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年广东省阳春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二)历史试题(解析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9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8 08:20: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金卷(二)(原卷)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中两颗铲形门齿化石所属的古人类大约生活在( )
A.三皇时代 B.龙山文化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新石器时代
2.下图为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范围图。为管理广阔的势力范围,商朝实行(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3. 归纳总结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总体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B. 北民南迁,南方崛起
C. 政权稳固,国家一统 D. 社会动荡,民族交融
4.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5.唐朝时期被草原各族尊奉为“天可汗”的帝王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肃宗
6.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下列中医药学著作是孙思邈所著的是( )
A.《黄帝内经》 B.《千金方》 C.《神农本草经》 D.《唐本草》
7.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 )
A.七国之乱 B.绍兴和议 C.靖康之变 D.安史之乱
8. 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
A. 畏兀儿文字 B. 藏文字母 C. 汉字 D. 蒙古文
9.下列王朝中,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10.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发展 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
11.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必要之举是( )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接受协定关税 D. 开放五口通商
12.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平均分配土地 D. 实行男女平等
13.1915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下列与该运动相关的是( )
A.《四洲志》 B.《华事夷言》 C.《革命军》 D.《新青年》
14.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 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口号与之相关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D.“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15.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6.“民国54年”台湾地区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发行了一枚20周年的纪念邮票,据此判断纪念的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北伐战争开始
C.抗争的胜利 D.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17.1947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荣渠在日记中写道,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同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这是因为( )
A.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B.重庆谈判破裂引发民众不满
C.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D.日军掠夺导致物资严重短缺
18.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活动是( )
A.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B. 千里跃进大别山C. 辽沈战役D. 渡江战役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见如表,新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成就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3年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1983年 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号”研制成功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A. 改革开放决策的推动 B. 苏联等国的技术援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21.在古代希腊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他是( )
A.苏格拉底 B.修昔底德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2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自治城市中行使城市治理职责的主要是( )
A.基督教教会势力 B.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
C.国王任命的官僚 D.庄园主人及其管家
23.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的新物产( )
A.黄金 B.玉米 C.瓷器 D.香料
24.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早期 C.18世纪中后期 D.19世纪初期
2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26.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到( )
A.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C.电力时代 D.高科技时代
27.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这表明,苏俄开始推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单一公有制
28.慕尼黑会议后,首相张伯伦宣称为欧洲“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此时英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绥靖政策 C.集体安全政策 D.遏制政策
29.有学者认为,“冷战”政策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核战争恫吓,加强宣传攻势,破坏正常经济关系,干涉他国内政等。据此,下列举措与“冷战”有关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3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D.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二、单选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下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龟腹甲,上面刻写了一些有关占卜的内容。对这一实物史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出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B.出土自浙江良诸古城遗址
C.所刻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D.所记内容为盘庚迁殷以前的占卜辞
32.唐穆宗时(820~824年在位),广东龙川县进士韦昌明在《越井记》中说:“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经济重心自秦朝开始南移 B.唐代北方人口迁徙到南方
C.多民族共同开发岭南地区 D.华南的教育水平超越北方
33.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很多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而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佛教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绘画技术快速发展
C.政治权力干预明显 D.儒家思想产生影响
34.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 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
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 D.国际都会长安的繁华
35.读下图,结合所学推断,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交通的日益便利 B.耕作方式的根本变革
C.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36.康熙前中期,政府开放海禁,借助西方传教士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活动,并与俄国订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尼布楚条约》。这说明当时( )
A.统治危机的初显 B.对外关系的缓慢转型
C.国家疆域的奠定 D.朝贡体制的逐渐解体
37.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统帅额尔金照会恭亲王奕 ,声称“英法侨民,即在此园(圆明园)内遇害极惨”;而据法国俘虏科尔迪埃记载,巴夏礼一行8人被捕后,“初解至通州,过八里桥”禁锢一庙内,后被押送至京“加锁练(链)干狱”。据此可知( )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 B.英法侨民遇害是战争爆发的主因
C.侵略者试图为战争暴行寻找借口 D.中西方的维权意识存在明显差异
38.1891年,维新派学者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宣扬变法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然而草堂却悬挂孔子画像,对联书“行仁义事,读圣贤书”。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
中体西用 B.尊孔复古 C.托古改制 D.全盘西化
39.20世纪初,一批爱国青年志士大量翻译、编印外国革命史、亡国史,既热情讴歌了法国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又深刻揭示了落后挨打乃至亡国的惨痛教训。爱国青年此举的目的是说明( )
A.维新变法乃救亡图存之路 B.清末“新政”乃一骗局
C.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精神 D.革命是“天演之公例”
40.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 D.抗日战争的胜利
4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建党100年回眸》图片展中,“开天辟地”篇章,下列历史场景中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
A.嘉兴南湖的游船 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重庆谈判的合影 D.中国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
42.1956年前后,中国农民们反映,“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据此可知( )
A.“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倾向B.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比例失调D.农业合作化改变了所有制的结构
43.撰稿人乔治·丘奇在1986年的第一期《时代周刊》中写道:“仅仅隔几年重访中国的外国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访问的是同一个国家,丰富多彩的食品自由市场,农村雨后春笋盖起来的整洁小屋和充满生机的乡村工业……”乔治·丘奇惊叹的中国的巨大变化源于( )
A.祖国统一的实现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三线建设的开展
【答案】选B【解析】根据1986年级过几年等信息,选B,排除ACD.
