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09:19: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
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正
确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不得使用修正液、修正带。
3.答题卡不要折叠、损坏,不得在答题卡上涂写与考试无关的信息;考试结束,只
上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史研究究竞应该“向内”回归本体,还是应该“向外”继续扩展?我认为,
艺术史研究需要一种“向外”的有效跨界。跨界不仅是艺术史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
科的基本特点,也是这一学科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走向的大势所趋。当下的问题不是
要不要跨界,而是如何避免短期功利主义的无效跨界,实现长期互惠互利的有效跨
界,进而实现艺术史与更多样学科、更多元文化、更多媒介资源的共创共生。实际
上,“向外”跨界与“向内”关注艺术作品本体,两种方法并不是对立的。“向内”
的所谓不跨界,在实质上往往以某种对本真性的坚守构筑了有效跨界的基石,这有
效的“守旧”可能比无效的“创新”更有助于实现真正跨界。与古为新,本就是从
时空跨界中汲取传统文化资源,天然就是推进跨界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向内”
也可以是实现“向外”的一种手段。
需要强调的是,我在这里说的跨界指有效跨界,它与无效跨界不同。无效跨界的
艺术史研究,在学科建设中,要么将艺术现象和历史事实简单嫁接,要么视艺术作
品为已知历史叙事可有可无的点缎,要么以模式化的研究方法肢解艺术的魅力,既
对探究艺术和历史新知无所助益,也不利于研发适配于艺术史学科的有效方法论。
无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往往以跨界为目的和终点,对自身和其他学科、文化、媒
介研究均无实质贡献
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则将跨界作为方法和起点,跨界的意义不在破界和出界
本身,而在以具有能动性的跨越行为抵达更宏阔的视野。有效跨界艺术史研究的目
的和终点,恰恰在于更好地认知与解决本学科根本性的艺术本体问题一一在跨学科
意义上,博采众长以解决其他学科不以为意的艺术问题;在跨文化层面上,求同存
异式发掘相较其他文化资源的优秀本土艺术价值;在跨媒介研究方面,以深入媒介
特质和引入非传统媒介的方式拓展新时代艺术的定义和边界。因此,相比“向内”
回归的艺术史研究,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不仅关注艺术本体问题,更坚持探索艺
术本可能、还可以是什么进入21世纪以来、艺术史研究已明显呈现出“新艺术史”
向“世界艺术史”研究方法转向的趋势。国际学界这一方法论转向,印证了艺术史
研究在跨文化方面持续的发展趋势。从本质上看,这也表明西方中心主义话语主导
的艺术史研究已面临资源枯竭的现状。在此情势下,有效跨界的艺术史研究,致力
于寻找人类艺术绵延的真正基因,复原长期为现代单一学科、文化、媒介视角所遮
高二年级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