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河南省新未来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
地理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面左图是客家人世代相袭、聚族而居的土楼,屋顶大多采用“人字形”的双坡屋顶,墙体厚实,以圆形土楼为主。吊脚楼(右图)通常是一种前虚后实的楼居,楼上住人,楼下架空,一半建在陆地,一半悬空,被认为是当地最佳的生态建筑形式。读图,完成1~2题。
1.土楼聚族而居,反映了当地民居的( )
A.结构简洁性 B.样式大众性 C.对外开放性 D.内向保护性
2.吊脚楼最可能建在( )
A.东南沿海的海岸地带 B.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
C.南方山区的河谷地带 D.祁连山区的河谷地带
2021年我国某科技公司成立“煤矿军团”,致力于帮助煤矿行业实现“少人、安全、高效”,并支持国内4000多座煤矿以及4万多非煤矿山智能化,最终实现全球矿山智能化。2022年,该公司煤矿军团全球总部入驻山西太原。据此完成3~4题。
3.山西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市场 C.交通 D.政策
4.山西煤矿产业积极参与智能化转型能够( )
①降低生产成本 ②减轻环境污染 ③减少安全事故 ④提高产品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台州市是浙江省沿海中部区域性中心城市。2022年12月28日,最高时速140公里的首条市域铁路S1线D型动车组开通运行,运营里程为52.4千米,共设车站15座。目前,台州市域铁路S2线(运营里程为66.57千米)正在建设中,预计2028年投入使用。下图为台州市域铁路S1线线路图。读图,完成5~6题。
5.与公路运输相比,市域铁路S1线( )
A.灵活性强 B.准点率高 C.连续性差 D.受天气影响大
6.台州市建设市域铁路S2线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原则是( )
A.尽量少占土地 B.发挥综合运输优势
C.因地制宜 D.依据运输需求
近年来,互联网外卖行业已经和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如图示意某线上外卖平台工作日和周末一天内每小时的外卖平均订单数。读图,完成7~8题。
7.推测该外卖平台订单数量最大的物品是( )
A.生活用品 B.服饰 C.餐饮 D.电子产品
8.线上外卖销售模式流行的主要推力是( )
A.政策支持 B.技术进步 C.经济发展 D.交通便利
城市生产空间是用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承载工业生产和服务功能为主。优化生产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其空间布局,是提升城市生产空间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生产空间逐步由大尺度、板块化转变为中小尺度、点状式(下图)。读图,完成9~10题。
9.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市生产空间( )
A.多位于地租较低的郊区 B.多以自发形成的园区为主
C.生产空间利用效率较高 D.具备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10.与传统园区生产空间相比,各类孵化器、科技园等新兴园区生产空间的优势有( )
①园区占地面积更大 ②创新氛围更浓厚 ③园区边界日趋虚化 ④向中心城区集聚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毛乌素沙漠位于我国的半干旱区域,有着丰富的沙质荒漠化土地,其面积约4.22万km2,该沙漠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自1959年以来,人们实施了一系列改造沙漠的工程性措施,如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下面左图示意2012~2021年毛乌素沙漠不同年份降水量、植被面积及荒漠化面积变化,右图示意该地沙丘山坡面的鱼鳞坑。读图,完成11~12题。
11.促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有( )
①气候变化 ②土壤类型 ③植被数量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当地居民在沙丘山坡大量开挖鱼鳞坑,有利于( )
①提高植被成活率 ②水土保持,维护坡面 ③常年保存地表水 ④促进沙土变为黑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按照一定的标准将集中到中央的收入拨给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支出。受资源类型、城市规模、地区经济等因素影响,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差异较大。据此完成13~14题。
13.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还可能用于( )
A.增加行政开支 B.开发商品住房 C.扩大资源开采 D.治理环境污染
14.转移支付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最好的是( )
A.东部大城市 B.中部大城市 C.西部小城市 D.东北小城市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部以超大城市、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以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交流为纽带。右图为京津冀城市群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图,图中指数越大,表示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完成15~16题。
15.天津市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大的原因主要是( )
A.距北京市较近 B.劳动力较丰富 C.城市等级较低 D.经济水平较高