42.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一带的部分工厂向北迁移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计划短期内在黑龙江地区新建一个工业基地,史称“南厂北迁”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朝鲜战争的爆发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中苏关系的加强
43.“它把分散的个体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积极从事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它解决了贫苦农民土地、农具等的困难,获得进一步翻身的机会;它把人与人在生产当中的关系,从自私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互惠的关系”。文中的“它”指( )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
44.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朝鲜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等字样。这本质上反映了( )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 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
C.新罗接受了唐政府的册封 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
45.御家人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将军和御家人结成的主从关系制。将军赐予御家人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利益,称为“御恩”。御家人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义务,称为“奉公”。御家人制度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庄园经济的衰退
C.幕府政治的特点 D.中华文化的影响
46.很多时候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最后发现往往是杜撰出来的。例如那个家喻户晓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是伏尔泰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这反映( )
A.牛顿思想都晦涩难懂 B.未经证实的故事是不可信
C.故事有助于科学传播 D.科学精神与生活密切相关
47. 电力在被应用之前,工业生产线需要多台蒸汽机协同工作来提供动力,生产流程不稳定,如果一台蒸汽机出现故障则会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经电气化改造后,生产流程变得简洁、稳定。这一变化说明( )
A. 电气时代优于蒸汽时代 B. 电力更易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C. 蒸汽机退出了历史舞台 D. 电力已经成为社会重要能源
48. 有学者提出:《国际联盟盟约》所规定的“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的宗旨,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在该学者看来,国联( )
A. 是维持英法霸权的工具 B. 保证了世界和平
C. 坚持各成员国平等原则 D. 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9.《联合国宪章》序言明确指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据此可知,《联合国宪章》( )
A.维护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B.汲取了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C.颠覆了传统欧洲的国际法 D.成为大国间协调合作的典范
50.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从不同视角分析其原因,有人注重社会体制和发展战略的作用,有人则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列对新兴工业国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发扬了儒家宽容、和谐、勤俭等精神
C.提倡重科技、重管理、重效率的作风 D.从东欧、非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三、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51.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属于边疆政策的是( )
A.设置十三州刺史 B.控制河西走廊
C.派遣张骞通西域 D.实行盐铁官营
52.历史上的诸多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下列属于少数民族制度建设成就的是( )
A.猛安谋克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南北面官制度 D.三省六部制
5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滴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
A.察举制度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D.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54.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扶清灭洋”等口号。1899年底,打出了“扶清灭洋”旗帜,到1900年7月又举起“扫清灭洋”等旗帜。这说明( )
A. 义和团运动得到了政府支持 B.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
C. 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提高 D. 农民群众反帝爱国行为比较盲目
55.抗日成争胜利前后,围绕未来如何建设国家问题,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这两种命运是( )
A.民主与专制 B.联合政府与多党执政
C.和平与内战 D.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5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有( )
A.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三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我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57.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弄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依法可以弄伤这个人的眼睛……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上述规定反映了该法典的( )
A. 同态复仇原则 B. 阶级歧视原则
C. 抑强扶弱原则 D. 保护商业财产原则
58.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 )
A.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B.制定太阳历并传往世界各地
C.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 D.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欧
59.16世纪构成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
A.海盗式抢劫 B.贩奴贸易同一般商业结合
C.大量商品输出 D.组织殖民公司进行殖民扩张
60. 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 1970 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 普遍制定指令性计划
C.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
2023-2024学年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
高一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训练金卷(二)(解析版)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I: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中两颗铲形门齿化石所属的古人类大约生活在( )
A.三皇时代 B.龙山文化时代 C.旧石器时代 D.新石器时代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C项正确;元谋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不是新时期时代,排除D项;元谋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不是三皇时代,排除A项;元谋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不是龙山文化时代,排除B项。故选A项。
2.下图为商朝的政治势力和文化影响范围图。为管理广阔的势力范围,商朝实行( )
