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掌握《诗经》的文学常识;理解诗歌的含意及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理解重章叠句、双关的艺术手法;背诵诗歌。
2学情分析
这篇古体诗文的文字整体上并不艰涩,高一学生结合注释以及古汉 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理解字义的表层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由于高一学生的诗词诵读量较少,特别是是中国古典诗词积累较少,想象联想能力和感悟能力较差,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想象、真切感受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不能在联想比照中领悟意蕴,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启示。
再者,《静女》是《诗经·邶风》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纯美到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情诗。几千年来,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而高一的学生,已开始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静女》中的纯美爱情,引导学生树立纯朴、健康的爱情观。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2、背诵。
教学难点:欣赏诗歌中爱情的甜蜜,初步学会鉴赏古诗。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静女
一、导入:
听音乐《在水一方》,歌词化用了哪一首诗歌的内容?——《蒹葭》(学生齐背诗歌)
活动2【讲授】静女
二、介绍《诗经》:
(一)《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周代诗歌305篇,因此又称《诗三百》。
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诗经》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诗经》“六义”
(三)《诗经》的形式
三、《静女》内容:
朗读诗歌,纠正读音,指出通假字分析各章内容
约会(搔首踟蹰)↘赠物(说怿女美)→ 爱情的美好赞美(洵美且异)↗
★细节描写:
“爱而不见”(静女)——美丽文雅、聪明调皮
“搔首踟蹰”(男青年)——焦急不安、纯朴憨厚、一片痴情
重章叠句、双关艺术手法的运用
活动3【活动】静女
四、对比鉴赏: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活动4【作业】静女
五、作业:
尝试着把《静女》改写成五言诗或七言诗或现代诗。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