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并概括“牛郎织女(二)”的主要故事情节,包括王母娘娘的阻挠、牛郎织女的分离、鹊桥相会的传说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理解传统民间故事中的文化内涵和道德寓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感受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尊重他人、追求真爱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体会故事中的情感与价值观。
难点:深入理解民间故事背后的文化内涵,联系现实生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插图、视频片段、音频朗读等)
角色扮演所需道具(如简易服装、头饰等,可自制或利用现有资源)
分组学习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简要回顾《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引出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牛郎和织女相识、相爱的过程,今天我们将继续他们的故事,看看这对有情人能否终成眷属。”
2.创设情境:播放一段简短的牛郎织女分离动画或视频,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入新课学习。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环节一:导入初读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见证了牛郎和织女从相识到相爱的美好过程,他们的爱情纯真而坚定。但我们都知道,美好的事物往往不会一帆风顺,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探索他们的故事,看看接下来发生了什么。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开始《牛郎织女(二)》的初读。”
环节二:自主阅读
1.明确任务:
教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试着用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遇到困难的地方可以标记下来,稍后我们一起解决。”
2.学生阅读:
学生开始自主阅读课文,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阅读状态,对有需要的学生给予个别指导。
环节三:交流分享
1.初步概括: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发言后,教师不急于评价,而是引导学生相互补充,逐步完善概括内容。
教师引导语:“这位同学说得很全面,提到了王母娘娘的阻挠,还有牛郎织女的分离。还有没有其他同学能补充一些细节,比如他们分离后的心情,或者故事中的转折点?”
2.关键信息提取: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或段落提示,引导学生再次回顾课文,找出并标记这些关键信息。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勃然大怒,她亲自下凡来,用玉簪划出一条银河,将牛郎织女分隔两岸。”然后问:“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什么关键信息?它如何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环节四:总结提升
1.总结初读成果:
教师总结学生的初读成果,强调课文的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为后续深入分析打下基础。
教师:“通过初读,我们了解到牛郎织女在幸福生活之后遭遇了王母娘娘的阻挠,被银河分隔两地。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用真挚的爱情感动了无数生灵,最终得以在七夕之夜鹊桥相会。这是一个充满曲折和感动的爱情故事。”
2.提出疑问:
例如:“王母娘娘为什么要阻挠牛郎和织女的爱情?她的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观念?牛郎织女又是如何坚持自己的爱情,最终得到认可的?”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分段精读,深入理解】
教师首先明确将课文《牛郎织女(二)》划分为“王母娘娘的阻挠”、“牛郎织女的分离与老牛的牺牲”、“牛皮的神奇作用”以及“鹊桥相会的传说”四个部分,并简要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 王母娘娘的阻挠
内容概述:教师简述王母娘娘的阻挠行为。
问题引导:
o教师提问:“王母娘娘为何对织女下嫁人间如此不满?她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价值观?”
o学生思考后,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观点。
o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王母娘娘背后的动机和性格特征。
2. 牛郎织女的分离与老牛的牺牲
内容概述:教师讲述牛郎织女被分隔及老牛牺牲的情节。
情感体验与问题引导:
o教师提问:“老牛在故事中的牺牲对你有何触动?它体现了怎样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o学生分享个人感受,并讨论老牛在故事中的角色和意义。
o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牛郎,你会如何感激老牛的牺牲?”
3. 牛皮的神奇作用
内容概述:教师详细讲述牛皮的神奇力量及牛郎如何使用它。
问题引导:
o教师提问:“牛皮在故事中展现了怎样的神奇力量?它如何帮助牛郎实现了与织女相见的愿望?”
o学生分组讨论牛皮的象征意义,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其神奇之处。
o教师邀请学生上台,用简单道具模拟牛皮的使用过程,增强课堂互动性。
4. 鹊桥相会的传说
内容概述:教师讲述鹊桥相会的美丽传说。
情感升华与问题引导:
o教师提问:“鹊桥相会的传说为何能够触动人心?它表达了人们对什么样情感的向往?”
o学生分享自己对爱情、忠贞和牺牲的理解,并讨论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o教师引导学生创作简短的鹊桥相会小故事或诗歌,以表达个人情感和对故事的理解。
【形象分析】
1.关于牛郎
o“牛郎在面对生活的艰辛时,是如何展现出勤劳与坚韧的?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o“牛郎对织女的爱情是如何体现的?他为何能坚定不移地追寻织女?”
o“在牛郎与织女的分离中,我们看到了牛郎怎样的情感世界?他又是如何面对这份痛苦的?”
2.关于织女
o“织女为何选择放弃天庭的安逸生活,与牛郎共度人间烟火?这反映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
o“在分离的日子里,织女是如何表达对牛郎的思念之情的?这种情感有何特别之处?”
o“织女的选择和挑战,对你理解女性对自由和爱情的追求有何启发?”
3.关于老牛
o“老牛在故事中不仅是牛郎的伙伴,更是他的守护者。老牛的哪些行为体现了它对牛郎的深厚情感?”
o“老牛最终的牺牲对牛郎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一情节在故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o“从老牛的形象中,你能感受到哪些关于忠诚、牺牲和友情的深刻寓意?”