A.分封制 B.内外服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管理广阔的势力范围,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B项正确;分封制为西周时期,排除A项;郡县制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排除C项;行省制为元朝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
3. 归纳总结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总体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B. 北民南迁,南方崛起
C. 政权稳固,国家一统 D. 社会动荡,民族交融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进入大分裂大动荡,只有短暂的局部统一时期。北民内迁,中原人口南迁,民族关系进入大融合时期。因此社会动荡,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总体特征,D项正确;ABC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4. “今台阁选举,涂塞耳目,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某一选官制度的弊端。该选官制度是( )
A. 军功爵制 B. 察举制
C. 九品中正制 D. 科举制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中正官依据家世出身对人才的品第进行评定,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是九品中正制的内容,C项正确;军功爵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推行,它以军功论赏,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察举制的标准是孝廉,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科举制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唐朝时期被草原各族尊奉为“天可汗”的帝王是( )
A.唐高宗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肃宗
【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以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赢得各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来到长安,尊奉他为各族的 “天可汗”,B项正确;唐高宗勤于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 ,史称永徽之治,排除A项;唐玄宗统治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排除C项;唐肃宗命郭子仪与李光弼等将领讨伐安史叛军,收复长安、洛阳两京,排除D项。故选B项。
6.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下列中医药学著作是孙思邈所著的是( )
A.《黄帝内经》 B.《千金方》 C.《神农本草经》 D.《唐本草》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世尊称为“药王”,其医学著作是《千金方》,B项正确;《黄帝内经》是战国至西汉间的医学著作,排除A项;《神农本草经》是汉朝时期的医学成就,排除C项;《唐本草》是有国家颁布的药典,排除D项。故选B项。
7.北宋政权长期积贫积弱,1127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史称( )
A.七国之乱 B.绍兴和议 C.靖康之变 D.安史之乱
[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导致了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C项正确;七国之乱是西汉时期,排除A项;绍兴和议是南宋与金在1141年订立的和约,排除B项;安史之乱是唐朝时期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排除D项。故选C项。
8. 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的共同特点是都借鉴了( )
A. 畏兀儿文字 B. 藏文字母 C. 汉字 D. 蒙古文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在创制时都借鉴了汉字,创制文字都是为了本国的统治,因此C正确,ABD排除。故选C。
9.下列王朝中,直接亡于农民起义的是(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 D.明朝
【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晚明因政治腐败、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D项正确;西汉亡于外戚,排除A项;唐朝亡于藩镇,排除B项;北宋被金灭亡,排除C项。故选D项。
10.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工商业发展 B.保护农耕经济
C.维护封建统治 D.防范“外夷”入侵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统治者实行 “海禁”与“闭关锁国” 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西方的侵略,但是从长远来看,使中国落后于历史发展潮流,C正确;ABD均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故选C。
11. 《南京条约》主要内容中,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必要之举是( )
A. 割让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银元 C. 接受协定关税 D. 开放五口通商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京条约》 规定开放五口通商,中国被迫打开国门,融入世界,D项正确;割地无法体现融入世界,排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协定关税使中国丧失了关税自主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12. 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资政新篇》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 发展资本主义 B. 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 平均分配土地 D. 实行男女平等
【答案】A【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资政新篇》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的第一个方案,《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小农经济理想天国的体现,A项正确;《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主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凡分田,照人口”的平均分配方法,排除C ;《天朝田亩制度》中无论是土地的分配还是选官都体现了男女平等,排除D项。故选A项。
13.1915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下列与该运动相关的是( )
A.《四洲志》 B.《华事夷言》 C.《革命军》 D.《新青年》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15年,以陈独秀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动了反封建、倡导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可知,《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D项正确;《四洲志》是由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排除A项;《华事夷言》是在林则徐的主持下摘译西方报刊上议论中国的言论而辑成的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排除B项;《革命军》 是邹容的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
14.著名作家魏巍在《地球上的红飘带》一书中说:“地球上曾经有过一条红飘 带,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下列口号与之相关的是( )
A.“打倒列强,除军阀” B.“打土豪,分田地”
C.“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D.“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一头连着黄土高原,一头连在瑞金城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将黄土高原和瑞金联系在一起的是长征,D项正确;A项是北伐时期的口号,排除A项;B项是土地革命时期的主张,排除B项;C项是洗星海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得作品,排除C项。故选D项。
15.表明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37年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意图,也是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A项正确;太原会战是淞沪会战期间国民政府组织的会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获得了平型关大捷,但不是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排除B项;1938年春,李宗仁指挥徐州会战,取得了台儿庄战役,但不是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排除C项;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武汉会战失败,中国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但不是日本侵华战略意图失败的战役,排除D项;故选A项。
