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邯郸三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著《帝范》中有如下记述:“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据此可知,唐太宗( )
A.认为治国应该因势而异 B.推崇科举制度
C.主张提升官员文化素养 D.倡导儒学复兴
2.(2023河北邯郸期末)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在鼓励禁欲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宣扬说有一子在寺院出家,其家族十代人都会得到解救。这表明佛教( )
A.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B.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
C.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追求三教并行的目标
3.(2023河北张家口模拟)下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度 公元(年) 户数(户) 人口数(人)
中宗神龙元年 705 6 156 141 37 140 000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 914 709 52 919 309
代宗广德二年 764 2 933 125 16 920 386
德宗建中元年 780 3 805 076 —
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 2 375 400 15 760 000
文宗开成四年 839 4 996 752 —
A.自然灾害的频发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政治局势的影响 D.疆域的不断缩小
4.(2023山东潍坊三模)王夫之认为王朝的衰亡有两种形式:土崩和瓦解。其中土崩指在整体的秩序崩溃后尚有局部的秩序保存,其衰亡往往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的重建也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的衰亡属于土崩的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5.(2023山东威海二模)北魏孝文帝迁都时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一是邺城,而洛阳是所谓“中夏正音”所在之地,故孝文帝迁都于此。由此可见,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 B.推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C.改变鲜卑贵族保守气息 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大业
6.(2023北京海淀三模)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7.(2023河北邯郸期末)陆俟(本姓步六孤)是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爱士”;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六代陆卬“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陆卬之子陆乂“于五经最精熟”,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陆氏家族的发展反映了( )
A.汉族精英文化日趋衰落 B.科举考试推动文学发展
C.民族交往交融深入发展 D.世卿世禄制度逐步确立
8.(2023广东湛江一模)史料记载:“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由此可见,曹操的做法 ( )
A.遏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弱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开创了流民屯田的范例
D.有利于北方地区经济恢复与发展
9.(2023辽宁葫芦岛期末)据载: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但贞观十四年,唐政权平定高昌之后,设“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chānhòu侦察)奸谲,征讨携贰”。这次调整说明唐王朝( )
A.综合实力超越了突厥
B.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
C.强化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权
D.旨在防止各部族叛乱
10.(2023山西临汾一模)唐太宗时,任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说明唐朝( )
A.六部权力扩大
B.决策流程规范
C.中央官制成熟
D.宰相集体议政
11.(2023安徽淮北一模)北朝时期,西北中西部地区(今甘肃、新疆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远高于条件优越、历世繁华的关中、中原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农耕文明的扩展 B.少数民族的内迁
C.北方政局的动荡 D.民族交融的加深
12.(2023湖南岳阳一模)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有益于社会教化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有利于阶层流动
D.推动了基层自治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注意百姓疾苦,重视灾害的救济工作,或减免灾区租赋,或直接对
灾民给予抚恤与赈济。为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唐太宗“去奢省费”,注意节俭。同时精简机构,把中央官吏从两千余人减少到六百余人,“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还并省了许多州县,节约了政府的开支。
材料二 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认为人君唯有崇尚“简静”,不发兵戈,不兴土木,“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为缓和社会矛盾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举措,说明其举措所体现的治国理念。
