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建安七子在中国文学中的历史地位。了解曹操生平及贡献。 2、使学生领悟全篇的主要内容,理解全诗的思想主题精髓。 3、学习短歌行中的诗歌语法习惯以及典故的熟悉以及化用手法。如:“杜康”、“幽幽子衿”、“呦呦鹿鸣”、“周公吐哺”以及“比兴”手法等。 (2) 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培养诗歌语感。提高把握作者思想情感的敏锐洞察力。 (3)、思想情操目标: 1、使学生在作者的诗辞行文中得到影响。以曹操阔达的胸襟和广博的才学感染学生。培养学生健康的思想风貌。 2、以纯正的古代文学作品以及中国传统道德艺术修养,助学生养成高雅的艺术情操。曹操是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及思想家,所以对其作品的解读不能等闲视之,要从其人的生平及个性特点入手,再结合时代特征用知人论世法去挖掘诗歌的内涵。所以,我从三个围绕曹操其人特征的问题入手去引领学生全面理解诗歌的内涵,从而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具体做法:(1)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诗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并根据情况适当的拓展延伸。 2、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以及曹操的生平。以及诗中的相关典故,成语由来。 3、《短歌行》的政治影响以及文学影响。
2学情分析
这篇文章在本册的第四单元的第三课,学生通过前几课诗歌鉴赏的学习已初步懂得如何赏析诗歌,且初中他们也学过曹操的类似主题诗歌《观沧海》。学生既然有赏析诗歌的能力,那老师不必以讲为主,而应该采取师生讨论的方式去完成本课的目标。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熟读课文,结合注释掌握诗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并根据情况适当的拓展延伸。 2、了解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以及曹操的生平。以及诗中的相关典故 。 3、《短歌行》的政治影响以及文学影响。 (2)教学难点 1、如何鉴赏并学习诗歌。 2、体会作品政治功利性与文学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3、如何让学生身临其会,由衷体会诗歌的神髓情感。 (3)解决办法 1、情景带入,通过老师的课前引导如示范朗读、语言陈述、人物介绍、或者讨论让学生讨论相关故事人物等,让学生体会本诗的情感基调、使学生对此诗养成浓厚的兴趣。 2、讲解全篇。 (4)、准备 除了基本教具之外,包括多媒体音响、幻灯片等多媒体设施。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短歌行的教学实录
师:京剧中曹操的脸谱是什么颜色?
生:白色
师:为什么?
生:白脸的奸臣
师:他只是一个奸臣吗?结合你所听说的或看过的说说曹操是怎样的人.
学生甲:是一个奸诈的人,从陷害叔叔可知。
学生乙:是一个多疑的人,从睡梦杀人可以看出。
学生丙: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让赵云在军中六进六出。
学生丁:是一个好色的人,由于好色,失去了长子和爱将
还有人积极发言
师:好,大家说的很好,都从一个方面给曹操一个很中肯的评价。但认识一个人应该听其言,观其行。可曹操已逝,我们无法这样评价。又有这种说法,文如其人,好,看看曹操的《短歌行》,从作品解读中刷新认识。
大家齐读,开始!学生齐读。师:可能都没有预习吧。譬如的譬读错了。如果曹操泉下有知,恐怕也会被气死。(众笑)。我来给大家演示一下。教师朗读。再来读一遍。学生再读。师:好多了,后面还会继续练习。这首诗第一句起句就不凡。对酒当歌,应该唱歌,忽然就变了,人生几何,人生短暂,就像朝露。但我们说过,酒代表各种感情,这首诗是从什么开始的?生:忧师:忧什么?生:人生之短。师:而且短得就像――生:朝露。师:而在提起酒杯的时候,照理应该高兴,可其实很忧,用什么来解忧,能不能解忧?生:不能。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明明忧从中来,还要用酒来解忧。那么这种忧,人生之短,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比如弃疾:在梦中了却君王天下事之后却突然降回无情的现实————可怜白发生。师:再如苏轼?生: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师:这里,作者也是觉得人生很短,觉得人生不够用。那干什么时候不够。生:做大事。师:曹操用不着我给大家来介绍,作为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一个妇孺皆知的人物,其做的事情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他觉得现在迫切需要做的是什么事?