.该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能位于X 染色体上
C.患者双亲再生一个孩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4
D.患者的姐姐与一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男孩正常的概率为3/4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 小题,共60分。
17.(12分)“金兰花开,柚见安福”,安福金兰柚果肉细嫩,香甜多汁,广受欢迎,是振兴乡村经济的“甜蜜产业”。为探究水和氮对某品种柚子光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者将一批长势相同的柚子幼苗在限制水肥的条件下随机均分成对照组、施氮组、水+氮组,检测相关生理指标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叶绿体中,氮与 离子能参与叶绿素的合成,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用于水的光解;除此之外,氮还参与光反应产物 的合成。
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生物学试题 第4页 共6页
(2)与对照组相比,施氮组光合速率增加,结合图示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但单施氮肥会导致叶片气孔导度减小,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3)与单施氮肥组相比,施氮的同时补充水分使光合速率增加更明显,实验人员认为主要是由暗反应增大所致,实验人员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18.(12分)下图1甲、乙、丙是某动物体内细胞的分裂示意图(仅显示部分染色体),其中1、2、3、4表示染色体,A/a、B/b表示染色体上的基因;图2表示该动物不同类型细胞染色体和核DNA 数量变化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甲细胞的名称是 ,其中1号和3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的原因是 ;由甲细胞分裂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是 。
(2)图1中乙细胞相当于图2中的 (填字母)细胞,该细胞 (填“是”或“不是”)由甲细胞分裂产生的。
(3)图1中丙细胞相当于图2中的 (填字母)细胞,图2中细胞可能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答全得分)。
(4)请将图2中相关细胞按减数分裂顺序正确排列:c→ (答全得分)。
19.(12分)柯萨奇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RNA(+RNA)病毒,是引发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毒之一。该病毒能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等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病毒颗粒通过包膜的形式进入人体细胞。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的复制途径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柯萨奇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 ,病毒颗粒通过包膜进入人体细胞后,病毒的 可脱离病毒外壳穿过包膜进入宿主细胞的细胞质中,开始合成 RNA 复制酶,该过程的场所是宿主细胞的 (填细胞器),在该细胞器上进行的过程除b过程外,还有图中的 (填字母)过程。
(2)图中需要RNA复制酶催化的过程有 (填字母,答全得分),与转录相比,这些过程特有的碱基对是 。
(3)人体细胞中的RNA一般以单链的形式存在,当形成双链时,容易被细胞内的酶降解。科研人员发现,柯萨奇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的增殖主要在囊泡内进行,推测原因可能是
。
(4)能否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来探究柯萨奇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还是蛋白质 (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 。
20.(12分)“人间四月天,井冈看杜鹃”。某种杜鹃的花色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其遗传机制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遗传机制表明基因与生物性状的关系是 。
(2)实验人员选择一株开红花的杜鹃甲和一株开白花的杜鹃乙杂交,子代中白花:红花:紫花=2:1:1,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 ;杂交结果能否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3)实验人员选择一株开紫花的杜鹃丙和一株开白花的杜鹃丁杂交,子代中白花:红花:紫花=2:1:1,如果让丙自交,后代的性状表型及比例为 。
(4)杜鹃花在生长过程中易感染病菌,从而影响杜鹃花的品质。科研人员将取自某种生物的一个抗病基因M插入杜鹃丙细胞中的某一条染色体上,运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得到了一株抗病杜鹃戊。戊自交,子代中开紫花和红花的杜鹃都抗病,开白花的杜鹃都不抗病。请据此推测,抗病基因插入的染色体是 。
21.(12分)果蝇体色的灰体和黄体是一对相对性状(相关基因用G/g表示),为研究这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实验人员将一只灰体雌果蝇甲分别与一只灰体雄果蝇乙和一只黄体雄果蝇丙杂交,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 X和Y 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杂交组合 F 性状表现及比例