(3)根据材料一、二,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从三国两晋南北朝到隋唐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一、选择题
1.(2023河北邯郸三模)唐太宗李世民在其所著《帝范》中有如下记述:“当此之际,则轻甲胄,而重诗书。是知文武二途,舍一不可;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据此可知,唐太宗( )
A.认为治国应该因势而异 B.推崇科举制度
C.主张提升官员文化素养 D.倡导儒学复兴
解析根据材料“与时优劣,各有其宜;武士儒人,焉可废也”,可知唐太宗认为武将和儒士对国家的影响各有利弊,需要结合具体的时代背景决定,故选A项。
2.(2023河北邯郸期末)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在鼓励禁欲生活方式的同时,他们宣扬说有一子在寺院出家,其家族十代人都会得到解救。这表明佛教( )
A.成为主流意识形态
B.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
C.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D.追求三教并行的目标
解析根据材料“僧侣们把印度语中的‘达摩’翻译成‘道’,把印度语中的‘涅槃’翻译成‘无为’”可知,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国本土文化相结合,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成为主流意识,且自汉代以来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一直是儒学,排除A项;崇尚“清谈”是魏晋玄学提倡的,排除B项;佛教并不追求三教并行,排除D项。
3.(2023河北张家口模拟)下表为唐朝天宝前后户数和人口数变化一览表。导致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年度 公元(年) 户数(户) 人口数(人)
中宗神龙元年 705 6 156 141 37 140 000
玄宗天宝十四年 755 8 914 709 52 919 309
代宗广德二年 764 2 933 125 16 920 386
德宗建中元年 780 3 805 076 —
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 2 375 400 15 760 000
文宗开成四年 839 4 996 752 —
A.自然灾害的频发 B.均田制遭到破坏
C.政治局势的影响 D.疆域的不断缩小
解析根据表格可知,唐朝天宝前后人口从持续增加到急速下降再到回升。根据所学可知,唐朝前期统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所以人口持续增加;唐玄宗天宝年间发生的安史之乱对社会和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由盛转衰,因此政治局势导致人口锐减,故选C项;自然灾害的频发不能反映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间人口增加的原因,排除A项;均田制遭到破坏与人口减少关系不大,排除B项;疆域的变化不是这一时期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
4.(2023山东潍坊三模)王夫之认为王朝的衰亡有两种形式:土崩和瓦解。其中土崩指在整体的秩序崩溃后尚有局部的秩序保存,其衰亡往往要持续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新的统治秩序和新的统一局面的重建也往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下列中国古代王朝的衰亡属于土崩的是( )
A.秦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土崩类王朝在整体秩序崩溃后,建立新的统治秩序比较缓慢。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逐步走向衰落,但其灭亡则是在100多年后,故唐朝的灭亡属于土崩类,故C项正确。
5.(2023山东威海二模)北魏孝文帝迁都时选择地点有二,一是洛阳,一是邺城,而洛阳是所谓“中夏正音”所在之地,故孝文帝迁都于此。由此可见,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是( )
A.保障北魏政权粮食供应 B.推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
C.改变鲜卑贵族保守气息 D.完成南下伐齐统一大业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魏孝文帝选择迁都洛阳的原因在于洛阳是所谓“中夏正音”所在之地,由此可知,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目的是推动吸收汉族先进文化,B项正确。
6.(2023北京海淀三模)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维持了这种局面的长期存在。材料反映出( )
A.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
B.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
C.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
D.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已经出现
解析南方形成与北方对峙的政权,说明南方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已经出现,D项正确。
7.(2023河北邯郸期末)陆俟(本姓步六孤)是北魏鲜卑八大贵族之一,他的第二代陆丽“好学爱士”;第四代陆恭写文章诗赋一千多篇;第六代陆卬“在帝席赋诗,卬必先成”;陆卬之子陆乂“于五经最精熟”,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陆氏家族的发展反映了( )
A.汉族精英文化日趋衰落 B.科举考试推动文学发展
C.民族交往交融深入发展 D.世卿世禄制度逐步确立
解析材料中陆氏家族的发展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根据“许多汉族士大夫也不及他”可知陆氏家族汉化程度较深,反映出北魏民族交往交融深入发展,故选C项;根据材料“于五经最精熟”可知汉族文化扩散到少数民族,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形成于隋代,材料时间是北魏时期,此时科举考试尚未出现,排除B项;北魏时期,世卿世禄制度已被废除,排除D项。
