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感受诗歌的简练之美、形象之美。
2.熟读成诵。
3.掌握叠词的作用
2学情分析
我校为优质生源校,学生学习程度较为整齐。学生对古代诗歌有所涉猎,但阅读量多限于课内,而且在再现、理解和运用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诵读,吸引他们对琅琅上口的诗词的兴趣;要教给一点诗歌鉴赏方法,引发他们的审美兴趣;要有意识地作拓展再现,给他们一些信心。
3重点难点
重点:叠词的作用
难点:理解叠词的作用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活动1
你知道哪些牛郎织女的传说?请学生说说
多媒体展示:民间传云,织女为天帝孙女,王母娘娘外孙女,于织絍之暇,常与诸仙女于银河澡浴。牛郎则下方一贫苦孤儿,常受兄嫂虐待,分与一老牛,令其自立门户。其时天地相去未远,银河与凡间相连。牛郎遵老牛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织女不能去,遂为牛郎妻。经数年,产儿女各一,男耕女织,生活幸福。不意天帝查明此事,震怒非常,立遣天神往逮织女。王母娘娘虑天神疏虞亦偕同去。织女被捕上天,牛郎不得上,与儿女仰天号哭。时老牛垂死,嘱牛郎于其死后剖皮衣之,便可登天。牛郎如其言,果偕儿女上天。差已追及织女,王母娘娘忽拔头上金簪,凭空划之,顿成波涛滚滚天河。牛郎织女隔河相望,无由得渡,只有悲泣。后终感动天帝,许其一年一度于七月七日鹊桥相会。
活动2【活动】活动2
二、整体把握。
1.初读:指名读。订正字音后齐读。
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织女思念牛郎。)
她的思念深吗?有何为证?(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2.二读:指名读,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把握诗作情感。
3.三读:齐读1~2遍。尝试背诵。
活动3【讲授】三、研读探究
三、研读探究。
1.形象塑造。
(1)读完全诗,你觉得自己心目中的河汉女是什么形象?
[提示]美丽、楚楚可怜。如“皎皎、纤纤、素手”等词语表现出的形象。
专情,深情。如“札札弄机杼、泣涕零如雨、脉脉不得语”等句表现出的形象。
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叠词。
(1)你有没有发现本诗写作上的其他特色?尤其是形式上?——叠词。
(2)叠音词的运用对诗歌表达的影响(找出叠音词,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
这首诗共运用了六个叠音词: “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 “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
“纤纤”是写素手之细, “札札”是写机杼之声, “盈盈”是写银河之水, “脉脉”是写相视之态。
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
(3)叠音词的作用总结
a、音乐性:富有节奏感、琅琅上口
b、形象性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征。
c、抒情性:更好地抒发了什么情感
活动4【练习】活动4
黄氏延绿轩
[明]高启
葱葱溪树暗,靡靡江芜[注]湿。
雨过晓开帘,一时放春入。
[注]芜,丛生的草。
(1)“葱葱”、“靡靡”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
(2)“一时放春入”表现了怎样的情景?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