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滨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09:13:01

文档简介

12.B 解析:“当即便重用了他”错误。
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3.(1)用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难以做错,难以做错就会行为端正。(本题共4分,“自责”
1分,“以义”顺序1分,“饰”1分,句意1分)
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 2024.7 (2)任用了正直的人,干好事的人都会得到劝勉;误用了邪恶的人,不干好事的人就会竞
题号 1 2 3 6 7 10 11 12 15 22 相钻营。(本题共4分,“劝”“竞”“进”各1分,句意1分)
14.不同。(1分)材料一认为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要注重人的长处。(1分)
答案 D A B D A ACF C B A C
材料二认为选拔人才要考察品行,必须德才兼备。(1分)(本题共3分,若只答“不同”不
1.D 解析:原文表述为“山水精神,似乎更是感性的、本能的”。 得分。意思对即可)
2.A 解析:原文表述为“山水画不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同时关乎着……成为复杂的 15.A 解析:“诗人因春日欲睡”理解错误,“春欲酣”中“酣”是写百花盛开得绚烂茂盛。
文化与精神复合体”。 16.①王诗中“犬吠”是近景,侧重于视觉,富有情趣,表现乡村恬静和谐的生活气息,蕴含着
3.B 解析:B项体现了山水精神是“一种活的传统和习惯,时时体现于中国人的生活日常 作者对乡村的喜爱之情。②陶诗中的“犬吠”(狗吠深巷中)是远景,侧重于听觉,以声衬
之中”的观点。 静,展现田园乡村的宁静,表现诗人回归田园后内心的宁静和闲适。(本题共6分,答对
4.①将“山水精神”的山水观与西方古典式“自然观”、当代艺术视野中所谓的自然观以及近 一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
当代科学主义存在观相比较;②突出中国传统的山水精神融合多家思想,追寻物我一体 17.(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3)万里归船
的、同一化存在的世界观和自然观的重要特点。(本题共4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 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本题共6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即可)
18.狗牙花是春天里开得最早的花,冰草刚露芽就开始婉转地眨媚眼,它们都长得尺把高
5.①“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看出山水精神是一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于内心的
了。(本题共4分,每句1分,语意通顺1分,如有其他改法可酌情赋分。意思对即可)
活的传统和习惯。②“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山水的亲近,体现了
19.①第一个“你”,指代读者,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增加亲近感,让读者深切感受作者急于倾
中国人心中的田园情结。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蕴含着道家、佛家等思想的精神
诉的心情;(2分)②第二个“你”,指代野滩未来的图景,将野滩拟人化,突出作者对其未
旨趣,表达了物我一体、彼此交融的世界观和自然观。(本题共6分,答对一点得2分。
来生机盎然的美好憧憬,借以表现对眼前野滩生机勃勃景象的赞叹。(3分)(本题共5
意思对即可)

