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2张PPT)
归 园 田 居(其一)
陶渊明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 著(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
『桃花源记』
饮 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归园田居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诵读诗歌的方法。
2、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
3、培养通过揣摩语言,想象画面,体味情感来鉴赏诗歌的能力。
4、学习陶渊明高尚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陶渊明:
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 “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归园田居》共5首:
辞官场、聚亲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是陶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写于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第二年。
作者简介
诵读诗歌
(读准字音、了解大意、读出节奏。)
方法指导:
1.五言诗句的节奏221或212,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这样朗读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2.注意韵脚。
3.读诗要读慢些,字句凝练,给人以思考的空间。读出节奏。
归园田居(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解读诗 歌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为何而归
理解诗句内容,把握各节联系,弄清诗意核心
白描也是诗歌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它要求抓住对象的特征,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景物的情态面貌。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构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暮景中尽露无遗。
白描,有别于细描。细描是对事物的主要特征作细致入微的刻画。这种描写,文字绚丽,色彩斑斓,有如镂金错彩,绚丽华美。常运用对比、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误入官场的 ,
对黑暗官场的 ,
对田园生活的 ,
摆脱官场羁绊的 。
痛心悔恨
鄙弃厌恶
由衷喜爱
欣喜愉悦
美读诗歌
读出音调的和谐美,内容的充实美,作者与读者的情调美,使一己之情与作者之情共鸣、共振。边吟诵边想象品味情景或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