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归园田居(其 一)
陶渊明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渊明的生平;
2、学习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重点);
3、领悟诗人憎恶官场,热爱田园,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品格。
作者简介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东晋最杰出的“田园诗人”。
他被尊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开创了田园诗。他的诗文充满了田园气息,他的人格风范和对生活简朴的热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文人,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深受其影响。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田园诗代表作——《归园田居》。《归园田居》共有五首,我们要学习的是第一首。
朗诵
听录音
模仿录音自我朗诵
模仿录音齐读
诗题解读
思考:
“归园田居”的意思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它的题眼是什么?
根据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猜到这首诗大概是写什么内容呢?
联系当时背景
在封建社会,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实现政治理想,只能当官,走仕途。但是当时的东晋政治腐败,社会动乱,门阀势力飞扬跋扈,统治阶级热衷于追名逐利,在这样政治局面下想实现进步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的,陶渊明又不愿同流合污,只有选择离开,选择归隐。
小组讨论解决
归
从何而归?
为何而归?
归向何处?
归去如何?
官场
尘网、樊笼
园田
悠然恬淡
问: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找出描写田园景色的诗句)
近处:宅院、林木,亲切可即
远处:村落、炊烟,给人以悠长的遐思
色彩:桃红、柳绿,环境幽雅美丽
声音:狗吠、鸡鸣,以动衬静,更显宁静和平
情景交融
分析表达技巧型的答题步骤:
(1)指出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
(2)结合诗句解释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步骤一:这里先后写近处的宅院、林木,远处的村落、炊烟,色彩上的桃红、柳绿,声音上的狗吠、鸡鸣,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步骤二:这一切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与平静和谐心境的思想感情。
拓展训练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注]南山,即庐山,当时是佛教、道教云集的胜地。
问: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问: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手法。
步骤一:诗人采菊时,不经意间与庐山美景猝然相遇,日落时分,山景尤佳,飞鸟相伴而还。
步骤二:表达了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和对隐居生活由衷喜爱的思想感情。
小结
《归园田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用一个词组来概括叫做“返朴归真”。第一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第二是“朴”,处世要朴实,不造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
牢记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
在座的各位同学们,也在寒窗苦读,希望大家将来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诗。
(二)要求:任选一题,写一篇约400字的文章。
1、陶渊明,我想对你说; 2、陶渊明归隐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