16.与廊坊相比,石家庄与北京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低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理位置 B.自然资源 C.城市等级 D.交通设施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马铃薯,俗称土豆,是粮食兼用型蔬菜,具有补充营养、健脾利湿、宽肠通便、保护血管等功效。马铃薯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的土壤最为理想。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该市80%的耕地用于种植马铃薯,其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多年来,当地农民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下图示意乌兰察布市位置。
(1)说明乌兰察布市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壤条件。(6分)
(2)分析乌兰察布市马铃薯滞销现象严重的原因。(4分)
(3)为乌兰察布市扩大马铃薯的销售提出可行性建议。(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维多利亚市位于温哥华岛的南端,周边地区森林茂密、河湖众多,城市秀美宁静,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维多利亚市集中了温哥华岛50%以上的人口,是温哥华岛上最大的城市和不冻港。伐木和捕鱼曾是当地的传统产业。近年来,维多利亚市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下图为维多利亚市位置及周边区域简图。
(1)从地理位置角度,分析维多利亚市成为该岛最大城市的原因。(4分)
(2)目前维多利亚市人口中有近80%的人口为退休老人。分析维多利亚市吸引大量退休老人到此定居的自然原因。(4分)
(3)与传统产业相比,简述发展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好处。(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利比亚全境95%以上地区是沙漠和半沙漠,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人口、城市及种植业集中在北部地中海沿岸。1953年人们在利比亚南部地区的地下发现形成于冰河时代的厚度达140~230m的含水层,其储存的淡水总量达15万立方千米。为满足北部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利比亚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下图示意利比亚地理位置及南水北调线路。
(1)分析利比亚南部作为南水北调水源地的有利条件。(4分)
(2)利比亚调水工程全线采用密封管道输水,分析主要原因。(4分)
(3)简述该调水工程为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带来的环境效益。(4分)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深圳作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窗口,20世纪80年代率先承接产业转移,积累了“第一桶金”。40年来,深圳在发展中不断调整产业政策,经历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塑造创新产业集群、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三次“产业革命”,现逐渐实现从“产业转移输入城市”向“产业外溢输出城市”的转变。下图示意1980~2020年深圳市产业结构变化。
(1)指出深圳发展初期承接世界产业转移的优势条件。(4分)
(2)描述2010年以来深圳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原因。(6分)
(3)分析近年来“产业外溢输出”对深圳市的影响。(4分)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高一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C B D C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C A D A D 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土楼以圆形建筑为主,而土楼最初的建筑目的就是为了御外凝内,因而其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点为内向保护性。
2.【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图示可知,吊脚楼多依山傍水修建,当地平地较紧张,我南方山区的河谷地带适宜修建。
3.【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可知,该科技公司致力于帮助煤矿行业实现“少人、安全、高效”,而山西煤炭资源丰富,煤矿众多,市场广阔,因此山西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而不是交通、技术和政策。
4.【答案】C
【解析】山西煤矿产业积极参与智能化转型可以实现“少人、安全、高效”,进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①正确;智能化转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安全事故,③正确;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参与智能化转型可以减轻环境污染、提高产品质量,②④错误。
5.【答案】B
【解析】市域铁路S1线是D型动车组,与公路相比,其连续性强、准点率高、灵活性差,受天气影响较小。
6.【答案】D
【解析】台州市建设市域铁路S2线体现的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原则是依据运输需求原则。
7.【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该外卖平台一天中存在两个订单峰值,分别是11:00~14:00和17:00~20:00,对应中餐和晚餐时间段。
8.【答案】B
【解析】随着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商家可以通过网络等数字信息平台实现线上下单的销售模式。政策、交通和经济都有利于线上外卖的发展,但不是其主要推力。
