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时作业(含答案) 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8 07:48: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承德调研)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逐渐吞噬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这一现象(  )
A.为国际关系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B.推动“电气时代”到来
C.导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促使垄断组织产生
2.(2023河北保定摸底)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是由于《共产党宣言》(  )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适合所有不同国情的国家
C.确立了社会发展方向
D.总结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3.(2023辽宁营口期末)《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出版了1 000多个版本,被译成200多种文字,成为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并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  )
A.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
B.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
C.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断衰落
D.其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4.(2023河北秦皇岛二模)法国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成了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俾斯麦提出了“甜面包”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立法:1883年公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公布了老人与残疾者保险法。俾斯麦甚至公开支持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生产合作社”。这些政策(  )
A.标志着西方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
B.反映了德国是法治健全的民主国家
C.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结果
D.是德国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结果
5.(2023河北衡水中学考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可以通过从领主手中购买而拥有土地;1864年,他又组建了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较为温和的自治。这些措施(  )
A.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C.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D.削弱了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6.(2023河北衡水中学考试)下面是1914年美国境内外国长期投资的产业布局示意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当时(  )
A.外国资本控制了美国铁路行业
B.美国因市场成熟而成为世界投资中心
C.外国投资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
D.美国金融发展落后难以吸引外国投资
7.(2023河北衡水中学考试)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国家占领的非洲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千米,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在非洲占领的土地达到2 569万平方千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对非洲内地探险的不断深入
B.非洲内部战争削弱了其自身实力
C.人口增加促使欧洲大量移民海外
D.欧洲工业化发展需拓展海外市场
8.18世纪60年代早期,英国棉纺织品年销售额只有60万英镑,年均出口20万英镑,毛纺织产品的出口额是550万英镑,也就是说,棉纺织品的出口额不到毛纺织产品的1/27,具有卓越商业头脑的企业家,不会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无动于衷。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 (  )
A.市场需求促成技术创新
B.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始于棉纺织业
D.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9.19世纪30年代,被誉为“有机化学之父”的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吉森大学创办了化学实验室,建成欧洲化学研究中心。正是这些化学家的长期研究,才使得德国的化学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这说明 (  )
A.德国成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B.联邦德国成为西欧经济火车头
C.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
10.一份对1842年英国曼彻斯特的调查报告提到:“手织工……每天干14小时活,挣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1844年对全英国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织袜工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只有6先令,且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
A.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
D.反映了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11.巴黎公社委员会存在了62天,在有记录的58次会议上,先后更换了28位主席,有时一天更换两次主席。这一做法体现了当时(  )
A.外部形势极其紧张
B.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C.领导体制存在缺陷
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12.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公社向银行请求借钱,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由此可知,马克思 (  )
A.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
B.反思巴黎公社失败原因
C.指出公社结局有其必然性
D.否定巴黎公社革命措施
二、非选择题
