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牵牛星 配套教学设计(7)

文档属性

名称 迢迢牵牛星 配套教学设计(7)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0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3:51:26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新设计2教学目标3学情分析4重点难点5教学过程
5.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迢迢牵牛星
一、 导入浩瀚的星空,因为人们的联想和想象而成了各种各样的星座,同时也多了许许多多动人的传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便是其中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迢迢牵牛星》二、 创设学习情境1、 请学生复述牛郎织女的故事2、 教师小结,并指出:牛郎织女是中国古代传说。牵牛织女的名称最早见于《小雅大东》:“跂彼织女,终日七襄(移位)。虽则七襄,不成报(梭反复)章。皖(明亮)彼牵牛,不以服(拖载)箱。”诗中虽已有织女终不成章意,但并未形成任何故事情节。到西汉,牵牛织女的关联多起来,《汉宫阙疏》说:“昆明池上有二石人,牵牛、织女像。”两颗星演变成有具体形象的神人。把牵牛、织女说成一对磨难夫妻是东汉后期的事。《迢迢牵牛星》这首诗,是以牵牛、织女两星为素材,吟咏男女情爱的最早而完整的篇章。3、《迢迢牵牛星》选自《文选》的《古诗十九首》,请学生介绍《古诗十九首》(文学史地位、内容与艺术特色)《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内容上,主要抒写夫妻、朋友间的离愁别绪,表现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诗人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表现了文人、士大夫阶层彷徨失意的心情。艺术特色上,构思精心,深入浅出;善用如话家常的平常用语表现情景交融的意境和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形成“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过渡:看看本诗是如何体现“曲终情显、含蓄动人”的艺术风格三、 初读诗歌,整体感悟1、 齐读2、 听朗读,正音正字3、 朗读指导:五言的朗读节奏一般分为“二三”、“二一二”、或“二二一”,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4、 齐读――个别朗读四、 赏读诗歌1、 读全诗,品故事。要求:用自己的话,把诗歌翻译成现代文段教师小结、梳理写作思路(作者的观察视点):远观――近察――细看――深思2、 读全诗,品意境、明主旨。⑴品读诗歌,讨论:这首诗是如何叙写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的?参考提示:全诗没有出现牛郎,可是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到他们的深情,为什么?明确:关键句:“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①诗歌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了织女魂不守舍、心绪不宁的悲伤情状,从而让我们感受到了织女的哀怨与深情。②品读诗歌,从品读意象入手,“织女”这一意象是我们理解诗歌情感主旨的关键。⑵体悟“织女”的哀怨与深情,讨论:诗人是如何使得织女这一意象如此鲜明动人的?参考提示:找出描写织女的诗句,谈谈织女的形象,思考:诗人是否看到了织女的“纤纤擢素手”听到了织女“札札弄机杼”?明确:织女形象:美丽、多情……①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意象鲜明动人。②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营造了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③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感受诗情画意。④合理的联想和想像也是文学创作中重要而有效的写作方法。⑶找出诗中另一重要意象,讨论该意象有什么重要作用。明确:河汉(河汉女、清且浅、盈盈)提示:为什么不用“织女星”而用“河汉女”?为什么不说河汉深而宽阔,而说“河汉清且浅”?明确:①作为背景与环境,突出了星空的廖阔明净,营造了碧海青天的梦幻世界,使得银河两岸牛郎织女双星映耀的眼前景和离人情很自然的结合起来。②那又清又浅的银河,极具象征意味,空间的距离也许并不遥远,可就是一水之隔,天各一方。在“脉脉”情愫里,留下千古叹惋。⑷请概括诗歌主旨.明确主旨:《迢迢牵牛星》看似写神话传说,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人为地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尤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身心上的双重痛苦。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离愁别恨是她们的伴侣,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诗歌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3、读全诗、品艺术思考:《迢迢牵牛星》全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提示:朗读、体会明确:叠音词的大量运用“迢迢”是写牵牛星之远,“皎皎”是写织女星之明“纤纤”是写素手之细,“札札”是写机杼之声“盈盈”是写银河之水,“脉脉”是写相视之态。小结:这些叠音词既是诗句对外在情景的细致描绘,又是作者内心真挚感情的巧妙抒发。叠音词的运用与全诗缠绵悱恻的感情十分和谐,深切地表现了景中情、情中景,显得韵味深长、哀婉动人,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抒情性和音韵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五、 拓展延伸比较《迢迢牵牛星》与《鹊桥仙》a) 从思想内容看,两者有什么异同?b) 从诗词立意上看,两者有什么不同?c) 从艺术特色上看,两者有什么不同?参考观点:1、从思想内容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塑造了一位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表达的是愁苦哀怨之情。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对牛郎织女进行深情的慰勉,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2、从诗歌立意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同时,深深流露的是对美好人生与理想的憧憬,是对这种人生与理想不能实现的叹喟,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悲凉。而秦观的《鹊桥仙》则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机杼。不是停留在抒发愁苦哀怨、离愁别恨上,而是歌颂真挚而忠贞的爱情,立意新颖,境界高绝。3、从艺术特色方面来比较赏析《迢迢牵牛星》全诗以叠音词入诗,以描写为主,情景交融,声情并茂。《鹊桥仙》则将写景、抒情、议论融为一体,写得自然流畅而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