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二、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2学情分析
我们学校的学生属于基础特别需要帮助的学生,能拿出课本来把课文读完整已经值得嘉励了。在学习此类诗歌时,大多是等着老师来分析,自己做笔记,缺乏主动性,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时,我必须步步点到位,把知识点弄得浅易明白,让他们不能不说话为目标,旨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其中讨论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一、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二、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教学难点】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
4教学过程
4.1 第三学时教学设计
16 孔雀东南飞(并序)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对诗中主要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把握,了解人物美,爱情美。
二、了解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深入理解作品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
刘兰芝、焦仲卿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封建礼教、专制家长摧残青年男女爱情幸福的罪恶。
教学过程:
一、新闻视窗。(学生播讲新闻)
二、抽背。(主要抓本文一些有名的名句,提前吩咐学生背诵的。)
1、刘兰芝自述所学。
2、焦仲卿向其母求情的爱情表态。
3、刘兰芝和焦仲卿誓别时表达对爱情忠贞的语句。
4、描写两个人分别时难舍难分情景的语句。
三、导入新课
前两节课,我们借《孔雀东南飞》这篇课文学习了乐府民歌的艺术手法,归纳总结了本文的字词,特别是“相”在不同语境的用法和古文中偏义复用现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分析人物的性格,探究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原因。隔了一天了,请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帮我们复述一下故事的情节,帮我们回到这个千古为之长叹的故事。
【教师明确】东汉建安年间,才貌双全的刘兰芝和庐江小吏焦仲卿真诚相爱。可婆婆焦母因种种原因对兰芝百般刁难,兰芝毅然请归,仲卿向母求情无效,夫妻只得话别,双双“誓天不相负”。
兰芝回到娘家,慕名求婚者接踵而来,先是县令替子求婚,后是太守谴丞为媒。兰芝因与仲卿有约,断然拒绝。然而其兄恶言相向,兰芝不得已应允太守家婚事。仲卿闻变赶来,夫妻约定“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兰芝出嫁的喜庆之日,刘焦二人双双命赴黄泉,成千古绝唱。
四、人物性格分析
1.(过渡语)这个故事之所以断人心肠的故事,成为一曲唱绝千古的悲歌,正是因为男女主人公在当时社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五刑之罪三千,而罪莫大于孝”的道德伦理中所表现的铮铮铁骨和永不屈服的反抗精神。今天,我们一起去讨论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我们都知道如何矛盾都是双向的冲突导致的,也就是人物往往都是正反两面组成的。在这篇长篇叙事诗中的反面人物和正面人物分别是谁呢?他们各自有着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纵观全文,初给我们读者的印象。)
2.两类人:迫害者和受迫害者;
反面人物(迫害者)
焦母:专横无理、独断专行;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刘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冷酷无情;
(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恐不任我意,逆以煎我怀;阿兄得闻之,怅然心中烦;)
刘兰芝:(生初谈人物个性,但暂时不板书。)
反面人物(受迫害者)
焦仲卿:(生初谈人物个性,但暂时不板书。)
3.对文中的情节梳理,并逐一分析性格特点。
刘兰芝:
请归----果断自尊,聪慧刚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闺别----清醒。(勿复重纷纭;何言复再还。)
严妆----沉着、冷静、持重。(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辞母----不卑不亢,有教养,重感情。
誓别----忠贞不渝。(君当做磐石,妾当做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抗婚----忠贞,坚韧。
应婚----外柔内刚
重逢----胸怀宽广 (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
殉情----忠贞反抗精神(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焦仲卿:
婉启----语气坚决,对爱忠贞。
跪告----死守孝道。(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闺语----逆来顺受。(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
誓别----忠贞不渝。(誓不相隔卿,誓天不相负!)
重逢----忠贞。( 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殉情----正直城正,怯弱。(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
3.刘兰芝、焦仲卿同样为爱忠贞,可谁更刚烈鲜明呢?下面我们来比较一下他们的性格差异。
(1)对未来的预想 刘:对命运、前途有清醒的认识,准确的预见力。(及时相遣归,何言复再来。)
焦:等待的心理,对未来抱有不敢面对的幻想。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娶。)
(2)别后重逢时
刘:通情达理。(君尔妾亦然。)
焦:讥讽责难,且无所作为。(贺卿得高迁!卿当日胜贵。)
(3)殉情场面
刘:不表示半点迟疑犹豫,无一声哀叹,无一滴眼泪,无一次徘徊,铮铮铁骨,对爱忠贞不渝。(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
焦:顾恋老母,徘徊再三,反抗中多了份软弱,但愈见善良和城正。
(长叹空房中,徘徊庭树下。)
板书:
正面人物(受迫害者)
刘兰芝:勤劳能干,果断自尊,持重有礼,不卑不亢,忠贞不渝,敢于反抗。
焦仲卿:怯弱孝顺,忠于爱情,怯于斗争。
五、探究爱情的悲情。
1. 如何认识县太令子求婚一事?
通过以上对人物的分析,我们知道刘兰芝有教养,举止得体,贤惠宽容,不仅她的才德也得到其母的认可(13段,其母重叙),且两个官二代都想与刘兰芝结为夫妇。等等,打下,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身价更高呢?你是如何认识县太令子求婚一事?
