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导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8 07:3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 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学习目标】
1.掌握美苏冷战的具体原因,结合雅尔塔体系、美苏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变化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背景。
2.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举例分析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3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一体化和日本崛起的原因,掌握第三世界兴起的表现及意义
【重点难点】
1.重点:冷战的发生、发展和终结;冷战的基本特点。
2.难点: 冷战过程中国际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趋势。
知道:
1.1946年2月,美国驻苏使馆临时代办凯南向国务院建议对苏联实施遏制政策。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演说,呼吁西方国家联合起来,遏制苏联与共产主义的挑战。冷战的序幕由此拉开。
2.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以应对希土危机为借口,在向国会宣读的咨文中正式表达了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成为“自由世界的领袖”的目标。“杜鲁门主义”标志这美苏冷战的正式开始。
3.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旨在帮助西欧各国迅速恢复经济,使之纳入到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中。
4.1949年,美、英、法等12国外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此后,北约发展为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集团,成为美国同苏联在全球争霸的主要工具。
5.1947年,苏联为阻止东欧国家接受“马歇尔计划”,提出了“莫洛托夫计划”,由苏联同东欧各国缔结双边经济协定,向东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6.1955年,为了对抗北约,苏联、波兰、民主德国等国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理解:
冷战的背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依仗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力量,确立了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苏联经过战争的洗礼,军事力量与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双方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截然对立,在共同的敌人消除后,国家利益和战略目标的冲突取代了战时的友好与合作。
知道:
1.1990年10月3日,德国最终实现统一。德国的分裂是雅尔塔体制的结果,德国的统一则标志着雅尔塔体制的瓦解。
冷战结束的标志: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宫上空印有镰刀锤子的苏联国旗徐徐降落,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联邦白红蓝三色国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历史告终。苏联的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
【知识拓展】
1.正确认识世界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政治新格局。
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
多极化趋势具体表现为: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西欧、日本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不结盟运动兴起)。
达标检测
1.冷战史专家文安立《冷战与革命》:“美苏干涉主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际和国内结构,第三世界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迁则孕育其中。若非冷战,当今的非洲、亚洲甚至拉丁美洲恐怕不会是这个样子。”在他看来( )
A.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B.美苏主导了世界体系的重建
C.美苏冷战促进了亚非拉美的社会进步
D.冷战格局为第三世界提供了发展空间
2.1948年出台的《国际媒体保证计划》规定:只要好莱坞等美国传媒公司的电影对美国正面宣传,美国政府就将其“不吃香的外国货币”换成美元;美国政府还直接资助美国发行商“在德国、波兰和南斯拉夫这类国家的活动”。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美国政府( )
A.特别注重电影的娱乐宣传功能 B.重视与波兰发展友好关系
C.试图将霸权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D.利用电影来推动经济增长
3.美国好莱坞有关对日战争和越南战争的电影连绵不绝,有关朝鲜战争的则几乎空白一片。 对日战争的片子调子基本是眉飞色舞;关于越南战争的片子的调子则基本是满腹牢骚。朝鲜战争被"遗忘"是因为( )
A.对美国来说损失十分惨重 B.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C.对美国来说是漫长而痛苦 D.美国民众反战情绪十分强烈
4.美苏双方两周的军事较量使得核大战一触即发。但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是,两周之后,莫斯科电台报道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同意撤走导弹。这说明( )
A.美苏力量势均力敌 B.两极格局趋向瓦解
C.美苏在对抗中伴随着妥协 D.世界和平得到了有效维护
5.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6.“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 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 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 B.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C.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 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
7.20世纪五六十年代,联邦德国的东方政策以闭塞和强硬为主要特征,对除苏联以外的所有东方阵营国家紧闭国门,杜绝外交往来。1969年勃兰特任总理后,联邦德国开始推行“新东方政策”,改善了其与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上述变化的发生主要是因为( )
A.欧洲的冷战对抗局面已经趋于缓和 B.苏联逐渐放松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C.联邦德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政治控制 D.联邦德国开始加快德国统一进程
8.法国在1983年9月致欧共体的一份备忘录中要求使欧洲成为一个“工业和研究的共同空间”,要求建立科技共同体,法国的建议受到共同体及其他成员国的欢迎。这主要是基于( )
A.科技成果丰硕有利于欧洲的一体化 B.法国成为欧共体的核心成员国
C.联合起来更有利于增强综合竞争力 D.欧共体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的状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