16.“民国54年”台湾地区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发行了一枚20周年的纪念邮票,据此判断纪念的事件是( )
A.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B.北伐战争开始
C.抗争的胜利 D.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答案】C【解析】据材料“民国54年”“20周年的纪念邮票”等信息可知,所纪念的事件发生在1945年,故C选项正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12年1月,北伐战争开始于1924年,五四运动发生于1919年,都不符合题意,故A、B、D选项错误。
17.1947年5月,北京大学学生罗荣渠在日记中写道,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同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掀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这是因为( )
A.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 B.重庆谈判破裂引发民众不满
C.自然灾害导致粮食大幅减产 D.日军掠夺导致物资严重短缺
【答案】A【解析】“当月下发公费生活补贴五万元,而膳食费即需四万元,交完饭费已近乎无钱生活”可知,这是通货膨胀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面内战引发恶性通货膨胀,A项正确;1946年重庆谈判破裂,排除B项;这一时期主要是内战,排除C项;抗日战争在1945年就结束了,排除D项。故选A项。
18. 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揭开战略进攻序幕的军事活动是( )
A. 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 B. 千里跃进大别山C. 辽沈战役D. 渡江战役
【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B项正确;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排除A项;辽沈战役打响于1948年9月,属于战略决战阶段的战役,排除C项;渡江战役发生于1949年4月,结束了南京国民政府在大陆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B项。
1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见如表,新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成就
1964年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73年 袁隆平选育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1983年 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银河—I号”研制成功
2003年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
A. 改革开放决策的推动 B. 苏联等国的技术援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 D. 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并结合所学可知,新中国取得这些成就的主要原因是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C项正确;1978年决定实行改革开放,但材料中所涉及的科技成就并非都是78年之后,排除A项;1958年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不再给中国提供技术援助,排除B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并非是新中国取得这些科技成就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实践的理论结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其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
A.中共十六大 B.中共十七大 C.中共十八大 D.中共十九大
【答案】D【解析】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D项正确;A、B、C三项排除。故选D项。
21.在古代希腊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他是( )
A.苏格拉底 B.修昔底德 C.亚里士多德 D.希罗多德
【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历史学家,首创“历史”一词,被尊称为“史学之父”,D项正确;苏格拉底是古希腊哲学的创始人之一,排除A项;修昔底德是古希腊历史学家、文学家和雅典十将军之一,以其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而在西方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排除B项;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排除C项。故选D项。
22.10~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城市可从国王或领主那里获得特许状,享有一定程度的自由。自治城市中行使城市治理职责的主要是( )
A.基督教教会势力 B.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
C.国王任命的官僚 D.庄园主人及其管家
【答案】B【解析】据材料可知在中世纪后期城市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据所学知识可知行使城市治理职责的主要是行会或商会上层分子,B项正确;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以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在自治城市,基督教教会势力、国王和庄园主都不再履行城市治理的主要职责,排除ACD项。故选B项。
23.新航路开辟后,在欧洲市场上出现的新物产( )
A.黄金 B.玉米 C.瓷器 D.香料
【答案】B【解析】新航路开辟后,美洲作物传入欧洲,B正确;黄金、瓷器和香料并不是新出现的物产,排除A、C、D。
24.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是在( )
A.17世纪末 B.18世纪早期 C.18世纪中后期 D.19世纪初期
【答案】C【解析】新航路开辟以后,大西洋航运日趋繁忙,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加入海外贸易竞争。从十六世纪末至十八世纪中期,英国先后击败了西班牙、荷兰和法国,迅速扩大了殖民势力,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自诩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C正确;排除A、B、D。
25.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是因为( )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
C.宗教改革运动动摇了天主教会的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创立
【答案】B【解析】文艺复兴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于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开始关注人的价值,B正确;新航路的开辟和宗教改革都是在16世纪,文艺复兴是在14世纪开始,因此不可能是文艺复兴的原因,排除A、C;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是在文艺复兴解放人们的思想基础上创立的,排除D。
26.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到( )
A.蒸汽时代 B.信息时代 C.电力时代 D.高科技时代
【答案】C【解析】1870年以后,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电气时代”,C项正确。第一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到“蒸汽时代”,排除A项;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到“信息时代”,排除B项;进入信息时代之后才进入高科技时代,排除D项。故选C项。
27.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这表明,苏俄开始推行(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单一公有制
【答案】B【解析】根据时间“1921年3月”,材料“《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推断出,此时苏俄推行的是“新经济政策”,B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在1921年被废除,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农业集体化”政策 和单一公有制只会出现在苏联时期,但材料里面的时间是苏俄时期,排除C项、D项。故选B项。
28.慕尼黑会议后,首相张伯伦宣称为欧洲“带来了五十年的和平”。此时英国推行的外交政策是( )
A.门户开放政策 B.绥靖政策 C.集体安全政策 D.遏制政策
