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7 20:23: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8课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课程标准:
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综合国力及国际影响力的 不断提高,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重大意义;
学习重点:
改革的实质、目标及对外开放的作用
难点:改革开放给国家、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巨大变化
知识导航
知道:
1、中共十二大: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中共十三大:明确指出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理解:
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背景: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广大干部群众期盼拨乱反正,但“两个凡是”指导方针的提出,使党和国家的工作出现徘徊局面。②邓小平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认为要全面拨乱反正必须解决思想路线问题,提出必须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
(2)开展: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阐明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从根本理论上否定了“两个凡是”,随即全国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3)意义: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打破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对于党的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的拨乱反正,产生了巨大影响。
运用: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召开:1978年12月
(2)内容:①高度评价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两个凡是”,重新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③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意义:①这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它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③全会的改革开放决策,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起点。
知道:
1、 “经济特区”:
(1) 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积极推进对外开放,把对外开放确定为基本国策。
(2) 设立: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经济特区”,积极吸收侨资、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3) 意义:经济特区是改革开放中的一项创举。
2、对外开放格局的基本形成:经过10多年建设,基本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浦东开发开放的时间:1990年4月
理解: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背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
(2)开始:1978年底、1979年初,安徽、四川的部分农民自发试行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等领导支持下迅速推广到全国农村。
(3)确定: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写入宪法,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管理体制确定下来。
(4)意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②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知道:
1、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联合声明》:1984年12月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中葡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4月签署,宣布中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3、香港、澳门回归及首任行政长官: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董建华和何厚铧任第一任行政长官。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处理两岸关系;
5、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性突破;
6、《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十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以国家大法维护台湾地区的和平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理解:
一国两制的提出及其内涵
(1)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的内涵:①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②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它们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③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达标检测
1.从“两弹一星”到神舟飞船,从高能加速器到量子通信,从合成人工牛胰岛素到人类基因组计划……在过去近70年里,中国科学完成了一次次跨越。这些跨越能够实现的根本原因是
A.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B.苏联对新中国的帮助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
2.下图为《人民画报》封面女性形象(部分)据学者统计,20世纪80年代,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文体工作者,而90年代以来,大部分的封面女性为演艺明星。这一不同( )
A.适应了社会传媒的市场化趋势 B.促进了“双百方针”的重新恢复
C.体现入世前后的价值观念转变 D.不利于女性社会形象多元化发展
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以下展示了我国自主研发和制造实力的是
①“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②“复兴号”高铁动车
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④射电望远镜FAST(天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有学者指出:“尽管中国(入关)谈判者为保护本国的利益艰苦地进行讨价还价,但争论的领域并没有超出我们预料的任何一个经济大国所要求的范围,他们并未打算推翻现在国际体系的规范。”据此可知,中国( )
A.加入世贸使经济发展遇到阻力 B.调整自身以适应国际贸易体制
C.为维护国际秩序贡献自身力量 D.以积极姿态参加多边外交活动
5.2022年9月,“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聚焦中共十八大以来香港发展新成就。图中“香港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主要得益于( )
A.“一国两制”制度的实行 B.“求同存异”方针的应用
C.对外开放格局的不断扩大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6.如图为1978年、2012年和2017年我国不同学段入学(园)率的比较。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事业停滞不前 B.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
C.经济发展带来教育事业的巨大飞跃 D.政府重视程度决定教育发展速度
7.1992年,邓小平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美苏“冷战”逐步升级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第三世界迅速崛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