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四)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1.初中三年,同学们彼此互相熟悉,甚至能“闻其声,知其人”,这样判断主要依据声音的( )
A. 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声速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中“水浅”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 水中倒影
B. 手影形成
C. 筷子“弯折”
D. 激光准直
3.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下列节气涉及的物态变化正确的是( )
A. “谷雨”节气,雨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 “白露”节气,露的形成是熔化现象
C. “霜降”节气,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D. “小雪”节气,雪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4.“起火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下列与之相同的是( )
A. 擦燃火柴 B. 围炉烤火 C. 钻木取火 D. 搓手取暖
5.近视是影响青少年健康的重大问题,保护视力、科学用眼已成为社会共识。下列有关眼睛和眼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虚像
B. 近视眼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
C. 矫正近视眼的方法是配戴合适度数的凸透镜
D. 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配戴眼镜的度数越高
6.在沿海地区,炎热、晴朗的天气里常常出现“海陆风”,当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 )
A. 发生在白天,且陆地温度较高
B. 发生在白天,且海水温度较高
C. 发生在夜晚,且陆地温度较高
D. 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分。
7.年月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首次执飞,此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______产生的,为了安静地休息,乘客带上了耳罩,这是在______减弱噪声。
8.吃粽子、挂艾蒿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运动;煮熟后,糯米粒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
9.阳光照射下,嘉陵江畔树影婆娑、游鱼戏水。其中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由光的______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10.北宋史地学家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记载:“天圣年间,青州盛冬浓霜,屋瓦皆成百花之状。”这里“百花”状的霜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北方冬天,我们也能在家里的窗户玻璃上看到这种“花”,该“花”附着在窗户玻璃的______选填“外侧”或“内侧”。
11.汽车作为一种现代交通工具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大部分汽车的发动机是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只有______冲程对外做功;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人们利用水的循环给它散热降温,主要是因为水的______大。
12.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______眼。
13.如图是“天问一号”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______能转化为火箭的______能。
14.一辆汽车的发动机每消耗燃油,产生的热量是______,若做的有用功为,则这辆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______。燃油的热值
15.如图所示,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图乙中体温计的示数是______。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
16.室内有一吸顶灯,人从平面镜中能够看到吸顶灯。请在图中画出人眼经平面镜看到吸顶灯的完整光路图。
17.请根据图中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8.小飞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小飞按图甲安装好器材,点燃蜡烛,调整______、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如图甲所示,光屏上会出现烛焰清晰缩小、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小飞在凸透镜的右侧,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正立的像,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烛焰的像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完成实验后,小飞利用图乙所示装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白色硬纸板垂直于水平放置的平面镜,法线垂直镜面,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射到点,反射光线沿射出,如图丙所示,把纸板向后折,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平面内。
19.如图甲是小亮设计的能做“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的装置。
小亮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其中存在一处错误是______。
改正错误后重新实验,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作出如图乙所示的图象。通过图乙分析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图乙中,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处于______状态,此过程中温度______,内能______。
观察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图丙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说明当地的大气压______标准大气压。
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已沸腾,且、两温度计示数相同,试管中的水一直没有沸腾,原因是______。
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办法有: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20.许多家庭为了让棉毛织物免受虫蚁的危害,常常在衣柜里放一些樟脑丸。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观察到樟脑丸变小了,甚至没有了,还会闻到刺鼻的气味。请结合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从物态变化的角度回答:樟脑丸变小的原因,这属于什么现象?
为什么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夏天的气味总比冬天的浓?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4分。
21.如图所示为某种固体酒精炉,固体酒精炉比液体酒精炉使用时更安全。为了测定该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在炉中放入的固体酒精,当固体酒精燃烧完后,锅中的水温度从升高到了。已知固体酒精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是,求:
若固体酒精完全燃烧,则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是多大?
22.如图,是一款无人驾驶汽车以某速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了一段距离后,消耗汽油。汽油机的效率为,那么,在这段运动过程中,汽油的热值为,水的比热容为求:
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假设该汽车在这次行驶过程中,发动机排出的废气带走的能量占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的,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这些废气的能量全部被初温,质量的水吸收,水升高的温度是多少?