9.【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生产空间呈现出开发区、高新区等传统园区,多为政府规划建设的,并非自发形成的;为了降低成本,企业家通常会把生产工厂选址在成本较低的郊区;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还处于发展阶段,城市生产空间利用效率较低;靠招商引资进行来料加工和来样装配为主的生产,没有形成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
10.【答案】D
【解析】科技孵化器、专业化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等中小尺度的生产空间或是新生、嫁接于开发区等传统园区生产空间而广泛兴起,众创空间、工作室、专业化研究院等新兴生产空间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内呈点状式成长,占地面积小,创新氛围浓厚,①错误,②正确;生产空间在城市中的分布不再单一集中化,而呈现广域扩散且散中有聚的复合发展状态,传统大板块生产空间的“边界”渐趋弱化,新兴园区载体边界仍清晰,③错误;城市生产与生活空间的融合程度愈加紧密,④正确。
11.【答案】C
【解析】读左图可知,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减小,植被面积和年降水量增加,由此可知,使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面积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候变化和植被数量,①③正确;土壤类型在自然环境下短时间不会改变,人类活动是人为原因,②④错误。
12.【答案】A
【解析】读图,在山坡上开挖大量的鱼鳞坑,且交错排列,可以拦截坡面径流,控制水土流失,保护水土,增加下渗,提高植被成活率,①②正确;鱼鳞坑长径1.5~2.0m,短径0.8~1.4m,坑深0.4~0.7m,当地气候干旱,蒸发旺盛,不能常年保存地表水,③错误;大量的鱼鳞坑可以控制水土流失,不能改变土壤类型,④错误。
13.【答案】D
【解析】资源枯竭型城市获得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经济转型,而不是增加行政开支;开发商品住房,扩大资源开采,会导致资源枯竭;由材料“从2012年开始,我国对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转移支付资金,用于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支出”可知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产业升级,如环境污染治理。
14.【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受资源类型、城市规模、地区经济等因素影响,转移支付资金对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效果差异较大”可知,东部大城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发展快,故东部大城市效果最好。
15.【答案】D
【解析】天津市产业基础好,经济水平较高,与北京市经济联系多。劳动力与其他地方比不一定丰富,其他地方距北京市也较近;城市等级较高。
16.【答案】A
【解析】石家庄经济联系强度指数较廊坊小的原因主要是距离北京较远,受北京的辐射和带动弱;石家庄比廊坊城市等级高,石家庄比廊坊交通设施完善,石家庄比廊坊自然资源丰富。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答案】
(1)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利于块茎发育;(2分)土壤肥沃,马铃薯产量高;(2分)酸碱适宜,土质好,马铃薯品质优等。(2分)
(2)马铃薯产业链短;(1分)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1分)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1分)交通运输成本高等。(1分)
(3)发展保鲜冷藏技术,提升仓储能力;延长销售时间,错季上市;电商销售助力,扩大销售范围;政策扶持,对口销售;发展农业信息化技术,促进农业生产与物流配送融合,降低运输成本;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丰富马铃薯相关产品类型及供给等。(答对四点即可,4分)
【解析】(1)土壤条件包括四类物质组成及比例、理化性质等。结合材料信息可知,马铃薯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的土壤最为理想。乌兰察布市位于内蒙古中部,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生产基地,表明其土壤适合马铃薯生长,乌兰察布市靠近黄河,受河流泥沙沉积的影响,其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利于块茎发育;且土壤肥沃,马铃薯产量高;就酸碱性而言,其土壤的酸碱度适宜,土质较好,因此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马铃薯品质优等。
(2)可从产销矛盾、运输、马铃薯自身特点等角度展开分析。结合材料“多年来,当地农民都以种植马铃薯为生,但马铃薯的产业链较短,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滞销现象严重”可知,马铃薯产业链短,大部分以出售新鲜马铃薯为主,产品类型有限,容易滞销;同时当地的冷藏和保鲜技术较落后,且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新鲜马铃薯易腐烂变质,变质后更难出售,造成滞销。
(3)由所学可知,乌兰察布市要扩大马铃薯的销售,针对“新鲜马铃薯不易保存”,可以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冷藏保鲜技术,提升其仓储能力;同时可以培育不同生长期类型的品种,实现错季上市,可以延长马铃薯的销售时间;由材料可知,“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块大均匀、淀粉含量高、口感极佳”,加大电商网络平台的销售力度,扩大其知名度,从而扩大其销售范围;完善本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加强物流配送,从而降低运输成本,促进马铃薯的销售。
18.【答案】
(1)临近温哥华,同时临近美国西雅图,经贸往来便利;(1分)沿海水域宽阔,距外海较近,水上交通更便利;(1分)位于海湾内部,港口条件好,海运发达;(1分)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热量条件较好。(1分)