【答案】B【解析】慕尼黑会议是英法等国实行绥靖政策的顶峰,B正确;门户开放政策是美国提出的,排除A;集体安全政策与题干时间描述不符,而且当时苏联有此意向,排除C;遏制政策与当时的英国外交政策相反,排除D。
29.有学者认为,“冷战”政策在实践中表现为组织军事集团,进行军备竞赛,在国外建立军事基地,进行核战争恫吓,加强宣传攻势,破坏正常经济关系,干涉他国内政等。据此,下列举措与“冷战”有关的是(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 B.推行马歇尔计划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冷战(世界)。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在经济上援助西欧,目的是加强对西欧的控制,遏制苏联,是美国在经济上对苏联的“冷战”措施,B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为了向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以渡过危机,和“冷战”无关,排除A项;《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是为了打败法西斯,和“冷战”无关,排除C项;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是为了配合苏联工业化建设,和“冷战”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0.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
A.两极格局的结束 B.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
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D.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
【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C项正确;两极格局的结束、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的发展及市场经济体制的普遍建立是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但是并非是根本原因,ABD项排除。故选C。
二、单选题Ⅱ: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31.下图是一片刻有文字的龟腹甲,上面刻写了一些有关占卜的内容。对这一实物史料说法正确的是( )
A.出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B.出土自浙江良诸古城遗址
C.所刻的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D.所记内容为盘庚迁殷以前的占卜辞
【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和所学可知,图中展示的甲骨文,出土自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殷墟遗址,A项正确;据所学,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为盘庚迁殷至纣王间270年之卜辞,排除D项;据所学,甲骨文出土自河南安阳殷墟遗址,而非浙江良诸古城遗址,排除B项;据所学,世界上最古老的的文字是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排除C项。故选A项。
32.唐穆宗时(820~824年在位),广东龙川县进士韦昌明在《越井记》中说:“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上述现象反映了( )
A.经济重心自秦朝开始南移 B.唐代北方人口迁徙到南方
C.多民族共同开发岭南地区 D.华南的教育水平超越北方
【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时期的中国。材料“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体现的是自秦朝以来,北民就已经同南方少数民族杂处、交融,共同开发岭南地区,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从唐中叶开始,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自秦朝时期就已经开始迁徙,排除B项;材料与教育发展水平无关,且南方教育相对落后于北方,排除D项。故选C项。
33.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很多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而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佛教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这一变化可以折射当时( )
A.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绘画技术快速发展
C.政治权力干预明显 D.儒家思想产生影响
【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在中国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很多佛像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佛教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及所学可知,佛教是从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在与中原儒家思想的交融过程中,佛像逐渐改变了衣衫单薄、表情生动的形象,形成了与儒家信仰相适应的造像特征。所以时代较晚的佛像具有表情庄严、服饰整齐的特征,D项正确;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影响佛教造像改变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绘画技术的发展与佛教造像的改变关系不大,排除B项;佛教造像的改变与政治权力的干预关系不大,排除C项。故选D项。
34.唐诗“一声天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注:翠微为唐代宫殿名)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描写的是( )
A.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的场景 B.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
C.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 D.国际都会长安的繁华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朝(中国)。据材料可知,“上翠微”、“新换六铢衣”、“龙乍变”、“春光簇马归”等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内容选自唐朝古诗《放榜日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场景,描写的是科举考试放榜的盛况,B项正确;唐玄奘前往天竺取经促进佛教的传播,加强了中印文化交流,与题干内容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科举考试的情况,而非文成公主送亲队伍西出长安,排除C项;材料主旨重点描述的是科举的盛况,而非长安的繁荣,没有涉及描述长安繁华的相关论述,排除D项。故选B项。
35.读下图,结合所学推断,图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南北交通的日益便利 B.耕作方式的根本变革
C.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D.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至清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是,在北宋以后,北方人才比重不断下降,南方人才比重不断上升,这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南方经济水平逐渐超越了北方,自然南方人才比重就高了,D项正确;交通的便利与人才比重变化无关,排除A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耕作方式并未发生根本变革,排除B项;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得出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36.康熙前中期,政府开放海禁,借助西方传教士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活动,并与俄国订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尼布楚条约》。这说明当时( )
A.统治危机的初显 B.对外关系的缓慢转型
C.国家疆域的奠定 D.朝贡体制的逐渐解体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朝(中国)。根据材料“康熙前中期,政府开放海禁,借助西方传教士开展与西方国家的交往活动,并与俄国订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尼布楚条约》”可知,康熙前中期,政府通过放开海禁、借助传教士开展对外交往等举措与西方国家、俄国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清朝突破政策束缚,逐步开展对外交往,说明当时的对外关系在缓慢转型中,B项正确;乾隆时期统治危机已初显,排除A项;材料强调中外交往活动,与国家疆域的奠定无关,排除C项;这些措施并未使得根深蒂固的天朝上国思想和朝贡体制解体,排除D项。故选B项。
37.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统帅额尔金照会恭亲王奕 ,声称“英法侨民,即在此园(圆明园)内遇害极惨”;而据法国俘虏科尔迪埃记载,巴夏礼一行8人被捕后,“初解至通州,过八里桥”禁锢一庙内,后被押送至京“加锁练(链)干狱”。据此可知( )
