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7-07 18:59:08

文档简介

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高二生物学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C B D C C B C B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D C B C B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6.(共11分)
(1)小于 (1 分)
(2) 一 (1 分) ; 消费者和分解者(1 分);
蚕粪投入过多会造成水中微生物大量繁殖,水体含氧量降低造成鱼类死亡 (2分)
(3) 物理、化学 (2分); 直接和间接 (2分) ;
物质循环再生(1分); 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1分)
17.(12 分)
(1) 动物细胞培养 (1分) 动物细胞融合(1 分)(两空的答案顺序可以调换);
杂交瘤细胞(1分) ;克隆化培养(1 分) ;.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1 分);
体外大规模培养(1 分)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 (1 分)(两空的答案顺序可以调换)
细胞密度过大或有害代谢物的积累或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 (2分)
(2) A (1 分); B (1 分)
(3)CTCs(1 分)
18.(9 分)
(1)固体 (1 分); 碳源(1 分); 氮源、水、无机盐(1 分);
大肠杆菌 YT1 (1 分) ; 不一样 (1分);
菌落 a 的降解圈与菌落直径之比大于菌落 b 的降解圈与菌落直径之比 (2 分)
(2)菌株大量繁殖是否会产生对环境有害的代谢产物、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2分)
19.(11 分)
(1) 酸 (1 分); 扩大培养 (1分)
(2)检测患者是否对青霉素过敏 (2分)
(3)不同意 (1分);
青霉素只能杀死部分微生物,某些杂菌会分泌青霉素酶将青霉素分解掉 (2分)
(4)蜗牛酶、溶菌酶(2 分) ;将融合细胞涂布在缺乏甲硫氨酸和精氨酸、但其他营养
成分齐全的固体培养基上,在该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即为杂种菌株(2 分)
20. (12 分)
(1)增加塑料降解菌(YT2),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2分);
以塑料为唯一的碳源 (2 分)
(2) 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一个
活菌 (2分)
(3)①. Mfe I、Hind Ⅲ(2分) ; EcoR I、Hind Ⅲ (2分)
②. RNA 聚合酶 (1分) ; 微小杆菌 YT2 (1 分)
{#{QQABJYYUogAgAJJAAAgCAQHYCAMQkBCACQgGgBAAMAAAwRFABAA=}#}
{#{QQABJYYUogAgAJJAAAgCAQHYCAMQkBCACQgGgBAAMAAAwRFABAA=}#}秘密★启用前
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联考
高二生物学试题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试题卷总页数:6页。
2.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苹稿纸上答题无效。
3.需要填涂的地方,一律用2B铅笔涂满涂黑。需要书写的地方一律用0.5m签字笔。
4.答题前,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5.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1卷(共45分)
一、单选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草地生态系统生活着多种动物和植物,图1为该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
该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食虫鸟
产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
植物
D
4老鼠
图1
图2
A.与图1相比,图2中没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分解者
B.图1中A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图2所示的食物网共包含7条食物链,鹰在图2食物网中共占有4个营养级
D.若其他不变,只是蛇消失,一段时间后,鹰的数量可能增多
2.蚜虫的粪便中有含糖分的黏液,称为“蜜露”。蚂蚁非常喜欢吃“蜜露”,常用触角拍打蚜虫
背部,通过拍打产生的振动频率促使蚜虫分泌“蜜露”。蚜虫受到其天敌瓢虫袭击时,会从尾
部发出报警信息素,将危险信息通知其他蚜虫,同时蚂蚁接收到报警信息素就会赶来驱除蚜
虫的天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蚂蚁拍打蚜虫背部产生的振动频率属于物理信息
B.
蚂蚁吃“蜜露”的过程中,蚜虫同化的能量的一部分传递到蚂蚁
C.化学信息可以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
D.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3.碳是构成生物体重要元素之一。下图为碳循环示意图,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
表示丙中的四种生物,①⑦表示相关的生理作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8-
属物
8

相体
0.
0.4

0.3
0.1=-
A.
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B.
①②③④过程中碳元素主要以C02的形式存在
C.碳元素在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之间循环往复
D.甲→a→c→b可能是图中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高二【生物学试题】第1页
共6页
4.禽粮互作是一种适合北方农区有机玉米地散养柴鸡的方法,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嫩草、腐殖
质等,人工科学补料为辅。通过养鸡控制“害虫”和“杂草”对农作物危害,减少或杜绝农
药使用,利用鸡粪提高土壤肥力,间接保证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禽粮互作调整了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B.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不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C.
该模式充分利用了农田的空间资源,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D.通过养鸡控制“害虫”和“杂草”对农作物的危害属于生物防治
5.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玉米玉米芯
木糖醇
残渣
食用菌残渣蛆蛹饲料
禽畜
农作物·
粪便
A.用玉米的副产品玉米芯生产木糖醇,可增加经济效益
B.用残渣来培育食用菌和姐蛹,实现了物质的多级利用
C.图中的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该生态工程的运转离不开人的管理
6.生态足迹理论将生态承载力(单位:10hm2)和生态足迹(单位:10hm2)相比较,得到生态
赤字或生态盈余,用于评价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测得某省4市相关数据如表所示。下列
叙述错误的是
城市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生态承载力
万元GDP生态足迹

120
6.73
31.81
217
7.64
131.83

32
9.33
43.05

258
.6.98
78.41
注:万元GDP生态足迹是指产生一万元GDP所消耗的生态足迹,通常用来反映资源利用效益。
A.4市均出现生态赤字,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B.乙市万元GDP生态足迹最大,资源的利用效益最高
C.
丙市人均生态承载力最大,区域提供资源能力最强
D.丁市人均生态足迹最大,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最大
7.桂北山区侗族、苗族人民喜食酸鱼,其制作原理是:凉米饭里混入乳酸菌,放置过程中,乳
酸菌起发酵作用,产生了大量乳酸类物质,渗入鱼肉中,既起到了防腐作用,又改变了鱼片
风味,并能使之成热。成熟后开封口,即可取而食之。以下关于酸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酵初期坛沿有气泡冒出是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
B.
酸鱼的制作过程需要对原料和容器进行严格的灭菌操作
C.腌制酸鱼时需要水封坛沿以利于乳酸菌的发酵
D.
酸鱼中除了乳酸菌没有其它杂菌,直接生食对身体没有什么损伤
8.甘蔗榨糖后的废弃液一一糖蜜中含有较多蔗糖,为了提高甘蔗的整体利用价值,中国科学家
运用生物学方法构建了一株嗜盐单胞菌,以糖蜜为原料,通过发酵工程生产P等新型高附
加值可降解材料。嗜盐单胞菌产生的PH在营养物质丰富时会贮存在细胞中,营养物质不足
则被分解以维持细胞代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菌种的选育是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
B.
选育好的菌种需要经扩大培养后再接种至发酵罐中
C.
发酵过程糖蜜浓度越高越有利于嗜盐单胞菌的生长繁殖
D.直接将培养液过滤即可以从滤液中获得PHA
高二【生物学试题】
第2页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