: ,“ ‘ ’ ” ; 分 意思对即可
)
6.D 解析 A项 但并未给 我 带来审美感受 错误 B项,“体现出‘我’开始理解了父母
的辛劳,为下文高考后‘我’回家跟着父母劳动做了铺垫”错误;C项,“枫树展示了它从未 20.
研究证实,人体脊柱在不同体位所承担的压缩负荷是不同的。(解析:成分残缺,删去
” 。 “依据”;语序不当,将“在不同体位”移到“所承担的”前)(本题共4分,改对一处得 分。有过的粗犷有力 错误 2
7.A 解析:“源自挺立的枫树给‘我’的信心”理解错误。 意思对即可
)
8.①枫树作为审美对象,自身具有独特的形态、丰富的色彩等,给人带来美的感受。②枫树 21.①承受更大的压力 ②站着办公的方式(本题共4分,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作为情感的寄托,见证了作者的成长,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热爱。③枫树作为精神的 22.C 解析:文中加点的“其实”和C项都是确实。A项指它的实际情况。B项和D项都表
指引,陪伴和指引他前行,帮助作者寻找方向。(本题共4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思对 转折。
即可) 23.参考立意:①我们的心灵需要精神的滋养;②学会为自己留一片精神的天地。
9.①使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②展现出人物的成长历程,使文章意义深远。③表现作 以44分为基准分。
者对枫树情感的不断深化,使情感更加丰富和感人。(本题共6分,答对一点得2分。意 (1)作文评价整体要求文风端正,文脉清晰,文气顺畅。
思对即可)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材料、情境与任务要
10.ACF 求;观点明确,逻辑严密,结构严谨,论证充分,思考具有独立性;表达准确流畅,合理运
11.C 解析:“比权量力”中的“权”是权力的意思。 用词语、句式、修辞等。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1页(共4页)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2页(共4页)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2)等级评分标准 到满足,容易得到满足就能获得人心。用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难以做错,难以做错就会
一等(20~17)分 二等(16~12)分 三等(11~7)分 四等(6~0)分 行为端正
。所以他们承担天地间的重任还游刃有余。不贤德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用义
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义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就难以得到满
内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足,难以得到满足的就会失去人心;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就容易做到,容易做到的行
容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为就苟且随意。所以天下如此之大他们却不能容身,自己招致危险,国家招致灭亡。这就
基 20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 内容不当 是夏桀、殷纣王、周幽王、周厉王的所作所为了。一尺长的树木必然有结节,一寸长的玉石
础 分 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必然有瑕疵。先王知道事物不可能十全十美,所以对事物的选择只看重其长处。宁戚想向
等 齐桓公谋求官职,但处境穷困,没有办法使自己得到举荐,于是就给商人赶货车到了齐国,
表 符合文体要求 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不符合文体要求
级 晚上住在城门外。齐桓公到郊外迎客,夜间打开城门,要货车避让,火把十分明亮,跟随的
达 结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人很多。宁戚在车下喂牛,望见桓公,心里很悲伤,就敲着牛角大声唱起歌来。桓公听到歌
20 语言流畅 语言通顺 语言基本通顺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声,抚摸着自己车夫的手说:“真是与众不同啊! 这个唱歌的不是一般人!”桓公赐给宁戚衣
分 字体工整 字体较工整 字迹清楚 字迹潦草难辨
服帽子,准备召见他。宁戚见到桓公,用如何治理国家的话向桓公建言。第二天又谒见桓
发 特 深刻 较深刻 略显深刻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公,用如何治理天下的话劝说桓公。桓公非常高兴,准备任用他。臣子们劝谏说:“这个客
展 征 丰富 较丰富 略显丰富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人是卫国人。卫国离齐国不远,您不如去询问一下。如果确实是贤德的人,再任用他也不
等 20 有文采 较有文采 略显文采 个别语句较精彩 晚。”桓公说:“不是这样。去询问,担心他有小毛病。因为人家的小毛病,丢掉人家的大优
级 分 有创意 较有创意 略显创意 略显个性 点,这是君主失掉天下杰出人才的原因。”人本来就难以十全十美,衡量以后用其所长,这是
: 举荐人才的恰当做法。桓公掌握这个原则了。说明
: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
材料二
表达”项以“文体”、“语言”为重
贞观六年,太宗对魏征说:“ ,。 , , “ ”、“ ” 。 古人说 君主必须根据官职来选择合适的人才
,决不可匆忙
点 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 以 有文采 有创意 为重点
任用。我现在每做一件事,就被天下人看到;每说一句话,() 就被天下人听到
。任用了正直的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点中的某一点按等评分。
人,干好事的人都会得到劝勉;误用了邪恶的人,不干好事的人就会竞相钻营。奖赏要与功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绩相当,没有功绩的人就会自动退避;惩罚要与罪过相称,作恶的人就会有所戒惧。由此可
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足,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知赏罚不可随便使用,用人更应慎重选择。”魏征回答说:“真正了解一个人这样的事,自古
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以来就是很难的,所以用考察政绩的办法来决定官职的升降,来观察人的善恶。现在要访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求人才,必须慎重地考察他的品行。如果了解到他品行好,这之后才任用他,即使这个人不
(3)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扣
能把事情做成,那也只是他的才干和能力达不到,不会造成大的危害。误用了邪恶的人,假
1分。
如他精明强干,危害也就极大。必须德才兼备,才可以任用。”
(4)确认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用十全十美的标准举荐人确实很难,这是事物的实情。有人用不爱儿子的名声诋毁
尧,用不孝顺父亲的称号诋毁舜,用内心贪图帝位来诋毁禹,用谋划放逐、杀死君主来诋毁
汤、武王,用侵吞掠夺别国来诋毁五霸。由此看来,事物怎么能十全十美呢 所以,君子用
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用义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一般人的标准来要求别人就容易得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3页(共4页) 高二语文试题答案 第4页(共4页)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扫描全能王 创建
{#{QQABLYaQggCgAIBAAQgCEQGYCAAQkAGACSgGAAAIIAAAA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