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字词,理解诗歌的含义并能熟练背诵这首诗歌
3、理解《静女》重章复唱的艺术手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的朗读,感知课文
2、小组合作与探究,理清课文大意,积累相关的字词
3、情感交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静女》中爱情的甜蜜;
2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处在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对于爱情已有朦胧的感知,学习时会有相应的感受;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审美力,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节跳跃、人物朦胧的诗歌;由于《诗经》年代久远,阅读上会有一定困难,幸好诗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释应能扫除字词障碍;学生对于爱情的话题会有发表意见的热情,所以本课的学习不宜教师讲授,而用讨论法来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诗歌特点。
3重点难点
1、理解诗歌的含义;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征
2、欣赏《静女》中爱情的甜蜜;
4教学过程
4.1 导入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读全诗,理解语言
实词
姝:①美丽,美好;②美女。
俟:等待。
娈(luán):美好。
炜:①火光明亮;②鲜明光亮。
怿(yì):喜悦、喜爱。
荑(tí):茅草芽。
洵(xún):诚然,确实。
活动2【讲授】通假字
“爱”通“薆”,隐藏。
“见”通“现”,出现。
“说”通“悦”。
“女”通“汝”,你。
“归”通“馈”,赠送。
“匪”通“非”。
活动3【讲授】教师纠正一些字的读音
娈(luán):美好。 怿(yì):喜爱。
荑(tí):茅草芽。 洵(xún):诚然,实在。
其: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有:形容词词头,无实义。
“说”通“悦”。 “归”通“馈”,赠送。
活动4【活动】齐读背诵
大家再齐读一遍诗,争取背诵出来。
学生齐读第一遍,背诵第一遍,整齐响量。
活动5【活动】读全诗,分析形象
师:《静女》到底写了什么事情呢?
生:——写男女约会
——写男女幽会
师:那“男女”也就是人物是——
生:静女和我
师:地点呢?
生:城隅。
师:对,那大家再概括性地说一下,按“人物,地点,事情”来说是——
生: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隅约会。
师:那,远古时代的“约会”是怎么样的呢?我们看到在约会中静女先是——
生:爱而不现
师:我们感觉她有点——
生:——有点调皮
——有点可爱
——有点害羞
——有点紧张
——有点浪漫。
师:而“我”在约会中没找到“静女”则是——
生:搔首踟躇
师:我们感觉她有点——
生:——有点傻
——有点笨
——有点紧张
——挺纯的
——忠厚淳朴
师:后来他们有情人,终于见面了,见面了就要送礼啊?尤其是情人,那么他们的礼物是——
生:彤管和荑
师:其实就是——
生:茅草。
师:对!那女的送男一根或两根草,这男的有没有因为是根草而不高兴啊?
生:没有。
师:为什么?
生:——爱人及物
师:说得好,人同此心啊,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而通过这首诗歌,我们更可以感觉到古人的那种淳朴以及对真挚爱情的向往,这才是健康的人啊。
活动6【活动】读全诗,体验感情
此诗写青年男女的幽会,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活动7【练习】拓展训练——赏析现代版《蒹葭》
蒹葭(jiān jiā)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sù)洄(huí)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meí)。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jī)。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zhǐ)。
师:《在水一方》歌词: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
绿草萋萋,白雾迷离,有位佳人,靠水而居。
我愿逆流而上,依偎在她身旁。无奈前有险滩,道路又远又长。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方向。却见依下佛,她在水的中央。
我愿逆流而上,与她轻言细语。无奈前有险滩,道路曲折无已。
我愿顺流而下,找寻她的足迹。却见仿佛依稀,她在水中伫立。
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