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2024.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世界六大原生形态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在传承、创新和发展,从未中断。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
A.不可分割的统一性 B.以民为本的人文性
C.源远流长的连续性 D.多元一体的包容性
2.考古发现,在二里岗、殷墟、台西村等遗址中出现了水沟、水井、陶水管道等遗迹。《诗经·小雅》中有“滤池北流,浸彼稻田”的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
A.孕育着精耕细作生产方式 B.水利工程兴建渐成规模
C.农业进步促进了文学创作 D.传统农耕经济取得突破
3.世界已知最早的农业遗址是一个300—400人依靠采集、狩猎为生的定居聚落。由于气候突变,该地居民开始尝试种植黑麦,之后其迅速扩展成一个占地近12公顷且规划整齐的村落,房子由半地穴式房屋升级成单层的泥砖房。材料意在说明( )
A.食物生产和居住方式变化 B.气候因素导致了农业革命
C.由畜牧业为主到农业为主 D.人类生活方式受农业影响
4.魏晋时期的察举采取考试方法为普通士人保留了一条进身之路,高门子弟很少屈尊接受察举。但在南朝时期,他们态度发生转变,纷纷参加考试,秀才一科充斥着高门才子。由此可知当时( )
A.中枢机构遭到士族垄断 B.选官缺乏选贤任能精神
C.社会阶层流动日益停滞 D.专制集权程度有所强化
5.明朝以前,作为中央机构的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其属仅有四司。而明清时期的户部,按地区划分辖司,下设十三个清吏司,各掌其分省之事,每司下属四科。这说明明清时期( )
A.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加强 B.封建经济日益衰落
C.国家治理水平有所提升 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6.下表为晚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不包括满洲和台湾省)
时间 城市人口(万人) 城市化率(%)
1843年 2072 5.1
1893年 2350 6
据表推知,当时中国( )
A.社会治理能力不断提高 B.传统观念仍占据主导地位
C.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 D.城市体系发展呈现不平衡
7.1982年2月,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指出“各级领导班子老化的状况,达到相当严重的地步”“妥善地安排新老干部有秩序有步骤地实行适当的交替,已经成为当前摆在我们全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这一文件( )
A.适应了时代发展的人才需要 B.落实了党管干部的基本原则
C.体现了精英政治的治理模式 D.完善了基层干部的选拔方式
8.“一五”计划期间,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部门,包括农业机械、矿山设备、军用飞机、民用汽车、重型机器、发电设备、精密仪表、新式机床、电解铝、无缝钢管、合金钢、塑料、无线电等工业生产,均已建设起来。这表明,这一时期( )
A.轻重工业得到均衡发展 B.工业体系构建渐趋合理
C.工业落后面貌彻底改变 D.产业结构实现重大突破
9.毛泽东:“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的一切都是为了我的祖国和人民”;习近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表明( )
A.中国共产党能够与时俱进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提高 D.中国共产党坚守为民初心
10.有专家提出大运河的保护要注重运河水体、水系保护。沿河段切忌房地产开发;保护古老建筑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老菜场、老字号等民间遗产。这反映了( )
A.大运河遗产的保护任重道远 B.文化遗产保护要以真实性为第一要义
C.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不断更新 D.现代文明对文化遗产保护有双重影响
11.罗马实行公民兵制。在公元前6世纪,凡17至60岁的有产公民,皆有自备武装和给养服兵役的义务。但到公元前4世纪,罗马开始实行军饷制,与此同时,罗马军队也逐渐统一和改进武器装备。这一变革( )
A.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B.提供了有效治理地方的经验
C.推动了罗马法律发展 D.适应了罗马对外扩张的需要
12.12世纪,西欧各国君主对城市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城市提供的大量现金税收,也让君主们摆脱了在国家治理上对封建领主的依赖。上述材料,可用来说明( )
A.封君封臣制产生的条件 B.西欧封建王权强化的原因
C.教会与王权斗争的影响 D.民族国家得以发展的背景
13.据《论影响社会上劳动阶级状况的环境》记载,“1762年英国一位农业雇工家庭的饮食开支包括:面包、面粉、燕麦片、马铃薯、蔬菜、蚕豆、豌豆、水果、牛奶、牛油、奶酪、肉、啤酒、醋、香料”等。该饮食开支表明(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B.人民大众消费水平普遍提高
C.家庭饮食结构营养摄入均衡 D.工业化食品改变了生活习惯
14.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污染了城市水源,对环境和卫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材料中污染物指的是( )
A.水电垃圾 B.汽车尾气 C.煤炭废气 D.工业废水
15.1787年联邦宪法的颁布,使美国成为北美大陆第一个以启蒙思想的理论为指导建立的联邦制共和国。其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 )
A.社会契约原则 B.权力制衡原则 C.人民民主原则 D.君主立宪原则
16.有学者认为,二战后的现代化过程中,“泛西方化”是指西方文化内部资本主义的实现与资本主义的批判这对基本矛盾通过“海洋途径”(在一些非西方国家衍生出一种畸形殖民资本主义形态)和“大陆途径”(使另一些非西方国家从封建制度和殖民体制下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形成两大阵营的对垒。该学者意在强调( )
A.美苏两种意识形态的对垒 B.世界现代化进程深受西方文化影响
C.社会主义制度在中俄确立 D.世界各民族的独立冲击了西方文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4分)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材料二 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元朝行省的性质。(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8分)
