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1.4
作者简介
孙犁(1913年4月6日~2002年7月11日),现代小说家、散文家、作家,被誉为“荷花淀派”创始人。原名孙树勋。河北省安平县人。12岁在安平县城上小学时,孙犁14岁考入保定育德中学。学习期间,开始阅读社会科学、文艺理论著作和一些苏联文学作品,扩大了他的视野,并为后来的创作和评论奠定了很好的基础。高中毕业后无力升学,流浪北平,在图书馆读书或在大学旁听,曾用笔名“芸夫”在《大公报》上发表文章。还先后在市政机关和小学当过职员。1936年暑假后,孙犁到河北安新县的小学教书,在这里他对白洋淀一带人民群众的生活有了初步了解。后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 孙犁的小说有“诗体小说”之称。 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学习和工作,发表了著名的《荷花淀》《芦花荡》等短篇小说。主要作品有《风云初记》《铁木前传》等。
学生初读课文并讨论:
1小说的主人公应该是谁?
2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
每一部分的内容。
3赏析文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感悟环境的诗化。
文章只写了冀中白洋淀中的一场小小的伏击战,却为何能从众多的描写抗战的作品中脱颖而出,至今仍让人回味无穷呢? 请结合结合课文内容谈个人自读的体会感受。
用几个词来形容一下战争的场面
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一
朗读课文“月亮升起来”到“带着新鲜的荷叶荷花香”
启发思考:作者在小说的开端就用优美的笔触文学的笔为我们画出了一幅美丽宁静的月夜编席图,风光绮丽的荷花淀如在眼前。我们能否根据小说的景物描写,身临其境地展开想象,把这充满诗情画意的场景口述出来?
。
明确:这是一个清爽的初夏之夜,皎洁的明月升上了天空,月色浓浓,千里苇塘,水天一色,大淀上浮着一层如轻纱般薄薄透明的云雾。晚风徐徐吹来,荷叶便轻轻拂动,飘来阵阵淡淡的荷香。一位纯朴的少妇,正熟练的编着席子。她有时望着淀里,淀里一片洁白,仿佛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坐在编好的席子上,她宛如坐着一片银白色的雪地,又如坐着一片洁白的云彩。(这是一幅多么恬静的美景。作者抓住了明月、清风、薄雾、荷香这些富有乡土气息的景物,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这流动的构图,这优美的雕塑,像一幅情景交融的散文诗,又像一幅淡雅明丽的水彩画。)
启发思考:作者为何要创造这一美丽的意境? (小组讨论)
明确:透过这诗情画意的描述,感受到人物的心灵是多么美好,(马克思说:“性格是环境的产物”)这美丽的荷花淀里,有着冀中人美好的生活。这幅画面渗透着作者对冀中人民勤劳、善良、醇朴性情的赞美。
启发思考:这幅画面特征除了美丽之外,还有另外特征,即宁静,作者为什么要创造这一宁静的境界呢?
明确:同样刻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的宁静,白洋淀人生活的宁静。水生回来之前,水生嫂的内心是平静的,劳动是心无旁念,有条不紊。光写其静,也衬托出丈夫带回的消息给自己心灵的震动。
总结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益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体现了她对家乡的爱。
②、为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的形象。
③、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谐和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诗情画意的景色描写二
现在已经快到晌午了,万里无云,可是因为在水上,还有些凉风。这风从南面吹过来,从稻秧上苇尖吹过来。水面没有一只船,水像无边的跳荡的水银。
这段体现了环境的寂静无声,烘托了她们失望、伤心,进而又愉快起来的心情,并为下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三
那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起,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作者驰骋想象,几笔勾画,把景物写得逼真、传神、充满寓意。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着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即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了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制胜的信念,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 并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月下白洋淀
正午淀上风光
荷花淀
提供背景 衬托人物
诗 化 的 景物
情景相生
诗情画意
化景为情
三处景物描写及作用
烘托心情
推动情节
小结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1、 在孙犁的笔下画面融为了一体,由朦胧逐渐清晰,荷花淀的景物是美的,水天相融,粉荷绿苇相衬,明丽清纯,让人心醉,在这里人和环境融为一体了。景为人物提供了活动的背景,烘托出了人物形象,请根据上面的对景物的分析总结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
2、文章的主题
明确:塑造了一群温顺、体贴、不甘落后、自信、乐观的青年劳动妇女的形象。
表明了党领导下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地迅速发展壮大,充分显示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展示出抗日战争的胜利前景,使作品充满鼓舞人心的力量。
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
孙犁用散文般的语言写小说,善于营造一种诗
一般的意境。这几处环境描写没有战争的硝烟,
只用荷花的清香,给课文增添了无限的诗情画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巩固练习
认真阅读课文其他处景物描写片段,体味词语隐含的意义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