4.关于王母娘娘
o“王母娘娘为何坚决反对织女与牛郎的结合?这背后反映了哪些社会观念和价值观?”
o“王母娘娘的阻挠行为对故事的发展有何影响?它如何推动了情节的转折?”
o“在对比牛郎、织女和王母娘娘的形象时,你如何看待传统与现代、个人情感与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形象总结
1.牛郎:勤劳善良、忠贞不渝的青年形象。他面对生活的艰辛从不退缩,对爱情更是坚定不移。牛郎的形象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和坚韧精神。
2.织女:美丽温柔、勇敢追求爱情的仙女形象。她敢于挑战天庭的权威,追求自由和真爱。织女的形象展现了女性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勇敢追求的精神。
3.老牛:忠诚无私、具有神奇力量的守护者形象。它不仅是牛郎的伙伴,更是他生命中的贵人。老牛的形象寓意着深厚的友情和无私的牺牲精神。
4.王母娘娘:威严冷酷、维护天庭秩序的神仙形象。她代表了传统社会规范和权威力量。王母娘娘的形象在故事中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凸显冲突与和解的作用。
【理解故事寓意】
1.小组讨论:
o分组讨论:“牛郎和织女的爱情故事给你带来了哪些启示?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o特定问题:“你认为故事中哪个角色最让你感动?为什么?”
2.角色扮演:
o选择课文中的关键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如牛郎追赶织女、王母娘娘划天河等。
o角色扮演后,提问:“通过扮演这个角色,你体会到了什么?这对理解故事寓意有何帮助?”
3.全班分享与讨论:
o各小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故事寓意。
o提问:“你认为《牛郎织女》的故事在现代社会还有哪些现实意义?”
理解故事寓意的总结
教师总结:
《牛郎织女(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更蕴含了深刻的寓意。它告诉我们,真爱是跨越一切障碍的力量,即使面对天河的阻隔,牛郎和织女依然坚守着对彼此的承诺,展现了爱情的忠贞与伟大。同时,故事也反映了封建礼教对自由爱情的束缚和压制,但牛郎和织女不畏强权、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鼓舞着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要勇敢面对困难,追求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此外,故事还强调了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牛郎和织女虽然生活贫寒,但他们相互扶持、勤劳节俭,共同创造了美满的生活。这告诉我们,无论生活条件如何,只要家庭成员之间团结一心、共同努力,就能创造出幸福美好的未来。
(四)拓展延伸
1. 诗词拓展
内容:
引入诗词:在课文学习的基础上,引入与《牛郎织女》故事相关的诗词,如《乞巧》、《鹊桥仙》等,通过师生合作朗读或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感受诗词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意境。
分析诗词: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理解诗词如何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来表达对爱情、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情感共鸣:通过诗词的拓展,激发学生对民间故事的喜爱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2. 创意表达
内容:
绘制连环画:引导学生根据《牛郎织女》故事的主要情节,设计并绘制连环画。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性地表现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配文说明:为每幅连环画配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帮助学生概括和提炼故事的关键信息。
交流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连环画作品的交流展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3. 文化背景探究
内容:
介绍民间故事:简要介绍民间故事的概念、特点及其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牛郎织女》作为民间故事的重要性和价值。
探讨文化寓意:引导学生探讨《牛郎织女》故事所蕴含的文化寓意,如爱情忠贞、追求自由、反抗压迫等。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现实,谈谈对这些寓意的理解和感受。
对比不同版本: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引入不同地域或不同版本的《牛郎织女》故事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民间故事的多样性和变异性。
4. 实践活动
内容:
手抄报制作:组织学生制作《牛郎织女》故事的手抄报。手抄报可以包括故事梗概、人物介绍、诗词摘录、创意绘画等多个板块,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故事会:举办一次以《牛郎织女》为主题的故事会。鼓励学生准备故事稿件,上台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或相关的民间故事。可以邀请家长或老师作为评委进行点评和打分。
(五)拓展延伸
【回顾课文内容】
1.情节梳理:
o引导学生快速回顾《牛郎织女(二)》的主要情节,包括牛郎织女婚后的美满生活、王母娘娘得知织女下嫁人间后的愤怒、织女被抓回天宫、牛郎披上牛皮追赶、最终两人被天河隔开等关键情节。
o可以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复述的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确把握故事的主要脉络。
2.人物分析:
o深入分析牛郎、织女、王母娘娘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表现。例如,牛郎的勤劳善良、织女的勇敢追求、王母娘娘的专制蛮横等。
o通过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些人物形象,并体会他们各自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总结思想感情】
1.主题思想:
o总结《牛郎织女(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即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他们敢于反抗压迫、争取自由幸福的精神。
o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主题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
2.情感共鸣:
o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情感共鸣,如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感动、对王母娘娘行为的愤慨等。
o通过情感交流,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会,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和人文素养。
【学习方法总结】
1.阅读方法:
o总结在学习《牛郎织女(二)》过程中使用的阅读方法,如快速默读、抓住关键信息等。
o强调这些方法在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方面的作用,并鼓励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继续运用这些方法。
2.学习方法:
o回顾在课文学习中采用的学习方法,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思维导图等。
o分析这些方法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兴趣的作用,并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灵活运用这些方法。
(六)布置作业
1. 创意写作作业
作业内容:
请学生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背景,发挥想象力,创作一篇短文或故事。可以是以下形式之一,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
续写故事:在《牛郎织女(二)》的基础上,续写故事的发展。比如,描述牛郎织女如何努力寻找重逢的方法,或者他们的孩子如何帮助父母跨越天河等。
改写故事:从不同的角度或立场改写故事,如以王母娘娘、老牛或其他次要角色的视角来叙述故事。
2、预习下一课内容
作业内容:
请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了解新课的主要知识点和故事情节。
板书设计:
牛郎织女(二)
一、王母阻挠,牛郎织女分离
二、鹊桥相会,情深意长
三、文化内涵:忠贞不渝的爱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价值观:尊重爱情,追求真爱,理解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