13.(2023浙江衢州教学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     也流向世界各地。……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1)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中空白处原产于美洲的土特产两例。根据材料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承德调研)随着股份制公司的发展,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逐渐吞噬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这一现象(  )
A.为国际关系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B.推动“电气时代”到来
C.导致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促使垄断组织产生
解析由材料“公司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规模大、技术先进的企业逐渐吞噬规模小、技术落后的企业”可知在自由主义思潮影响下,出现了企业竞争、兼并的现象,最终产生了垄断组织,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公司企业间的竞争,并未提及国际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果而非特点,排除B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排除C项。
2.(2023河北保定摸底)在1872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不管最近二十五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这是由于《共产党宣言》(  )
A.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B.适合所有不同国情的国家
C.确立了社会发展方向
D.总结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
解析由“这个宣言中所发挥的一般基本原理”可推知这是指《共产党宣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所以会使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导致情况发生变化后,依然能够完全正确,故选D项。
3.(2023辽宁营口期末)《共产党宣言》自问世以来,出版了1 000多个版本,被译成200多种文字,成为迄今为止发行量最大并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不朽著作。《共产党宣言》这种恒久的生命力源自(  )
A.马克思和恩格斯个人政治智慧
B.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
C.欧美资本主义民主的不断衰落
D.其基本原理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解析《共产党宣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与材料中“深刻改变世界格局和人类命运的不朽著作”相符,故选D项;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个人政治智慧只是原因之一,排除A项;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蓬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实践和阶级基础,不是其恒久生命力的根源,排除B项;《共产党宣言》问世时,欧美资本主义还处在上升时期,而非不断衰落,排除C项。
4.(2023河北秦皇岛二模)法国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德国成了欧洲工人运动的中心。俾斯麦提出了“甜面包”政策,出台了一系列社会立法:1883年公布了疾病保险法,1884年通过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公布了老人与残疾者保险法。俾斯麦甚至公开支持带有浓厚社会主义色彩的“生产合作社”。这些政策(  )
A.标志着西方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
B.反映了德国是法治健全的民主国家
C.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结果
D.是德国垄断资本在全球扩张的结果
解析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虽然失败了,但给资产阶级很大的警醒,促使工人运动中心德国的资产阶级调整政策缓和阶级矛盾,故选C项;西方社会保障体系成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排除A项;19世纪末德国建立的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德国的国内政策的调整,没有反映对外扩张,排除D项。
5.(2023河北衡水中学考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解放农奴的法令,农奴可以通过从领主手中购买而拥有土地;1864年,他又组建了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较为温和的自治。这些措施(  )
A.践行了主权在民的原则
B.奠定了工业化发展的社会基础
C.引发了政府的财政危机
D.削弱了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威胁
解析农奴可以通过从领主手中购买而拥有土地,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发展,亚历山大二世还组建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自治,这些都为工业化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故选B项;亚历山大二世虽然组建郡县议会,允许地方推行较为温和的自治,但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沙皇任命的行政官僚手中,并未践行主权在民的原则,排除A项;废除农奴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而非引
发政府财政危机,排除C项;材料措施主要调整地主与农民、中央与地方之间关系,所以无法削弱贵族势力对皇权的威胁,排除D项。
6.(2023河北衡水中学考试)下面是1914年美国境内外国长期投资的产业布局示意图(单位:百万美元)。据此可知当时(  )
A.外国资本控制了美国铁路行业
B.美国因市场成熟而成为世界投资中心
C.外国投资渗透到美国社会生活
D.美国金融发展落后难以吸引外国投资
解析由图可知,1914年外国在美国投资涉及交通、能源、农工商业、饮食及政府和公共部门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故选C项;图中外国投资在铁路方面最多,但没法得出外国资本控制美国铁路行业,排除A项;图中的信息只是在美国投资情况,没有和其他地方进行比较,不能得出美国是世界投资中心的结论,排除B项;美国在1914年金融发展相对发达,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7.(2023河北衡水中学考试)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西方殖民国家占领的非洲领土只有318万平方千米,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在非洲占领的土地达到2 569万平方千米。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欧洲人对非洲内地探险的不断深入
B.非洲内部战争削弱了其自身实力
C.人口增加促使欧洲大量移民海外
D.欧洲工业化发展需拓展海外市场
解析根据“而在19世纪最后的25年里,欧洲在非洲占领的土地达到2569万平方千米”,结合当时欧洲大陆各国陆续进行工业革命可知,造成欧洲在15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与19世纪后期非洲殖民进程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欧洲工业化发展需拓展海外市场,故选D项;欧洲人对非洲内地探险的不断深入是一个渐进过程,不是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排除A项;西方殖民国家占领非洲的主要目的是掠夺工业原料,非洲内部的战争也不是欧洲国家殖民非洲进程加快的根本原因,排除B项;欧洲人口的增加不需要占领非洲广袤的土地,排除C项。