①甲×丙 灰体雌果蝇: 黄体雌果蝇: 灰体雄果蝇: 黄体雄果蝇=1:1:1:1
②甲×乙 灰体雌果蝇: 灰体雄果蝇: 黄体雄果蝇=2:1:1
(1)仅根据杂交组合①能否判断灰体的显隐性 (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
(2)根据杂交组合②可判断控制灰体和黄体的基因位于 (填“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依据是 。
(3)果蝇甲的基因型是 ,果蝇乙的基因型是 。
(4)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第(2)小问的结论,实验人员选择杂交组合①子代中的灰体雄果蝇和黄体雌果蝇杂交杂交,若实验结果为 ,则可证明结论正确。
吉安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2024.6
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c C A D A D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C D B AD ABC BD ABD
1.【答案】D
【解析】在离体的线粒体悬浮液中加入物质“X”后,发现线粒体中有二氧化碳释放,表明在线粒体中进行了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二氧化碳和[H],并合成少量的ATP,因此加入的物质“X”是丙酮酸,D正确,A、B、C 错误。
2.【答案】B
【解析】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由此证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A 正确;希尔发现,在离体的叶绿体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在光照下可以释放氧气,该实验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B错误;阿尔农发现叶绿体合成 ATP的过程总是伴随着水的光解,C正确;鲁宾和卡门通过同位素示踪的方法研究了光合作用中氧气的来源,发现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D正确。
3.【答案】C
【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中心体和染色体都处于细胞的两极,推断该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后期或末期,DNA分子的复制发生在间期,A错误;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发生在有丝分裂中期,B 错误;由于着丝粒分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与核DNA之比为1:1 ,C正确;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形成细胞板,D错误。
4.【答案】C
【解析】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都属于分化的细胞,分化的细胞中遗传物质不变,但RNA种类发生变化,A 错误;处于细胞周期的细胞要进行 DNA 分子的复制,核 DNA含量增加,实验组核DNA 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远低于对照组,表明实验组处于细胞周
期的细胞数目少于对照组,B错误;分化具有不可逆性,去除该物质甲后,扁平状细胞不会恢复成球形,D错误。
5.【答案】A
【解析】分离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因此,能直接体现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A选项。
6.【答案】D
【解析】根据杂交示意图可知,Y 基因能决定黄色物质的合成,I基因能抑制 Y基因的作用,因此,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7.【答案】A
【解析】蝗虫含有12对同源染色体,其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而移向了同一极,得到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条数分别为11 和13,最终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染色体条数分别为11、11和13、13,A 正确,B、C、D错误。
8.【答案】D
【解析】该变异的雄性昆虫(ZW )与一只正常的雌性昆虫(ZW)杂交,所生子代为 1ZZ(雄): 1ZW (雄):1ZW(雌): 1WW (死亡),雌雄比例为1: 2,D正确,A、B、C错误。
9.【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培养得到的菌株甲中有一部分既能降解物质 A 又能降解物质 B,表明菌株甲可能整合了菌株乙中降解物质B的DNA,因此从菌株乙中提取出的物质可能是菌株乙的DNA,B正确,A、C、D错误。
10.【答案】C
【解析】由于 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将大肠杆菌在含有 NH Cl的培养液中培养多代后,DNA 分子的两条链都含 N,转入含有 NH Cl的培养液中培养三代,子三代有8个 DNA 分子,其中2个DNA分子一条链含 N,一条链含 N,其余6个DNA分子两条链都含 N,离心后试管中出现两条带,且3/4 的 DNA( N/ N-DNA)分子位于上
面一条带,1/4 的 DNA( N/ N-DNA)分子位于试管中间的一条带,③号试管符合题意,C 正确,A、B、D错误。
11.【答案】D
【解析】催化转录的酶是 RNA聚合酶,催化逆转录的酶是逆转录酶,A 错误;转录的模板是 DNA,逆转录的模板是 RNA,B错误;转录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逆转录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苷酸,C错误;转录和逆转录都发生在 DNA和 RNA之间,参与配对的碱基都有 A、U、T、G、C,D正确。
