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司马迁《史记》记载,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记载,“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忽视了道德教化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2.(2023山东济宁二模)战国后期,荀子游访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3.(2023山东枣庄三模)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4.(2023广东珠海三模)战国时代,齐国君主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于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时期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并纷纷效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5.(2023河北邯郸模拟)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构建其政治理想,他通过“民贵君轻”的价值阐扬、“保民而王”的具体策略以及“与民同乐”的共生情怀,实现了从“仁心”到“仁政”的超越。孟子的仁政思想( )
A.要求君主与百姓都应具有一颗仁爱之心
B.“保民而王”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最终落脚点
C.民贵君轻思想得到所有封建帝王的认可
D.“与民同乐”的情怀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
6.(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B.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C.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D.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7.(2023河北张家口模拟)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同时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节物价。据此推知,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农商并重思想出现
C.币制混乱导致物价上涨
D.商品经济成为主流
8.《〈战国策〉书录》:“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万乘( shèng)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夺权
B.诸侯争霸激烈
C.诸侯国实力增强
D.分封制坚强存在
9.《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10.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桓王中箭”(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和“楚王问鼎”(楚庄王派使者向周天子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的故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D.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11.战国时期韩非子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蠹”(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1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出现并发展②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③手工业分工细密④货币流通广泛⑤涌现出一批工商业中心城市⑥培植了水稻和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济南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编自商鞅《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司马迁《史记》记载,商鞅相秦“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要领;苏轼《商君功罪》记载,“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商鞅变法( )
A.遭到了普遍反对
B.忽视了道德教化
C.最终必然会失败
D.严刑峻法导致社会混乱
解析司马迁认为商鞅变法违背“恃德者昌”,苏轼认为商鞅变法“知利而不知义”,两者都认为变法强调法治,忽视了道德教化,故选B项。
2.(2023山东济宁二模)战国后期,荀子游访秦国归来,称赞秦国官吏“肃然”“恭俭”“敦敬”“忠信”,可谓“古之吏也”;称赞秦国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可谓“古之士大夫也”。这一良好的吏治,主要因为秦国( )
A.遵循古礼 B.推行德政
C.体制创新 D.人才荟萃
解析战国时秦国吏治良好的原因是因为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实行官僚政治,C项正确。商鞅属于法家,并不“遵循古礼”和“推行德政”,A、B两项错误。人才荟萃是秦国体制创新的结果,并不是秦国吏治良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D项。
3.(2023山东枣庄三模)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孔子主张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即“推己及人”“成己成物”。二者思想都( )
A.主张顺从自然 B.倡导战胜自然
C.蕴含和谐理念 D.提出仁者爱人
解析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实际上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孔子所主张的“以仁待人,以仁待物”,实际上主张人与人的关系和谐,据此可知老子和孔子的思想都蕴含着和谐的理念,故选C项。
4.(2023广东珠海三模)战国时代,齐国君主给予士人优厚物质待遇,吸引了当时几乎所有著名学派汇集于稷下,稷下学宫成为百家争鸣时期极其引人注目的学术场所。各诸侯国羡慕不已并纷纷效仿,稷下学宫成为当时的一种模式。这主要是由于稷下学宫模式( )
A.具有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
B.符合诸侯争霸的政治需要
C.重视社会大众的道德教化
D.体现了社会管理方式的设想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礼贤下士的根本目的是为争霸战争招募人才,故B项正确。宽松的学术研究环境符合稷下学宫,但不是吸引各诸侯国的原因,A项错误。大众教育、社会管理都与社会精英聚集的稷下学宫无关,C、D两项错误。
5.(2023河北邯郸模拟)孟子在人性善的基础上构建其政治理想,他通过“民贵君轻”的价值阐扬、“保民而王”的具体策略以及“与民同乐”的共生情怀,实现了从“仁心”到“仁政”的超越。孟子的仁政思想( )
A.要求君主与百姓都应具有一颗仁爱之心
B.“保民而王”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最终落脚点
C.民贵君轻思想得到所有封建帝王的认可
D.“与民同乐”的情怀是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
解析根据材料“实现了从‘仁心’到‘仁政’的超越”并结合民本思想的内容可知,孟子将孔子“仁”的理念引入他的政治理念中,形成了“仁政”的思想,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积极进取,以民为本从而实现称霸诸侯的政治目标,故选B项;“仁政”思想的实施者是君王,排除A项;“民贵君轻”的思想很难得到所有君主的认可,排除C项;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是“王道”,排除D项。
6.(2023河北名校联盟联考)《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 )
A.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
B.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
C.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
D.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
解析根据诸侯国的不同等级规定设置卿的名额,天子和诸侯均有任命卿的权力,天子对大诸侯国和次等诸侯国进行重点管控,意在防范诸侯国权力过大威胁中央,故选A项;西周时期诸侯拥有较大的自主权,未能实现周天子的专制统治,排除B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宗法血缘色彩,排除C项;除了部分卿由天子任命之外,诸侯国的其余官吏均由国君任命,并不能有效限制所有地方诸侯的权力,排除D项。
7.(2023河北张家口模拟)春秋时期,齐国管仲认为,“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同时实行“相地而衰征”,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节物价。据此推知,当时( )
A.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
B.农商并重思想出现
C.币制混乱导致物价上涨
D.商品经济成为主流
解析根据材料“五谷粟米者,民之司命也”“务本饬(致力)末则富”“实行盐铁专卖,铸造货币,调节物价”可以看出管仲既主张发展农业又重视商业,体现了管仲的农商并重思想,故选B项;春秋时期不存在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排除A项;币制混乱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春秋时期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并没有占主流,排除D项。
8.《〈战国策〉书录》:“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是以传相放效,后生师之,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万乘( shèng)之国七,千乘之国五,敌侔争权,盖为战国。……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周朝传统的政治秩序完全被破坏,新兴地主阶级夺权
B.诸侯争霸激烈
C.诸侯国实力增强
D.分封制坚强存在
【答案】A
9.《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
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
【答案】C
10.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 春秋时期“桓王中箭”(周平王死后,桓王继位,与郑国矛盾激化,刀兵相见,结果王室军队败北,桓王肩头还中了一箭,狼狈撤走。郑国派人去“慰问”,桓王只好忍气吞声,不了了之)和“楚王问鼎”(楚庄王派使者向周天子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的故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打破了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
B.分封制遭到破坏
C.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D.周天子的控制力日渐削弱
【答案】B
11.战国时期韩非子将以下五种人称为“蠹”(蛀虫):学者(战国末期的儒家)、言谈者(纵横家)、带剑者(游侠)、患御者(依附贵族私门的人)、工商之民。这种言论适应了当时
A.进行兼并战争的需要
B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强化贵族统治的需要
D.维护地方稳定的需要
【答案】A
12.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出现并发展②修建了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③手工业分工细密④货币流通广泛⑤涌现出一批工商业中心城市⑥培植了水稻和粟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3.(2023山东济南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出土文物商鞅铜方升。
战国中期青铜量器,现藏于上海博物馆。左壁刻有铭文:“十八年……冬十二月乙酉,大良造鞅,爰积十六尊(寸)五分尊(寸)壹为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抟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编自商鞅《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比较三则材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答案(1)材料一属于实物史料(或一手史料),能直接印证秦国统一度量衡的改革举措;材料二属于文献史料,能反映商鞅经济改革的指导思想;材料三属于文献史料,对于评价商鞅经济改革具有参考价值。
(2)利:商鞅的经济改革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六国奠定物质基础;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弊:商鞅的经济改革导致赋役沉重,加重了人民负担;重农抑商政策为历代统治者所继承,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