(生讨论,分亨答案后,师明确)
(1)衬托刘兰芝德才貌三全。
(2)汉魏之前,再婚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汉魏时期,限制再婚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但再婚行为的依然普遍存在,尤其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西汉卓文君新寡,司马相如以琴挑之,一曲《凤求凰》,卓文君便随司马相如去了。东汉邓元仪之妻被休后嫁给华仲,华仲做了大官,偕妻过街市,令邓元仪羡慕不已。东汉末蔡琰(文姬)初嫁卫仲道,后为乱兵所掳,嫁匈奴,曹操用金璧赎回,改嫁官吏董祀。刘备取了刘琮的遗孀。魏文帝曹丕娶了袁术的儿媳妇甄氏。吴主孙权就曾纳丧偶妇女徐夫人为妃。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我们在《诗经》时也曾说过春秋前礼教的约束力远不如封建社会那么顽固,如我们的妇女缠足是在南北朝后,南宋的“程朱”理学再提及寡妇再嫁是大逆不道。
2. 刚刚我们总结了县令五郎,太守公子的求婚是衬托刘兰芝的完美,可我不明白,既然她德、才、貌三全齐美,婆婆为何还要一意休弃她?(小组讨论4分钟,总结原因写在各自的小黑板上。接着前后小组交换答题版,并为他组打分,最后请分值上中下的几个小组来阐述原因。并点出看法。)
师明确:
(1)(过度语)因为《孔雀东南飞》相距我们较远,大家来听一听相对我们较近的一出凄艳异常的南宋版《孔雀东南飞》:
我国伟大的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初娶琴瑟和鸣的表妹唐婉,婚后,两人伉俪情深,然而婆婆却他们情投意合,以陆游情深倦学,误了功名仕途;婚后三年,未能生育,误了宗祀香火为由,要求儿子休了唐婉。陆游眷恋爱妻暗瞒其母,另置别院安置,这激怒了陆母,严令二人断绝来往。陆游被安排再娶,唐婉也由家人做主另嫁。不料,几年后沉园相遇,两人无限感概,唐婉遣人送酒肴致意,使陆游惆怅而著《钗头凤》于园壁,隔年,唐婉见后和了一首,不久便郁郁而终。
①翻开课后练习题,齐读陆游的《钗头凤》。
②看黑板,听学生代表来讲解唐婉的和词。
③总结:唐婉是个才华横溢的女子。
(2)刘兰芝和唐婉都那么优秀,为何被休弃呢?
(在生的答案上归纳完善)
无子说
根据:“共事二三年,贱妾留空房”、“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
《大戴礼记 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七去”又命“七出”,是儒家经典中规定的休弃妇女的七个条款。家长和丈夫可根据任何一条休妻。若犯,尽管她“奉事循公母”、“昼夜勤作息”也难免遣归。
恋子情结
早年丧父,儿子有了老婆,就失去了儿子;儿子夫妻越恩爱,越发引出失落和嫉妒。
③红眼病
刘兰芝太完美了,专横无理,独断专行的婆婆自惭形秽,千方百计刁难,压制,迫害刘兰芝来维护家长的权威。看不惯刘兰芝,稍有违背,就是“无礼节”、“自专由”,明摆告诉儿子“吾意久怀岔”。
④门第观念重
时时不忘自家是“仕宦于台阁”歧视刘兰芝“从小乡野里,本自无教训”,蓄意为儿子另攀“东家”。
⑤刘兰芝没有遵从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
通过焦母的语言“本自无教训”、“举动自专由”可看出刘兰芝表面虽温顺能干,但骨子倔劲,不为封建礼教捍卫者的焦母所容,她的有个性,有主见,无奴性,严重偏离了封建礼教的妇德要求。
《大戴礼记 本命篇》:“妇有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焦母遣归刘兰芝的是第二条,《礼记》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即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焦母压制焦仲卿的是孝顺这一条。
说到底,他们的悲剧很大根源源自封建家长制的束缚,礼教的潜行。兰芝自赴清池,唐婉郁郁而终,都是封建思想的最大受害者。
如《卫风·氓》里的弃妇,鲁迅笔下背负再嫁必下地狱的枷锁的祥林嫂,《雷雨》中鲁侍萍的怨愤。
他们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就是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控诉。
板书:
——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的无情和冷酷。
六、小结
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家长制等传统文化的冷漠与残酷,使无数美丽的爱情成为“牵牛织女”,化作“双飞蝴蝶”,飞出“东南孔雀”,筑就“血泪沈园”!滴下钗头多少泪,沈家园里草犹悲!
七、作业
对《孔雀东南飞》的字词进行整理。
八、板书设计:
16、《孔雀东南飞》(并序)
焦母:专横无理、独断专行;
反面人物(迫害者)
刘兄:专横跋扈、趋炎附势、冷酷无情;
(压制)根源:——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的无情和冷酷。
刘兰芝:勤劳能干,果断自尊,持重有礼,不卑不
正面人物(受迫害者) 亢,忠贞不渝,敢于反抗。
焦仲卿:怯弱孝顺,忠于爱情,怯于斗争。
教学活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