氓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氓 课件(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312.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3:20:15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诗经·卫风》

1、一读正音。
2、二读理解文意。
重要字词提点
送子涉淇
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乘彼垝垣
体无咎言
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
夙兴夜寐
重要字词提点
言既遂矣
咥其笑矣
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
言笑晏晏
亦已焉哉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氓一出场,你觉得这是怎样一名男子?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自由恋爱?为什么女子要良媒才肯答应婚期?
氓怒,可以看出氓性格如何?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可以看出女子什么心理?
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16个字,写出了怎样一个女子?
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卜、筮是谁的主意?结婚要卜和筮,是他们迷信吗? 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达坂城的姑娘》:大坂城的石头硬又平呐 西瓜呀大又甜呀 那里来的的姑娘辫子长呀 两只眼睛真漂亮 如果你要是嫁人 不要嫁给别人 一定要嫁给我 带着你的妹妹 带上你的嫁妆 坐着那马车来
古代的婚姻礼仪。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 请期、亲迎。这一娶亲程式,周代即已确立,最早见于《礼记· 昏义》。而在清末后,六礼 演变纷繁,也就逐渐衰落了。六礼分别为: 一、 纳采 男方欲与女方结亲,请媒妁往女方提亲,得到应允后,再请媒妁正式向女家纳“采择 之礼”。《仪礼· 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古纳采礼的礼物只用雁。纳采是全部 婚姻程序的开始。二、问名 男方遣媒人到女家询问女方姓名,生辰八字。取回庚贴后,卜吉合八字。《仪礼· 士 昏礼》:“宾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郑玄注:“问名者,将归卜其吉凶。”贾公彦 疏:“问名者,问女之姓氏。” 三、 纳吉 男方问名、合八字后,将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并送礼表示要订婚的礼仪。四、 纳征 亦称纳成、纳币,就是男方向女方送聘礼。 五、请期 又称告期,俗称选日子,是男家派人到女家去通知成亲迎娶的日期。 六、亲迎 又称迎亲,是新郎亲自迎娶新娘回家的礼仪。《诗经· 大雅· 大明》:“大邦有子, 天之 妹,女定阙祥,亲迎于渭。”亲迎礼始于周代,女王成婚时也曾亲迎于渭水。此礼历代沿袭, 为婚礼的开端。亲迎礼形式多样。至清代,新郎亲迎,披红带花,或乘马,或坐轿到女家。
从求婚、结婚这个过程来说
男方心急成婚,女方也心急成婚,但她认为婚姻是很神圣的,一定要按照礼仪规矩来,才可让婚姻天长地久。
仪式是有时是一种庄重的承诺。
女方更珍重婚姻的幸福。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淇水汤汤,渐车帏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比兴手法?
《孔雀东南飞》开头
多年的婚姻出现了问题,问题在哪?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痛定思痛,被背叛的女子该不该离开男方?
她与刘兰芝有何不同?女性如何保持人格的独立?
这是一首从女性的角度叙述的诗,如果就这段婚姻本身,从男子的角度叙述,又会是一首怎样的诗?
女主人公自诉自己爱情和婚姻的不幸,她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的?为什么?
很有可能是站在淇水边说的,淇水,见证了他们的爱情。
水与爱情诗
《诗经》的爱情诗中有很多与水有关,如《关雎》、《蒹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淇水”这一意象
据考证,现存历代游览吟咏淇河的诗文有300多首。而在《诗经》中,有39篇诗歌是直接描写淇河风光的。我国文学史上除了长江、黄河,没有哪一条能像淇河这样的河流在那样的时代就如此被人垂青并颂咏。
《淇奥》(yù)
出自:诗经·卫风·
正文: 瞻彼淇奥,
绿竹猗( yī)猗( yī)。
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开头: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氓可能就是在淇水旁“信誓旦旦”地向姑娘表白爱心和忠诚的,姑娘也是在此情况下决定答应氓的求爱而约定“秋以为期”的,亦即所谓淇水是情意结处。
河水和缓,可以渡过。
心理:依依不舍,深情款款。
中间: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回想结婚时,不管河水怎样浩荡,也不回头;不管水浸车幔怎样危险也不动摇,还一个劲地向前赶 。
水流急,似乎是考验也似乎是预示。
女子心理:又担心,但对婚姻很坚定。
结尾: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无人理解,甚至亲人还要耻笑她自作自受。社会那样冷酷,家庭那样冷酷,向谁哭诉,谁能理解?只有淇水明白,所以又以淇水作比:“淇则有岸——恨无岸,隰则有泮——怨无泮!”这一腔怨恨,只有淇水可以作证。唯有不再相信誓言,背负起责备与嘲笑,与爱情一刀两断!
女主人心理:悲哀与决绝。
淇水意象
1、结构上,淇水起到了情节线索的作用。
中间、开头和结尾三次提到淇水,每一次提到都代表着女主人公爱情婚恋生活的某个阶段,正好对应了全文的“恋爱——婚变——决绝”的情节线索,以此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结构链。
2、淇水,见证了女主人公的痴情也见证了她的悲哀,表现了人物不同时期的心理。
小结:学习古代诗文要关注:
三文:文言、文学、文化
文言—实词、虚词、文言语法、翻译
文学—作家作品、表现手法、文学形象、主题思想
文化—作品诞生的文化背景、对后世的影响、对现实人生的意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