生:招纳贤才。师:那么从哪儿开始转入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作品的风格突然在这儿转向了。大家刚才听我朗读,注意到我这里语气的变化没有?生:注意到了。师:为什么呢?大家可以参照注释,这首诗原来是情诗,作者把情诗化用过来,用男女之情表示求贤若渴。那青青的衣领,我悠悠的心,因为你的原因,我一直沉默到现在,美丽的鹿鸣叫着,悠闲地吃草,我有很多朋友,能够在一起欢聚一堂,演奏着迷人的音乐。作者写得何等美丽!作者由慷慨激昂转入柔情蜜意。大家把这几句读一下。(学生朗读)师:我再给大家一分钟时间,把后面的迅速阅读一下。我请同学为我们解说一下后面八句。可以参照注释。有没有同学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这八句诗?有没有?很简单的?同学五:(学生实际上是在进行口译——铁皮注)。师:他用自己的话给我们描述了一下。下面几句话有些奇怪: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这么个老头,居然要去捉月。生:他喝醉了。师:的确,一个正常人不会如此。但是,喝醉了能写出这么工整的诗吗?他说要摘月亮实际上是比喻。人才就象那天上的月亮,我什么时候才能把你摘入我的胸怀?大家再注意这一句:月明星稀,――星星稀少,你们认为这里的月明星稀是不是仅仅是景物描写?生:不是,是说贤才很少。师:这种观点我比较赞成,但是这仅仅是参考,在文中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师:绕树三匝句,鸟儿为什么找不到枝头?生:没有贤主。师:回答得很好!所以说最后作者发出了一个召唤:山不厌高,水不厌深。举周公的例子作结,气势是宏大的,意义上深远的。在五班有同学说是一种霸气。对,心里没有霸气的人,笔下便没有霸气。好,再读一遍,开始!(学生齐读)好。其实大家已经明确了,这首诗是一首招纳贤才的诗。假如说,现在你是一个人才,某个公司老总,就假如说是曹操吧,曹操是怎样劝说,或者说希望人才归自己的,用哪些方式?同学一:提供有利条件。师:哪些条件?生:高薪,高职位师:也就是说待遇。板书“待遇”生:好的工作环境。师:还有?生:尊重。教师板书“尊重”师:还有没有?生:贤才与贤主师:对,这样可以达到更大的目的,实现他的愿望。前几天和几个朋友在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几年以后,十几年以后,哪个同学成为了一个团队的领导,应该注意怎么样才能吸纳人才——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当然这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你说曹操,对关羽也不错了,有事业有感情有待遇,可是关羽还是走了。因为,对人来说,感情是很重要的。在这首诗中,作者表现的是一种求贤若渴的心境。但是我们发现,这首诗起句很有意思。对酒当歌,给人感觉应该是慷慨激昂,但接着就说人生几何。大家刚才说了,这首诗其实是从忧愁写起的,什么忧愁呢?生:人生苦短。师:对,作者开篇之后便感叹人生几何,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每个人,无法避免的是死亡。我一直以为,中国缺少死的教育,但是,面对死亡,每一个人的想法与感情都不一样。也许有些人会觉得死亡迫在眉睫, 而有些人觉得死在眼前,朝闻道,夕死可矣。有些人则觉得尘归尘,土归土。不同人对待死亡的作法是不一样的,那么曹操,他对待死亡,他看到的是自己的功业未就。陆游在死之前,放心不下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师:解读完文章,请同学们说说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
生甲:胸有大志,积极进取的人
生乙:珍惜时间,积极建功立业的人
生丙:勇于担当,爱惜人才的领导者
师:我们这首诗歌看到了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的爱才,礼贤的坦荡胸襟;他有一统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尽管他也有忧,但是他的忧是站在国家的高度,英雄的高度上的忧。
师:学了这篇诗歌,我们精神受到了洗礼。做人要“胸无大志”,要“鼠目寸光”。在立下你的志向之后就别再去想太远的事情,不用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当你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告诉自己,我要过好这一天,晚上临睡的时候告诉自己,今天我过得很好。人生只有一次,我们总觉得时间还很多,但有些人就觉得,死亡就在眼前,生命应该珍惜,而珍惜最好的方法是用行动去做事情,包括去亲近,享受生活。这样,至少咱们会少点遗憾。(铃响)好了,今天的课就到这儿,作业在语文文件夹里,下课。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