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体会《古诗十九首》的语言风格特点。
2、分析诗歌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情感。
3、学习诗歌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
4、鉴赏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思想内容。
2学情分析
所在班级学生程度属中上,已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基本上能通过提示分析出诗歌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并领略出诗歌的人物情感和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品味诗中情趣盎然的语言及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
2、叠词的应用。
教学难点:1、诗歌中委婉动人的别离之感。
2、丰富学生的诗歌积累与文化素养。
4教学过程
4.1 1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迢迢牵牛星》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入,并请学生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介绍《古诗十九首》
屏幕显示:《古诗十九首》每篇都由五字句构成,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作者是无名氏。反映了东汉末年儒家思想崩溃,失意文人仕途碰壁后产生的人生苦闷、厌世情绪(游子诗)以及离别相思之情(思妇诗)。将抒情、议论、写景融为一体,语言浅近凝练,自然和谐,对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五言诗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迢迢牵牛星>>是其中艺术成就颇高的一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三、诵读文本,整体感知
1、郎读节奏为“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
2、结合注释,译出诗歌内容。
屏幕显示:一边是遥远的牛郎,一边是隔着银河的明亮的织女。
轻巧地摆动着柔美洁白的双手,札札地穿梭织布。
整天都织不出布来,相思的眼泪如下雨般零落。
清清的银河水浅浅,相隔的距离又能有多远?
隔一条清清的银河,只能含情注视默默不语。
四、层层深入,探究文本
1、诗歌赏析
(1)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为什么用“河汉女”而不用“织女星”?
屏幕显示:不押韵,又显得单调。“河汉女”使全诗活起来。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个真实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颗星,而且还引起下文人物的活动和情态。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诗句中所用两个动词好在哪里?
屏幕显示:“擢”让人如见其形,“弄”让人如闻其声。
诗人通过想象把织女形象化地表现出来,是那样的美、那样的富有诗意!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为什么整日都织不成一匹布
屏幕显示:被思念折磨得没有心思织布,突出织女内心强烈的悲凄之感和悲痛之情 。
-------------------------伤痛的语气!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银河很清很浅,应该能自由往来,那为什么两人却不能见面呢? 这句不是与“迢迢”相矛盾吗?
屏幕显示:(1)是现实阻隔了她的爱情。
------------------------反问的语气,表现了怨恨、痛苦的感情。
(2)不会,因为思念而觉得距离很远。顾城的《远和近》:近在咫尺却如在天涯,这种可望而不可及的痛苦。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读了这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画面?
屏幕显示:织女泪光盈盈地站在水边,含怨带愁地望着牛郎的方向。
------------以女子的饱受离愁、楚楚动人、凝眸深情远视的神态结束,既给人以美感,又让人回味无穷。
总结
诗歌内容
屏幕显示:全诗通过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牛郎的愁苦之情,抒发了人间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追求美好爱情而不得的痛苦和渴望夫妻团圆的强烈愿望!
(2)艺术特色
屏幕显示:1:精心构思、情景交融、叠词的运用
2:叠词-------迢迢、皎皎、纤纤、札札、盈盈、脉脉
---------------增强了诗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也使感情表达得更缠绵悱恻,诗意更加哀怨动人。真称得上“天衣无
缝,一字千金” 啊!
拓展鉴赏
欣赏诗歌《鹊桥仙》
屏幕显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