(2)地处温带海洋气候区,冬暖夏凉,舒适宜人;(1分)城市环境优美,(1分)河湖众多,森林茂密,风景秀丽,空气清新;(1分)山、河、湖、海、高山等旅游资源丰富。(1分)
(3)附加值更高,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强;(1分)对就业带动作用更明显;(1分)对完善城市基础设施(1分)和城市化发展更有利。(1分)
【解析】(1)由于该地纬度较高,气候较为寒冷,而维多利亚市在岛屿中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城市地处海湾内部,地处水运交通通道上,港口条件好,海运便利;从图中可以看到,维多利亚市周边临近温哥华市和西雅图市,两城市人口众多,经济条件较好,距离近,经贸往来便利。
(2)从位置上可以看出,常年受到西风的控制,地处温带海洋气候区,冬暖夏凉,舒适宜人;周边地区森林茂密、河湖众多,城市秀美宁静,素有“花园城市”之称,城市环境优美,河湖众多,森林茂密,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山、河、湖、海、高山等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老人的休闲娱乐。
(3)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为无烟产业,附加值比传统产业更高,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更强;用工需求量大,对就业带动作用更明显;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对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更高,发展旅游业和养老服务业对完善城
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化发展更有利。
19.【答案】
(1)地势较高,能实现自流;(1分)南部地区地下水丰富,(1分)且水质良好;(1分)南部人口稀少,需水量小。(1分)
(2)调水工程沿线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使用密封管道输水能够减少蒸发,保障水量供应;(1分)防止风沙、污染物等侵扰水体,保证水质安全;(1分)密封管道防渗性能好;(1分)耐久性好,减少维护工作量,管理方便等。(1分)
(3)补充地下水,(1分)缓解地面沉降;(1分)减轻海水入侵,改善地下水水质;(1分)扩大湿地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1分)
【解析】(1)南部作为资源调出区,说明该地水资源丰富,形成于冰河时代的巨大淡水含水层,水质好;由于南部人口少,对水资源需求少;通过对等高线的判读,南高北低,南水北调后,水可以自流。
(2)调水工程沿线气候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使用密封管道输水能够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保障水量供应;气候干旱,多风沙,防止风沙、污染物等侵扰水体,保证水质;沙漠地区下渗强烈,密封管道防渗性能好;用密封管道输水,耐久性好,减少维护工作量,管理方便,降低运营成本等。
(3)据材料可知,利比亚95%国土为沙漠,耕地集中在北部沿海地区,早期农业用水主要来自浅层地下水,该调水工程实施后,有利于利比亚北部沿海地区减少对浅层地下水的开采,还可以回补地下水,地下水位升高,缓解地面沉降;地下水位升高,可以减轻海水入侵,改善地下水的水质;调入的水可以扩大湿地面积,增加生物多样性。
20.【答案】
(1)优越的地理位置;(1分)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1分)较低的劳动力、(1分)土地价格。(1分)
(2)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成为深圳市主导产业。(2分)原因:经济发展,地价、劳动力等成本增加,低端制造业转移出深圳;产业政策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经济发达,吸引众多第三产业入驻。(答对两点即可,4分)
(3)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在区域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1分)减轻了资源、环境压力,改善生态环境;(1分)就业机会减少,(1分)影响人口迁入的数量,并对迁入人口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1分)
【解析】(1)深圳在发展初期的优势条件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政策和劳动力等方面。深圳的地理位置的优势;深圳地处珠江三角洲前沿,是连接香港和内地的纽带和桥梁,交通便利;深圳作为中国早期改革开放的窗口,政策优惠;在发展初期拥有充足且廉价的劳动力及土地资源。
(2)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2010年以来深圳市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2010年以来深圳市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主要从产业转移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来说,由于经济发展,地价与劳动力等成本增加,导致低端制造业转移出深圳,所以2010年以来深圳市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由于产业政策的调整,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并且深圳经济发达,有利于吸引众多第三产业入驻,所以第三产业比重上升,第三产业成为深圳市主导产业。
(3)近年来“产业外溢输出”对深圳市的影响主要从产业结构,生态环境以及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说,产业外溢输出利于在区域产业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说,产业外溢输出能够减轻了资源与环境的压力,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从人口迁移的角度来说,由于产业外溢输出,所以就业机会减少,会影响人口迁入的数量,并会对迁入人口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