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 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迢迢牵牛星 课件(2)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08.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3:50:52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迢 迢 牵 牛 星
想一想
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
担子追妻
天河隔阻
鹊桥相会
乞 巧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七桥节”、“女儿节”或“七夕情人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认一认
纤纤(xiān) 纤夫(qiàn)
札(zha) 擢:(zhúo)
脉脉( mò ) 脉搏(mài)
明节奏
五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是三个节拍,即二二一或二一二,由不同字数构成的两个节拍交错起来而组成一句的五言诗,在节奏上就远胜于板滞的四言诗。
比如说“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
读一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布帛上的经纬纹理
遥远的样子
明亮的样子
举起
织机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间隔
含情凝视的样子
品一品
首二句: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诗人想象:
织女与牛郎隔着银河怅望。
仰望星空,远远地看到了明亮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描写角度:从地上到天空
“迢迢”、“皎皎”既是写牵牛星,又是写河汉女。
问题一
诗歌第一句就点明了什么?
描写对象——牵牛、织女,引出本诗的抒情主人公——织女
“迢迢”写出了两个人分隔异地,引出他们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的故事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是我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和《孟姜女》、《白蛇传》、《牛郎织女》)
三至六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札札地正在织布。
一整天不见她织成一匹布,却见她愁容满面,泪落如雨。
描写角度:天上,银河之畔
诗人想象:
织女辛勤织布的情景和
思念牛郎的情态。
问题二:
前一句写织女忙碌地织布,她整天织布,为什么还是“不成章”呢?为什么
“泣涕零如雨”?
因思念牛郎而无心织布
提问三:
终日以泪洗面为什么还要织布呢?此句用了什么修辞?表现了什么情感?
用比喻、夸张手法,以借织布排遣思念的愁苦,来表现愁苦到极点。
七至十句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那银河清清浅浅,两岸间相距又该有多远呢?清清的一水相隔,却只能含情相望,不能互诉衷肠。
描写角度:从织女的角度写
一河相隔
咫尺天涯
问题四
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在你看来,它抒发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写的是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故事。 抒发了男女情人分隔两地的相思之苦。
思想感情
牛郎织女 隔河相望  不能团聚
比喻
人间男女 相爱受压制 不能欢聚
迢迢: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写素手之细之美
札札:写机杼之声
盈盈:写银河之水,清且浅
脉脉:写相视之态
叠字的表达效果
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情感的巧妙抒发,富有韵味,哀婉缠绵,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抒情性,增添了诗歌的音律美和修辞美。
忆一忆
描写手法
方位:上下 左右 远近等
感觉: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等
色彩:暖色 冷色
动静: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
修辞:比喻 拟人 夸张 借代等
考点强化
视觉、听觉织女勤劳的诗句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间接表达相思之苦的诗句
直接描写(比喻 夸张)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2、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1、 上句着眼于视觉,写浮萍破处,山影在水中显现出来,呼应了第一联的“清”。
下句则着墨于听觉,以细微的草声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呼应了第一联的“静”字。
2、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
(或桥影)。

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