8.18世纪60年代早期,英国棉纺织品年销售额只有60万英镑,年均出口20万英镑,毛纺织产品的出口额是550万英镑,也就是说,棉纺织品的出口额不到毛纺织产品的1/27,具有卓越商业头脑的企业家,不会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无动于衷。这反映出英国工业革命 (  )
A.市场需求促成技术创新
B.蒸汽机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C.始于棉纺织业
D.开启了近代化历程
解析:根据材料“棉纺织品的出口额不到毛纺织产品的1/27……不会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无动于衷”可知,英国的棉纺织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需求的增加促进技术的革新,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故选A项。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开始在棉纺织工厂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但材料强调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强调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而非影响,排除D项。
9.19世纪30年代,被誉为“有机化学之父”的德国科学家李比希在吉森大学创办了化学实验室,建成欧洲化学研究中心。正是这些化学家的长期研究,才使得德国的化学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这说明 (  )
A.德国成功取得世界工厂的地位
B.联邦德国成为西欧经济火车头
C.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D.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产业
解析:根据材料“正是这些化学家的长期研究,才使得德国的化学工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故C项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同样发展很快,故排除A项;联邦德国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故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成果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应用,故排除D项。
10.一份对1842年英国曼彻斯特的调查报告提到:“手织工……每天干14小时活,挣的钱还不够吃两顿饭。”1844年对全英国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织袜工平均每台织机每周收入10先令,扣除租机费后只有6先令,且衣食住行都包括在内。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  )
A.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
B.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
C.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
D.反映了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这两份调查所揭示的社会现实反映了工业革命后英国的工人阶级被资产阶级压迫和剥削的社会现状,说明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尖锐,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故B项正确。材料只说明当时英国纺织工人的生活状况,不能说明工业革命未提高工人生活质量,故A项错误;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成熟,需要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说明英国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故D项错误。
11.巴黎公社委员会存在了62天,在有记录的58次会议上,先后更换了28位主席,有时一天更换两次主席。这一做法体现了当时(  )
A.外部形势极其紧张
B.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C.领导体制存在缺陷
D.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解析:材料中巴黎公社频繁更换领导人的做法,说明了其政权的不稳定,反映出公社体制的不成熟,领导体制存在缺陷,故C项符合题意。
12.马克思认为公社“浪费了宝贵时间”去组织民主选举,而不是迅速地消灭凡尔赛军;公社向银行请求借钱,为防备谴责而选择不去没收银行的资产。由此可知,马克思 (  )
A.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
B.反思巴黎公社失败原因
C.指出公社结局有其必然性
D.否定巴黎公社革命措施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在军事行动和财政举措上犯了错误,是其失败的重要原因。因此材料内容反思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是巴黎公社失败后对巴黎公社失败原因的反思,没有为巴黎公社提出宝贵意见,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70年代初,法国尚处于资本主义的“青年时代”,经济发展还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这是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材料没有体现巴黎公社失败的必然性,故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思了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没有体现巴黎公社的措施,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3.(2023浙江衢州教学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把欧亚大陆的马、牛、猪、羊、鸡等家畜家禽,小麦、燕麦、大麦、裸麦等农作物,橄榄和葡萄等水果引入美洲;美洲的特产     也流向世界各地。……人口和动物的全球流动也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传染病造成的原住民的死亡和原有社会的解体,是欧洲人能够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的重要原因之一。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新……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摘编自[英]哈巴库克、波斯坦主编
《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卷
(1)结合所学,列举材料一中空白处原产于美洲的土特产两例。根据材料一,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简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案(1)土特产:可可、马铃薯、玉米、番茄、甘薯、花生、南瓜等(两例即可)。影响:促进了全球物种大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有利于欧洲人在美洲建立殖民统治。
(2)方式:注重科学试验;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特点: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典范;以重工业部门为主体;几乎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同时在欧美诸国展开)。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