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比对文本信息
(体会准确性)
仔细阅读原文,比对所出示的投影内容,看看有何不同?
①自然数的实物原型是十个手指。 ②负数概念的形成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①错误。自然数的实物原型可能是十个手指。
②错误。负数概念的形成恐怕与人类早期的商业借贷活动有关。
教师引导小结:
“可能”与“恐怕”均是表示“估计、也许、大概”的副词。如果少了课本原文的这两个词,意思就变得绝对化,完全不容质疑了。在科学小品中,经常出现表示时间、范围、可能等的副词,如“往往”、“有时”、“一般”、“可能”、“绝对”、“根本”等。有时说话斩钉截铁,很肯定;有时话说得很灵活、有分寸。这些词恰恰显示了科学小品行文的严谨与准确。
注意修饰限定词的功用
仔细阅读原文,比对所出示的投影内容,看看有何不同?
③虚数和虚数轴都是人们想象和创造出来的,并没有实际的原型。 ④整数、分数填满了整个实数轴。
③错误。虚数轴是数学家为了解决虚数在数轴上没处摆而“创造”出来的。但虚数却在生活中具有原型:电工学中利用复数表示交流电,虚数代表虚功,使得电工学计算大为简化。
④错误。整数、分数只是有理数,实数轴上还有无理数。
教师引导小结:
两题都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那么我们在阅读科学小品时,要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注意信息提炼的完整性
仔细阅读原文,比对所出示的投影内容,看看有何不同?
⑤整数包括正数、负数和零。 ⑥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
⑤错误。零和自然数以及带负号的自然数统称为整数。作者的概念明确,表述严谨。带负号的自然数不等于负数,两个概念有交集。
⑥错误。实数范围内,无法用整数或者分数表示的数称为无理数。注意概念提取时的范围限制。
教师引导小结:
两题都犯了概念表述的错误,一个是概念有交集,一个是未加限制范围。
注意概念表述的明确性
仔细阅读原文,比对所出示的投影内容,看看有何不同?
⑦圆周率是无理数,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⑧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所有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
⑦正确。这是根据课文一个简单的推导。圆周率不同于有限位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包含着无限的信息,因而圆周率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像圆周率这样的数是无理数。因而无理数也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⑧错误。所有分数都可以化为小数,这是我们从课文中得出的正确概念,但是并不代表所有小数也可以化为分数,比如圆周率。此推导不可逆转。
教师引导小结:
阅读说明文,除了从遣词造句上精准掌握作者明确说出的意思外,还要学会运用逻辑推理,对作者尚未表达出的意思进行合理的推导。7、8两题,前者可以顺推,而后者不可逆推。要仔细研究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注意逻辑推导的合理性
教师总结:
科学小品文的作家们遣词造句时字字精准,句句严谨。那我们在提取文章信息时,也要注意修饰限定语的功用、信息提炼的完整性、概念表述的明确性和逻辑推导的合理性这四个方面,这样才能准确合理的把握文章基本信息。
仿写训练:
选择一个数或一个数学符号,写一首小诗。
教师示范作品:
零的本色
正号在前,
你无贪欲。
负号挡路,
你不退缩。
不为褒扬而自诩,
不为贬损而自卑。
这就是你——
零的本色。
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