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归园田居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一说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江西九江),出身仕宦家庭。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后又做过祭酒、参军等职。39岁时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解职而归,自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定走上了归田的道路。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田园诗鼻祖”
[教学目的] 1、通过了解陶所处的时代背景和
他的生活经历,体会诗中的
思想感情,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
2、分析体会诗中平淡质朴的语言,
感受园田的无限魅力。
1。学生齐读
2。范读
⑴从何而归?
⑵为何而归?
⑶归向何处?
⑷归去如何?
合作探究:
明确:
⑴从何而归?
⑵为何而归?
⑶归向何处?
⑷归去如何?
(尘网、樊笼)
(厌恶官场)
(园 田)
(自由、轻松、
喜悦 )
陶渊明描写了一幅怎样的农村生活图景?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
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近景)
(远景)
景物由近转远,注意动静结合
营造出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
田园氛围。
找出诗中能说明诗人心态的句子。
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
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
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
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
显示他对园田的喜爱
表现了他热爱园田、厌恶
官场的超凡脱俗的本性。
《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饮酒》 (其 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运用排比句式写一段描写
九中校园风光的短文。
学后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