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
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的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在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新中国坚持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2.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在我国出现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到1956年底,其他经济成分被消灭,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3.抗美援朝战争进人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4.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5.毛泽东高度评价“银元之战”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拿下了一场新的淮海战役,这说明“银元之战”
A.采用了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
B.是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保证
C.稳定了物价,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D.解决了财政困难,实现了收支平衡
6.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7.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构成“国家形象符号体系”的“核心元素”确定于(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9.周恩来在1957年多次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0.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11.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17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第19条第2款中还使用了“人民司法机关”的概念。这些规定( )
A.为协商民主奠定了基础
B.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确立了审判独立的原则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12.1955年,针对万隆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词汇”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
A.以联合国为中心
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以广交朋友为宗旨
D.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4分),并简析其意义(4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一、选择题
1.周恩来多次指出:“与苏联的结盟只是政治方针。不是倒向苏联怀抱……在战略上是联合,但在战术上不能没有批评。”这说明新中国坚持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C.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答案】B
2.1949—1956年的过渡时期,在我国出现了公有制占主导地位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但到1956年底,其他经济成分被消灭,公有制成为唯一的经济基础。这种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A
3.抗美援朝战争进人对峙阶段后,1951年6月,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新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新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答案】A
4.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答案】D
5.毛泽东高度评价“银元之战”这场经济领域的斗争,认为它的意义不亚于拿下了一场新的淮海战役,这说明“银元之战”
A.采用了必要的行政法律等手段
B.是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保证
C.稳定了物价,提高了政府的威信
D.解决了财政困难,实现了收支平衡
【答案】C
6.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这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
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答案】C
7.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构成“国家形象符号体系”的“核心元素”确定于( )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答案:D
8.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同时开展了一万多个工矿建设单位的施工,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和国民经济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此“变化”表述正确的是( )
A.初步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迅速恢复
D.实现了农轻重各部门协调发展
答案:B
9.周恩来在1957年多次指出,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当然不扩张,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实际行动使他们慢慢相信。为此中国政府( )
A.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D
10.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对峙阶段后,苏联提议五大国(苏联、法国、英国、美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和平公约。中国政府也表示,如今国际上任何重大问题,如果没有苏联和中国参加都无法解决。随后,美国同意和谈。这表明( )
A.抗美援朝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社会主义阵营放弃与西方国家的冷战对峙
C.上述五大国在联合国中开始发挥决定性作用
D.五大国缔结和约,实现了朝鲜半岛的统一
答案:A
11.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17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第19条第2款中还使用了“人民司法机关”的概念。这些规定( )
A.为协商民主奠定了基础
B.有利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确立了审判独立的原则
D.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答案:B
12.1955年,针对万隆会议上某些国家提出“和平共处”是“共产党用的词汇”的言论,周恩来说:“有人不喜欢‘共处’这个词,那好,我们可以用《联合国宪章》中的‘和平相处’这个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
A.以联合国为中心
B.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C.以广交朋友为宗旨
D.具有灵活性和务实性
答案:D
二、综合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雍正时期,各地奏请开矿,清廷经常以“开矿聚集亡命,为地方隐忧”为由,下达“严行封禁”“永远封禁”等命令;对一批朝廷获利甚多的矿产,则由朝廷和地方官府严加控制。
1872年,李鸿章在一份奏折中指出,上海各工厂“日需外洋煤铁”极多,“可忧孰甚”,他建议清政府“设法劝导官督商办,但借用洋器洋法,而不准洋人代办……于富国强兵之计殊有关系”。清政府采纳李鸿章建议,决定先在部分地区试办“开采煤铁事宜”。
——摘编自载逸主编《简明清史)等
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它的勘查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业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摘编自《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于雍正年间与19世纪70年代矿业政策的差异及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代矿业政策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4分),并简析其意义(4分)。
【答案】
(1)差异:雍正年间限制开矿,政府垄断;19世纪70年代允许开矿,官督商办(2分)。
原因:雍正年间,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廷认为开矿影响社会稳定,政府谋取矿利(4分)。19世纪70年代,列强的经济侵略;洋务运动的推动;煤、铁等关系国防、民生,需求很大(3分)。
(2)特点:列入国家发展计划;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独立自主开发;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4分)。
意义:奠定了新中国矿业发展的初步基础;促进“一五”计划顺利完成;有利于国家工业体系的建立;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