1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在100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兵团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女排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伟大精神,形成了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品格的精神谱系。
——《伟大建党精神,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论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一》
依据材料和中国近现代史知识,选择一种党的精神,加以阐释。(要求;结论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9.(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早在16世纪,葡萄牙人曾劫掠中国的“苦力”到葡属殖民地去做工。19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将华人贩卖到南洋、美洲,从事繁重的劳役,逐渐形成了贩卖华人的高潮。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允许华工出国,使华人出国合法化。在这一贸易中,作为活动主体的华人,一开始便不属于订立契约的一方,而是被诱骗与欺诈的对象。从其被掳的那一刻起,便开始沦为奴隶,与人所共知的非洲奴隶贸易所强加于受害者的奴役毫无二致,因而,一般称之为苦力贸易。
——摘编自陆浩书《近代华工东行记——谈罪恶的苦力贸易》等
材料二 1848年,美国旧金山发现金矿,急需劳工,华工骤增。1868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雇佣8000名华工修建太平洋中央铁路,华工为修建这条铁路付出了许多生命的代价。在1860年至1890年之间,加州农业的各个部门都有华人在做工,他们有的葡萄园里做工,有的填筑沼泽地等;此外,加州的轻工业和服务业,如毛纺业、卷烟业、拖鞋厂、洗衣房,也是华工的主要集中地。
——摘编自侯苗丽《试论近代华工对美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苦力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华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6分)
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每一种新产品都要求为其他新产业的产生留下空间,以汽车为例,轮胎的需求为橡胶产业带来了革命性影响,工业规模的扩大需要运输和通讯技术得到极大增强;总体上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加了西方的财富,以世界性的规模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使生产效率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高;工业革命的最初阶段使拥挤的工厂出现在了新的工业城镇。
——摘编麦克尼尔《世界史:从史前到21世纪全球文明的互动》
材料二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值;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的相同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8分)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历史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 2.A 3.D 4.D 5.C 6.B 7.A 8.B 9.D 10.C 11.D 12.B
13.A 14.D 15.B 16.B
17.(1)措施:设“四监司”,从不同方面对各州进行监控;州增设通判,与知州彼此制约。(4分)
性质:地方最高官府和朝廷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2分)
(2)措施:①对四川、广西、贵州省级辖区进行了重大调整;②实行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③大规模改土归流。(6分)
作用: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2分)
18.示例: 精神:长征精神。(2分)
阐释: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这时,“左倾”错误领导人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国民党当局集结重兵企图将红军一网打尽。危急关头,毛泽东根据敌我态势,建议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在途者,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和党。随后,红军声东击西,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最终胜利会师,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立意看得高于一切;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综上所述,长征精神是党的精神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我们将其继承下去、发扬光大。(8分,“示例”仅供参考)
19.(1)特点:主导者是欧洲殖民者;贸易主要方向为南洋和美洲;华工是苦力贸易主体,遭受欺诈和残酷的剥削;逐渐合法化;是列强殖民掠夺的重要方式和内容。(4分,回答两点即可)
背景:欧美列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殖民扩张需要大量劳动力;黑奴贸易受到限制;鸦片战争后,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掠夺中国劳动力。(4分,回答两点即可)
(2)影响:推动加州地区的经济发展和西部的开发,为美国的发展做出牺牲和贡献;保留和传播中华文化,促进美国的多元文化发展。(6分)
20.(1)相同影响:都推动了新产业、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力、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都促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都推动了生产关系的变化;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大。(6分)
(2)主要内容: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论证资本主义必将灭亡、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客观规律;肯定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无产阶级作为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的伟大使命。(4分)
历史意义: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