12.【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改变 P 基因的某个片段,P基因和Q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序列都发生了改变,表明P基因和Q基因具有重叠序列,该重叠序列可参与编码两种不同的蛋白质,B正确,A、C、D错误。
13.【答案】AD
【解析】短时间内,光照强度不变,二氧化碳浓度增大,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A正确;光照强度不变,二氧化碳浓度减少,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多,B错误;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光照强度增大,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减少、五碳化合物增多,C错误;二氧化碳浓度不变,光照强度减弱,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增多、五碳化合物减少,D正确。
14.【答案】ABC
【解析】BC段每条染色体上 DNA含量为2,说明该段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包括间期 DNA 复制后的一段时期、减数分裂Ⅰ全过程和减数分裂Ⅱ的前期和中期,而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前期,A 正确;互换后 A和a在姐妹染色单体上,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的后期,CE 段为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和末期,B正确;X 和Y 是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C正确;DE 段为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和末期,由于减数分裂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条或者1条 Y 染色体,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减数分裂Ⅱ的后期和末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0条或者2条 Y 染色体,D错误。
15.【答案】BD
【解析】过程①为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过程②为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A 错误。转录时需要解
旋,氢键断开,碱基互补配对时,氢键重新形成;翻译时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氢键生成,反密码子离开核糖体时,氢键断裂,B正确。低氧应答元件为不编码蛋白质的序列,起始密码子对应的序列为编码蛋白质的序列,C 错误。高海拔地区氧气浓度较低,HIF 与 EPO 基因的低氧应答元件结合,使 EPO 基因表达加快,D正确。
16.【答案】ABD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患者双亲都正常,因此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A 正确;由表可知,父亲不携带致病基因,说明致病基因不位于常染色体或 Y 染色体上,而是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如果正常基因用A表示,致病基因用a表示,患者双亲的基因型分别为 X Y和X X°,所生孩子的基因型分别为XAX^、X^X°、X^Y、X°Y,各占1/4,双亲再生一个孩子不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C 错误;患者 的 姐 姐 表 现 正常, 基因 型 是 1/2X X 、1/2X X ,与一正常男性X Y结婚,所生男孩的基因型为3/4X Y、1/4X°Y,即所生男孩表现正常的概率为3/4,D正确。
17.(12分)【答案】(1)镁(或 Mg)(1分) 红光和蓝紫(2分) ATP 和 NADPH(2分)
(2)施用氮肥,叶绿素的合成增多(1分),光反应增强(1分) 单施氮肥会导致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增大,引起细胞失水,气孔导度减小(2分)
(3)与施氮组相比,水+氮组叶绿素增加不明显(1分),而气孔导度增大明显(1分),使用于暗反应的二氧化碳增多(或有利于吸收 CO ,有利于CO 的固定)(1分)
【解析】(1)叶绿素的元素组成有 C、H、O、N、Mg,氮与镁离子参与组成叶绿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能够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用于水的光解。光反应产物除了氧气外,还有 ATP 和 NADPH,这两种化合物中也含有氮元素。(2)据图分析可知,施用氮肥,叶绿素的合成增多,光反应增强,从而使光合速率增大;单施氮肥会导致细胞外溶液的浓度增大,引起细胞失水,叶片为减少水分散失,减小气孔导度。(3)与单施氮组相比,水+氮组叶绿素增加不明显,而气孔导度增大明显,使用于暗反应的二氧化碳增多,暗反应增强,从而使光合速率增强,因此施氮的同时补充水分,光合速率增加主要是暗反应增大所致。
18.(12分)【答案】(1)初级卵母细胞(1分) 配对的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2分)AB或aB(2分)
(2)c(1分) 不是(1分)
(3)a(1分) a、b、c(2分)