如果汽油机的效率不变,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为,消耗汽油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答案解析
1.【答案】
【解析】解:“闻其声,知其人”说明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
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响度是由振动的振幅决定的,声速是由介质决定,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声音的三特性,掌握声音的三特性的决定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答案】
【解析】解:“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A、水中倒影,属于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手影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的影子,故B错误;
C、筷子“弯折”,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现象,故C正确;
D、激光准直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故D错误。
故选:。
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生活中有很多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潭清疑水浅”指人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答案】
【解析】解:
A、雨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C正确;
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固态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4.【答案】
【解析】解:起火烧水”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A、擦燃火柴,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的方式增加火柴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围炉烤火,人吸收热量,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故B符合题意;
C、钻木取火,机械能转化成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
热传递是能的转移过程,即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转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能的形式不发生变化;
做功实质是能的转化过程,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形式变了,有的是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
解答此类问题要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也就是能量的转移过程,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5.【答案】
【解析】解:、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物体在正常眼睛的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近视眼看不清楚远处的物体,原因是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但是我们可用发散作用的凹透镜矫正,使光线会聚能力减弱,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能看清物体;矫正近视眼前,像离视网膜越近,这说明人眼的近视程度越小,配戴眼镜的度数越低,故B正确、CD错误。
故选:。
正常眼睛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近视眼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
6.【答案】
【解析】解: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大,白天太阳照射时,水面温度上升得慢,陆地温度上升得快,热空气上升,冷空气补充,风从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
晚上,气温下降,水面温度下降得慢,温度高一些,热空气上升,风从陆地吹向海面,形成陆风,由图可知,此时地面附近的空气从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故出现如图所示风向时,通常发生在夜晚,且海水温度较高。
故选:。
根据水的比热容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的特点以及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来分析海风的形成过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的了解和掌握,涉及到海陆风的形成。
7.【答案】振动 人耳处
【解析】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振动产生的。
乘客带上了耳罩,是为了防止噪声进入人的耳朵,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故答案为:振动;人耳处。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生停止;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以及防治噪声的途径,难度不大。
8.【答案】无规则 引力
【解析】解:我们闻到艾蒿的清香味儿,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煮熟后,糯米粒儿会粘在一起,这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答案为:无规则;引力。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扩散现象、分子间作用力,属于基础题
9.【答案】直线传播;虚
【解析】解: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游人看到的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虚。
地面上树影间的光斑是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
10.【答案】放出 内侧
【解析】解:“百花”状的霜是指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该过程需要放出热量;北方冬天,室内温度高于室外的温度,所以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玻璃凝华成小冰晶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形成冰花。
故答案为:放出;内侧。
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冰花是固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的了解与掌握,弄清水蒸气在哪里?在哪里遇冷是关键。
11.【答案】做功 比热容
【解析】解: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对外提供动力,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汽车的散热器可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降低发动机的温度。
故答案为:做功;比热容。
热机的四个冲程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只有做功冲程,对外提供动力,其他三个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比热容是反映不同物质吸放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在质量和升高温度相同时,吸收热量多。
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和应用以及内燃机的工作过程:在一个工作循环中有四个冲程,活塞往复运动两次,曲轴和飞轮转动两周,只有在做功冲程中使机车获得动力,其它三个冲程均为辅助冲程,依靠惯性完成。
12.【答案】会聚 远视
【解析】解: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
远处物体通过人眼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故答案为:会聚;远视。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远视眼的矫正,属于基础题。
13.【答案】内 机械
【解析】解:“天问一号”发射时的情景,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转化为火箭的机械能。
故答案为:内;机械。
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燃烧,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本题考查的是热机的基本原理,知道火箭发射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14.【答案】
【解析】解: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
,
此热机的效率为:
。
故答案为: ;。
根据公式计算出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最后根据公式计算出汽车发动机的效率。
此题主要考查了热机效率和热量的计算,属于基础题。
15.【答案】
【解析】解:甲图中,温度计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在“”的上方,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示数为;乙图中,体温计上之间有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即体温计的分度值为;此时体温计的读数为。故答案为:;。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先要弄清楚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读数时视线与液柱最高处所对刻度相垂直,并注意区分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