8.(2023广东湛江一模)史料记载:“羽林监枣祗请建置屯田,曹操从之,以祗为屯田都尉,以骑都尉任峻为典农中郎将。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倒置田官,所在积谷,仓廪皆满。故操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能兼并群雄。”由此可见,曹操的做法 ( )
A.遏制了土地兼并的现象
B.弱化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C.开创了流民屯田的范例
D.有利于北方地区经济恢复与发展
曹操屯田的直接目的是解决军粮问题,但是,在客观上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故选D项;屯田制是对荒地的开垦,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并不能遏制土地兼并,排除A项;加入屯田的农民都编为“屯田客”,其人身自由受到很大的限制,强化了政府对这部分农民的人身控制,排除B项;屯田制最早出现在汉代,排除C项。
9.(2023辽宁葫芦岛期末)据载:唐太宗平定东突厥后,“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但贞观十四年,唐政权平定高昌之后,设“都护之职,掌抚尉诸蕃,辑宁外寇,觇候(chānhòu侦察)奸谲,征讨携贰”。这次调整说明唐王朝( )
A.综合实力超越了突厥
B.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
C.强化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权
D.旨在防止各部族叛乱
由材料可知,唐在灭高昌以后,设都护直接管理,说明唐王朝强化对西北地区的统治权,故选C项;唐朝的综合实力一直超越突厥,排除A项;材料记载的唐王朝在高昌地区改设都护,不能以偏概全地认为唐王朝放弃了羁縻府州政策,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唐王朝不仅有“征讨携贰”的目的,还有“辑宁外寇”的目的,D项不全面,排除。
10.(2023山西临汾一模)唐太宗时,任命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此后,任何官吏,只要在他的原有官衔之下加上一个“参议朝政”或“平章政事”之类的名号,便是实际的宰相。这说明唐朝( )
A.六部权力扩大
B.决策流程规范
C.中央官制成熟
D.宰相集体议政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时期为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多设宰相并集体议政,故选D项;材料论述的是三省,不是六部,排除A项;三省六部制的决策流程为中书省草拟政令,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排除B项;三省六部制的分工标志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材料没有关于三省六部制职能的内容,排除C项。
11.(2023安徽淮北一模)北朝时期,西北中西部地区(今甘肃、新疆部分地区)的人口增长较快,远高于条件优越、历世繁华的关中、中原地区。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农耕文明的扩展 B.少数民族的内迁
C.北方政局的动荡 D.民族交融的加深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朝时期,关中、中原地区政局动荡,战乱频繁,西北中西部地区政局相对稳定,导致其人口增长快于中原地区,故选C项;在北朝之前,甘肃和新疆就存在农耕文明,排除A项;少数民族内迁只能造成西北中西部地区人口的减少,排除B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12.(2023湖南岳阳一模)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有益于社会教化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有利于阶层流动
D.推动了基层自治
据材料可知,科举落第者们通过讲学和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影响基层社会的价值信仰,有利于社会教化的发展,故选A项;科举及第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科举落第与扩大统治基础、促进阶层流动无关,排除B、C两项;古代封建社会的基层自治主要指地方以宗族势力和乡绅为代表的基层组织,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太宗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使得唐初的赋税徭役比隋朝有所减轻。尤其是力役,不仅削减了大型公共工程,以减轻民众的劳役负担和赋税,而且比较有节制,注意不夺农时。太宗认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注意百姓疾苦,重视灾害的救济工作,或减免灾区租赋,或直接对
灾民给予抚恤与赈济。为减轻广大人民的负担,唐太宗“去奢省费”,注意节俭。同时精简机构,把中央官吏从两千余人减少到六百余人,“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还并省了许多州县,节约了政府的开支。
材料二 唐太宗大力倡导发展农业生产。他曾“亲耕籍田”,以示重农之意。为解决耕牛之不足,太宗通过与突厥等“互市”换回大量的马、牛,用以耕田。还派使者用金帛赎回被突厥掳去的男女八万余人。又释放宫女三千多人回到民间,准予婚配,以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为保障农民有充足的生产时间,太宗还特别注意“不夺农时”。他说“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认为人君唯有崇尚“简静”,不发兵戈,不兴土木,“不夺农时”,与民休养生息,农业生产才能得以恢复和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为缓和社会矛盾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为发展农业生产所采取的举措,说明其举措所体现的治国理念。
(3)根据材料一、二,评价唐太宗的治国策略。
答案(1)轻徭薄赋;重视灾害救济;提倡节俭;精简机构,撤并州县,节约开支。
(2)举措:“亲耕籍田”,做出表率;通过与少数民族互市增加耕作的牲畜;增加农业生产人口;不夺农时,与民休息。理念:重农、存百姓。
(3)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以民为本,采取措施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最终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这体现出其作为一位杰出政治家的清明统治和敏锐的政策眼光,反映出他是一位有作为的封建统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