A.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 B.英法侨民遇害是战争爆发的主因
C.侵略者试图为战争暴行寻找借口 D.中西方的维权意识存在明显差异
【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根据材料“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联军统帅额尔金照会恭亲王奕 ,声称‘英法侨民,即在此园(圆明园)内遇害极惨’”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统帅额尔金以其侨民被害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即侵略者试图为战争暴行寻找借口,C项正确;“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表述有误,历史真相并不会因年代久远而无法还原,排除A项;英法侨民遇害是列强发动战争的借口,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未对比中西方的维权意识,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38.1891年,维新派学者康有为在万木草堂宣扬变法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然而草堂却悬挂孔子画像,对联书“行仁义事,读圣贤书”。康有为变法思想的特点是(  )
中体西用 B.尊孔复古 C.托古改制 D.全盘西化
【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891年(中国)。据材料“宣扬变法思想,主张向西方学习,然而草堂却悬挂孔子画像”,结合所学可知,维新派在学习西方的同时,又运用儒家思想,以便减少变法的阻力,说明其特点是托古改制,C项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派的思想特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托古改制,并不是尊孔复古,排除B项;材料学习西方的同时,又利用本国儒家思想,并不是全盘西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9.20世纪初,一批爱国青年志士大量翻译、编印外国革命史、亡国史,既热情讴歌了法国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又深刻揭示了落后挨打乃至亡国的惨痛教训。爱国青年此举的目的是说明( )
A.维新变法乃救亡图存之路 B.清末“新政”乃一骗局
C.义和团运动具有爱国精神 D.革命是“天演之公例”
【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20世纪初的中国。根据材料“20世纪初,一批爱国青年志士大量翻译、编印外国革命史、亡国史,既热情讴歌了法国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又深刻揭示了落后挨打乃至亡国的惨痛教训。”可知,20世纪初一批爱国青年志士关注“法国革命和北美独立战争”,并且翻译了许多涉及外国革命斗争的书籍,说明他们重视革命思想的宣传,D项正确;20世纪初,革命逐渐成为中国有识之士寻求救亡图存道路的首选,并不是为了维新变法,排除A项;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材料未涉及清末新政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材料并未强调义和团运动的爱国精神,与题干信息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40.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曾经数易其所在地,每一次的变动,其背后都折射出丰富的历史意义,观察如图,在②处发生的事件,标志着( )
A.革命统一战线建立 B.国民党专制统治确立
C.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 D.抗日战争的胜利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27年(中国)。据题干信息可知②处的事件指的是国民政府从武汉迁到南京,结合所学,1927年秋,武汉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它标志着中国国民党专制统治的确立,B项正确;第一次国民革命期间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北伐军胜利进军,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往武汉,与题干中①相关。全面抗战开始后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丧师失地,南京被日军占领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与题干中③相关,排除A项;1928年底,张作霖之子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告东北三省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在形式上基本统一了全国,这期间国民政府并未迁移首都,排除C项;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无条件投降诏书。9月2日,在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从重庆还都南京,排除D项。故选B项。
4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建党100年回眸》图片展中,“开天辟地”篇章,下列历史场景中最有可能入选的是( )
A.嘉兴南湖的游船 B.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
C.重庆谈判的合影 D.中国第一颗卫星成功发射
【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921-2021年(中国)。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由于法租界巡捕突然搜查会场,会议最后一天是在浙江嘉兴南湖一艘游船上进行的。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A项正确;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两者都属于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取得的建设成就,与“开天辟地”的主题不符,排除B项、D项;1945年8月底,毛泽东等赴重庆。经过谈判,国共双方于10月10日签署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重庆谈判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努力,与“开天辟地”的主题不符,排除C项。故选A项。
42.1956年前后,中国农民们反映,“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据此可知( )
A.“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倾向B.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经济比例失调D.农业合作化改变了所有制的结构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前后(中国)。根据材料“1956年前后”“共产党领导农民办合作社,增产粮食,什么都好,就是不准搞副业不好”可知,1953年-1956年底,我国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但“不准搞副业”,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B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存在“左”的倾向,但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某些弊端,未体现我国经济比例失调,排除C项;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43.撰稿人乔治·丘奇在1986年的第一期《时代周刊》中写道:“仅仅隔几年重访中国的外国人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访问的是同一个国家,丰富多彩的食品自由市场,农村雨后春笋盖起来的整洁小屋和充满生机的乡村工业……”乔治·丘奇惊叹的中国的巨大变化源于( )
A.祖国统一的实现 B.改革开放的实施
C.中美关系的缓和 D.三线建设的开展
【答案】选B【解析】根据1986年级过几年等信息,选B,排除ACD.
42.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一带的部分工厂向北迁移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计划短期内在黑龙江地区新建一个工业基地,史称“南厂北迁”运动。这一运动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朝鲜战争的爆发 B.“一五”计划的实施
C.西藏的和平解放 D.中苏关系的加强