此题考查的是温度计的读数,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包括体温计在内的各种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16.【答案】
【解析】解:作出发光点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即为像点,连接点交平面镜于点,沿画出反射光线,连接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的像点,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可以有像点和点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直线,从而画出反射光线,并确定反射点,最后由发光点和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从而完成光路。
该题考查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需要注意的是哪些线是实线、哪些线是虚线,另外不要把方向标反了。此外还要知道在光的反射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
17.【答案】
【解析】【分析】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作出反射光线要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
熟记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会作图。
【解答】
解: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过焦点,说明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据此作出凸透镜的入射光线;
先过平面镜的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作出反射光线,如下图。
18.【答案】烛焰 倒立 右 变小 同一
【解析】解:实验前,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由图可知,此时物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此时物距减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光屏应向右移动到适当位置,光屏上又重新出现烛焰清晰的像;
将蜡烛移动到光具座处,此时物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蜡烛继续靠近凸透镜,根据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可知,烛焰的像变小;
把纸板向后折,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和反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不相同,这时在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线,由此初步得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
故答案为:烛焰;倒立,右;变小.同一。
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分析回答;
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分析回答;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属于综合题。
19.【答案】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 晶体 固液共存 增加 低于 不会不能吸热 液化 减少水的质量
【解析】解:由图可知,图甲中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存在错误,因为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会使得温度计所测水温偏高;
另一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碎冰中,不能测量碎冰块的温度;
由图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因此冰是晶体;
图乙中,阶段试管中的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温度为,温度不变,但持续加热,因此内能增加;
水沸腾后温度不变,由图丙可知,水的沸点为;在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气压越高,水的沸点越高,因此当地气压低于个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时要满足两个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由于水沸腾时温度不变,且、两温度计示数相同,则试管中的水虽然可以到达沸点,但无法从烧杯中的水吸收热量,因此试管中的水不会沸腾;
实验中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产生的;
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可行的办法有:减少水的质量。
故答案为: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晶体;固液共存;;增加;;低于;不能吸热;液化;减少水的质量。
温度计测量固体温度时,尽量将固体处理成碎渣,将玻璃泡浸没在固体碎渣之间;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到容器底部和侧壁;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持续吸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体共存状态,由于此过程持续吸热,因此液体内能会增加;
水沸腾时温度不变,该不变的温度就是沸点;在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据此分析当地的气压与标准大气压之间的关系;
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和持续吸热,据此分析;
“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
要使水尽快沸腾,可以提高水的初温或者减少水的质量。
本题考查了对温度计的使用、晶体熔化的特点和水沸腾的条件和特点的掌握,题目较综合,难度不大。
20.【答案】答:樟脑吸收热量从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闻到樟脑丸气味,是樟脑气体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
夏天比冬天的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所以放有樟脑丸的衣柜夏天的气味总比冬天的浓。
【解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是升华现象。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是扩散,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本题通过樟脑丸防虫蛀考查了升华、扩散和扩散快慢的影响因素等,体现了生活处处有物理。
21.【答案】解:固体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水吸收的热量:;
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
答:固体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水吸收的热量是;
小明测得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是。
【解析】根据求出固体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根据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根据效率公式求出固体酒精炉的热效率。
本题考查热量的计算、吸热公式、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以及效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热学综合题。
22.【答案】解: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由题可知废气的能量为:,
即水吸收的热量为:,
由可知水升高的温度为:,
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而,
因此水实际升高的温度为:;
已知汽油机的效率为,
由可知,汽车做的有用功为:,
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与汽车的牵引力是对平衡力,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汽车的牵引力为:,
根据可知汽车通过的路程为:。
答: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水升高的温度是;
如果汽油机的效率不变,汽车匀速运动时的受到阻力为,消耗汽油汽车通过的路程是。
【解析】已知汽油的热值和消耗的质量,利用可求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由题意可得出废气的能量,即水吸收的热量,再根据可知水升高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据此分析水实际升高的温度;
已知汽油机的效率,利用可得出汽车做的有用功;已知汽车受到的阻力,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得出汽车的牵引力,再根据可求出汽车通过的路程。
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值及其计算、比热容及其计算、功和效率的计算,题目较综合,此题易错点在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据此分析水实际升高的温度。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