(4)b→d→c→e(2分)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甲细胞分裂时为不均等分裂,且为同源染色体分开,因此甲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1号和3号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不同,是因为1号和3号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时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互换。甲细胞减数分裂Ⅰ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的基因型为AaBB,减数分裂Ⅱ形成的卵细胞基因型为 AB 或aB。(2)乙细胞两极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细胞均等分裂,且为着丝粒分裂,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为第一极体,对应图 2 中的c细胞。结合图1 可知,乙细胞中的染色单体上未发生互换,而甲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上发生了互换,故乙细胞不是由甲细胞分裂产生的。(3)图1中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相当于图2中 a细胞,减数分裂Ⅰ和有丝分裂都具有同源染色体,对应的细胞为 a、b、c。(4)图2中相关细胞减数分裂顺序为c→b→d→c→e。
19.(12 分)【答案】(1)胞吞(1分) 核糖体(1分)e(1分)
(2)a、c、d(2分) U—A(1分)
(3)柯萨奇病毒复制时,+RNA 与-RNA 会形成双链结构(1分),在囊泡内进行复制,可以避免被宿主细胞内的酶降解(2分)
(4)不能(1分) 柯萨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时,病毒的蛋白质和RNA 一起进入人体细胞,无法确定放射性来源(2分)
【解析】(1)根据题意可知,柯萨奇病毒能与人体口、咽和肠道等上皮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整个病毒通过包膜的形式进入人体细胞,说明柯萨奇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当病毒的+RNA进入宿主细胞后,开始合成RNA 复制酶,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在细胞的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图中表示翻译过程的除b过程外还有 e过程。(2)RNA 复制酶催化 RNA 复制,图中表示 RNA 复制的过程有a、c、d ;RNA 复制时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都是
RNA,其碱基对有 A—U、U—A、C—G、G—C;而转录过程中 DNA模板链与合成的RNA 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其碱基对有 A—U、T—A、C—G、G—C,因此与转录过程相比,RNA 复制特有的碱基对是U—A。(3)根据题意可知,人体细胞内的酶能够降解双链RNA,柯萨奇病毒复制时,+RNA 与-RNA会形成双链结构,在囊泡内进行复制,可以避免被宿主细胞内的酶降解。(4)由题意可知,柯萨奇病毒侵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胞吞,病毒的蛋白质和RNA会一起进入人体细胞,最终无法确定放射性是来源于 RNA 还是蛋白质,也就无法确定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0.(12分)【答案】(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分)
(2)Rrpp(1分) rrPp(1分) 不能(1分) 两对基因不论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两亲本杂交,子代都会出现白花:红花:紫花=2:1:1的分离比(答案合理即可,2分)
(3)紫花:红花:白花=9:3:4(顺序可换,比例对应正确即可,3分)
(4)R基因所在的染色体(2分)
【解析】(1)R 基因和 P 基因是通过控制相关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从而控制生物性状,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2)根据图示可知,红花杜鹃的基因型为R pp,白花杜鹃的基因型为 rrP 和 rrpp,后代中白花:红花:紫花=2:1:1,说明甲和乙的基因型分别为 Rrpp、rrPp,两对基因不论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甲产生的配子都为Rp、rp,乙产生的配子都为rP、rp,后代都为白花:红花:紫花=2:1:1,因此不能说明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3)紫花杜鹃的基因型为R P ,开紫花的杜鹃丙和一株开白花的杜鹃丁杂交,子代中白花:红花:紫花=2:1:1,因此,丙的基因型为RrPp,丁的基因型为rrpp,杂交结果表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丙RrPp 自交,后代为9R P (紫花): 3R pp(红花): 3rrP (白花): 1rrpp(白花),即紫花 : 红花:白花=9:3:4。(4)根据题意可知,杜鹃戊的基因型为 RrPp,戊自交,子代中开紫花和红花的杜鹃都抗病,开白花的杜鹃都不抗病,紫花和红花中都有R基因,表明抗病基因插入到了 R 基因所
21.(12 分)【答案】(1)不能(1分) 不论灰体是显性还是隐性,甲和丙杂交,子代中都会出现灰体雌果蝇:黄体雌果蝇:灰体雄果蝇:黄体雄果蝇=1:1:1: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合理即可,2分)
(2)X染色体上(1分) 杂交组合②子代中黄体只出现在雄果蝇中(或杂交组合②子代中雌雄果蝇体色有差异)(答案合理即可,2分)
(4)杂交后代中雌果蝇全为灰体,雄果蝇全为黄体(答案合理即可,答全得分,2分)
【解析】(1)杂交组合①两亲本分别为灰体雌果蝇和黄体雄果蝇,亲本和子代中灰体、黄体都有,不能判断基因的显隐性,即不论灰体是显性还是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