【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类题目,时空是1950年10月的中国。根据材料“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主要集中在沈阳、大连一带的部分工厂向北迁移至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及所学可知,1950年10月5日,中共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为了配合这一决策实施,中共中央于10月8日发布命令,将一部分位于沈阳、大连的工厂向北迁移至哈尔滨、齐齐哈尔,短期内在黑龙江地区新建一个工业基地,史称“南厂北迁”运动,A项正确;“一五”计划实施于1953年至195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项;1951年的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的全权代表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全权代表在北京签订《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了西藏的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是中国现代史和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也是西藏地方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转折点。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C项;1950年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进一步加强了中苏关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43.“它把分散的个体的小农经济组织起来,积极从事生产,提高社会生产力;它解决了贫苦农民土地、农具等的困难,获得进一步翻身的机会;它把人与人在生产当中的关系,从自私的关系,逐渐转变为互惠的关系”。文中的“它”指( )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人民公社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土地改革
【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农业互助组是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在土改完成后的农村,农民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农业互助组织,主要解决个体农业生产规模小,劳动力、农具不足的困难。由此可见,材料描述的是农业互助组的特征,A项正确;人民公社是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结构的、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基层单位,它的特征是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等,排除B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特征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排除C项;土地改革是把地主的土地变为农民的土地,排除D项。故选A项。
44.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朝鲜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等字样。这本质上反映了( )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 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
C.新罗接受了唐政府的册封 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朝鲜。根据材料“在朝鲜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等字样。”可知,新罗受唐朝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了唐朝的年号,两国政府关系往来密切,B项正确;借鉴唐朝年号只是表面现象,没有反映本质问题,排除A项;新罗借鉴唐朝年号并不能说明接受了唐中央政府的册封,也无法体现来往的频繁,排除C项和D项。故选B项。
45.御家人制度是古代日本的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将军和御家人结成的主从关系制。将军赐予御家人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利益,称为“御恩”。御家人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义务,称为“奉公”。御家人制度反映了( )
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庄园经济的衰退
C.幕府政治的特点 D.中华文化的影响
【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日本时期。根据材料“将军和御家人结成的主从关系制。将军赐予御家人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利益……御家人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义务”可知,在古代日本,将军和御家人结成的主从关系制,将军赐予御家人官职和土地并保护其既得利益,而御家人对将军宣誓效忠,承担纳贡和服军役义务,这是古代日本幕府政治统治的表现,即以将军为首,御家人为骨干的武士政权,与天皇为首的朝廷并存,但握有实权,C项正确;御家人制度是幕府集团权力的加强,而非中央,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庄园经济的信息,排除B项;幕府统治与中华文化影响关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C项。
46.很多时候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最后发现往往是杜撰出来的。例如那个家喻户晓的“苹果从树上掉下来”的故事,是伏尔泰通过说故事的形式来阐发牛顿思想、描绘牛顿所遵循的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这反映( )
A.牛顿思想都晦涩难懂 B.未经证实的故事是不可信
C.故事有助于科学传播 D.科学精神与生活密切相关
【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西欧)。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伏尔泰用牛顿和苹果落地的故事阐发科学方法、科学原则对科学家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反映出科学精神与生活密切相关,D项正确;只有苹果与自由落体的故事,不能说明牛顿思想都是晦涩难懂的,排除A项;未经证实的故事不可信与伏尔泰通俗阐发科学方法与科学原则的做法不符,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故事可以促进科学的传播,排除C项。故选D项。
47. 电力在被应用之前,工业生产线需要多台蒸汽机协同工作来提供动力,生产流程不稳定,如果一台蒸汽机出现故障则会影响整个生产流程,经电气化改造后,生产流程变得简洁、稳定。这一变化说明( )
A. 电气时代优于蒸汽时代 B. 电力更易于促进生产力发展
C. 蒸汽机退出了历史舞台 D. 电力已经成为社会重要能源
【答案】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欧美)。据材料“电力在被应用之前,工业生产线需要多台蒸汽机协同工作来提供动力,生产流程不稳定”,“经电气化改造后,生产流程变得简洁、稳定”可知,电力的应用使生产流程简洁、稳定,使工业流程得到了优化,这说明电力更易于促进生产力发展,B项正确;仅从工业流程得到优化不能说明电气时代优于蒸汽时代,排除A项;电气的应用不能说明蒸汽机退出历史舞台,排除C项;材料只强调了电力的应用优化了工业流程,没有体现电力是否成为社会重要能源,排除D项。故选B项。
48. 有学者提出:《国际联盟盟约》所规定的“保证国际和平与安全,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的宗旨,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和它们所建立的“国际新秩序”。在该学者看来,国联( )
A. 是维持英法霸权的工具 B. 保证了世界和平
C. 坚持各成员国平等原则 D. 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答案】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一战后(欧洲)。据材料“主要是为了维护以英法为代表的战胜国的既得利益”,可知维护战胜国利益和英、法等国主导的国际秩序是国联的实质,即国联是英法维护自身既得利益、操纵国际事务的工具,A项正确;国联被英法操纵,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国际联盟成员国的地位,无法得出“各成员国平等原则”的结论,排除C项;国联并不是社会动荡的根源,排除D项。故选A项。
49.《联合国宪章》序言明确指出,“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创造适当环境,俾克维持正义,尊重由条约与国际法其他渊源而起之义务,久而弗懈,促成大自由中之社会进步及较善之民生。”据此可知,《联合国宪章》( )
A.维护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B.汲取了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C.颠覆了传统欧洲的国际法 D.成为大国间协调合作的典范
【答案】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据《联合国宪章》序言内容“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类两度身历惨不堪言之战祸”,结合材料“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可知《联合国宪章》汲取了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B项正确;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而不是“维护了”国际的和平与安全排除A项;《联合国宪章》并未颠覆传统欧洲的国际法,排除C项;《联合国宪章》构成一协调各国行动之中心,而非成为大国间协调合作的典范,排除D项。故选B项。
50.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人们从不同视角分析其原因,有人注重社会体制和发展战略的作用,有人则强调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列对新兴工业国发展原因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B.发扬了儒家宽容、和谐、勤俭等精神
C.提倡重科技、重管理、重效率的作风 D.从东欧、非洲等地吸收了大量劳动力
【答案】D【解析】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范围为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用的是本国劳动力,而非从东欧和非洲吸引劳动力,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是这一时期新加坡、韩国等国家发展的原因,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项。
三、双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选对得3分,其余情况不得分。
51.汉武帝顺应时代需要,采取了一系列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国家的措施,其中属于边疆政策的是( )
A.设置十三州刺史 B.控制河西走廊
C.派遣张骞通西域 D.实行盐铁官营
【答案】B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控制河西走廊和派遣张骞通西域,是汉武帝采取的边疆政策,BC两项正确;设置十三州刺史属于强化监察制度的措施,排除A项;实行盐铁官营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经济措施,并非边疆政策,排除D项。故选BC两项。
52.历史上的诸多民族不断参与中华文化的构建与发展,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下列属于少数民族制度建设成就的是( )
A.猛安谋克制度 B.九品中正制 C.南北面官制度 D.三省六部制
【答案】A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猛安谋克制度是女真族实行的制度,南北面官制度是契丹族建立的辽王朝实行的制度,AC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和三省六部制都是汉民族政权创立的制度,排除BD项。故选AC项。
5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虽然分分合合、王朝更替、偶有反复,但没有改变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滴变趋势。演变趋势指( )
A.察举制度不断削弱 B.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C.专制主义不断强化 D.民主法治不断健全
【答案】B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表现为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的权力不断加强,地方的权力不断削弱,B、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察举制是我国古代汉朝选官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制被九品中正制所取代,因此察举制度是否不断削弱不是我国古代政治演变的趋势,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没有建立民主法治,排除D项。故选B、C项。
54. 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扶清灭洋”等口号。1899年底,打出了“扶清灭洋”旗帜,到1900年7月又举起“扫清灭洋”等旗帜。这说明( )
A. 义和团运动得到了政府支持 B. 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
C. 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提高 D. 农民群众反帝爱国行为比较盲目
【答案】B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义和团在山东兴起不久,先后提出“助清灭洋”“扶清灭洋”等口号。义和团运动1899年底,打出了“扶清灭洋”旗帜,到1900年7月又举起“扫清灭洋”等旗帜。结合所学可知,由“助清灭洋”“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说明当时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相互交织,B项正确;由“助清灭洋”“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还说明人民群众的觉悟程度提高,对清政府的认识逐渐深入,所以C项正确;由此可知,B、C项均符合题意;义和团运动被政府勾结洋人联合绞杀,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义和团对清政府的认识有改变,未体现“农民群众反帝爱国行为比较盲目”,排除D项。故选B、C项。
55.抗日成争胜利前后,围绕未来如何建设国家问题,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这两种命运是( )
A.民主与专制 B.联合政府与多党执政
C.和平与内战 D.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
【答案】A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根据所学可知,抗日成争胜利前后,围绕未来如何建设国家问题,中国面临着两种命运的抉择,即建立民主政治与专制独裁统治的斗争,A项正确;维护国内和平与国共两党内战的斗争,C项正确;当时面临的是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抉择,并不是多党执政,排除B项;“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追求,不是抗战胜利后面临的抉择,排除D项。故本题选AC项。
56.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有( )
A.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 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C.三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我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
【答案】B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主要有“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等,BD两项正确;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氢弹是在20世纪六十年代,排除A项;三线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并非改革开放后的经济建设成就,排除C项。故选BD两项。
57.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一个人弄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依法可以弄伤这个人的眼睛……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上述规定反映了该法典的( )
A. 同态复仇原则 B. 阶级歧视原则
C. 抑强扶弱原则 D. 保护商业财产原则
【答案】AB【解析】根据题干提示维护贵族和自由民利益,说明《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的利益,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B项正确,排除C项;“如果一个人弄伤了贵族的眼睛,那么贵族依法可以弄伤这个人的眼睛”说明保持着原始社会的同态复仇,A项正确;D项在题干中未体现。故选AB项
58.阿拉伯人是东西方的“文化使者”,这主要是因为阿拉伯人( )
A.发明了10个数字符号 B.制定太阳历并传往世界各地
C.翻译了许多希腊著作并将其加以传播 D.将中国的某些科技、文化传入西欧
【答案】CD【解析】本题是多项选择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亚洲。阿拉伯人将大量的希腊典籍译为阿拉伯文,并将其加以传播,C项正确;中国的造纸术、火药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D项正确;古代印度人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印度的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至今仍被称为“阿拉伯数字”,A项错误;古代埃及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B项错误。故选CD项。
59.16世纪构成英国商人海外活动的重要特点是( )
A.海盗式抢劫 B.贩奴贸易同一般商业结合
C.大量商品输出 D.组织殖民公司进行殖民扩张
【答案】A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世纪的英国限于国力,因此在海外活动中存在海盗式抢劫,主要是抢劫西班牙船只,同时进行贩奴贸易与一般商业结合,从中获利,A、B正确;16世纪的英国尚未进行工业革命,没有能力大量输出商品,排除C;16世纪的英国国力有限,因此难以组织殖民公司进行殖民扩张,排除D。
60. 据统计,美国1960年国民生产总值5037亿美元,人均收入1883美元; 1970 年国民生产总值高达9741亿美元,人均收入为2579美元,被称为“繁荣的十年”。其繁荣的原因有( )
A.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 普遍制定指令性计划
C. 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D.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增加
【答案】AD【解析】美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的繁荣首先得益于当时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其次在于当时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促进经济发展,A、D正确;美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并未普遍制定指令性计划,排除B、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