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散场 配套教学设计(14)

文档属性

名称 等待散场 配套教学设计(14)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4.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4:05:1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知识;
2、鉴赏小说精巧的情节构思,欣赏微型小说的魅力;
3、体会小说中的生活底蕴,激发学生对纯真人性的赞美和追求。
2学情分析
第一,高一的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都处于转型时期。生理各方面逐渐性成年男女的方向发展,心理上也开始逐步由感性转向理性,但是对爱情的理解,依然处于朦胧的阶段。
第二,本单元学习了《祝福》和《项链》两篇短篇小说,对小说的三要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微型小说的知识可能还有些欠缺;
第三,本班学生属于相对理性和成熟的人,对课文内容和老师讲解的知识都会保留一定的自我见解。
3重点难点
重难点:鉴赏小说的情节构思,欣赏微型小说的魅力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练习】课前预学
教师提前1~2天将预学案的资料发到学生的手上;学生在课前完成预学案的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难读字和陌生成语,对课文情节有一定的了解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展示《天鹅湖》剧照),同学们,这是《天鹅湖》的剧照,讲述的是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哪位同学可以概述一下这个故事的?
学生回答:《天鹅湖》讲述的是王子和天鹅公主冲破魔王的层层阻挠,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
教师: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不时上演着这样美丽的爱情故事,让我们一起学习刘心武的《等待散场》,去见证这个美丽的爱情。
活动3【活动】理清课文情节
教师:上课之前,我们预学了课文,对情节有了大致的了解。现在,请三位同学上来,将这个故事验出来,好不好?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活动4【练习】课堂检测
教师:发下课堂检测资料,要求限时、独立完成检测,教师巡堂;
学生: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
题目
(一)环境描写
1、文中有多处描写“雨”,请同学们找出来。描写“雨”有何作用?
2、除了雨,我们还注意到这篇小说里选用的舞剧是《天鹅湖》,能不能把《天鹅湖》换一换,比如说换成《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二)情节构思
1、本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也写得一波三折。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这一特点。
(提示:两处巧合,三处误会)
2、课文结尾处,“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
教师:发下课堂检测资料,要求限时、独立完成检测,教师巡堂;
学生: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作业
题目
(一)环境描写
1、文中有多处描写“雨”,请同学们找出来。描写“雨”有何作用?
2、除了雨,我们还注意到这篇小说里选用的舞剧是《天鹅湖》,能不能把《天鹅湖》换一换,比如说换成《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
(二)情节构思
1、本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也写得一波三折。请结合文章具体说说这一特点。
(提示:两处巧合,三处误会)
2、课文结尾处,“永恒的旋律”指的是什么?这样的结尾有何作用?
活动5【讲授】互动讨论
教师:学生限时讨论环节,教师巡查,指导学生讨论;
学生:学生组内讨论问题,发现疑难问题;
教师:总结疑难问题,请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对于某些问题,并不是所有小组都有疑惑,因此,请没有疑问的同学为其他同学答疑;
教师:通过讨论和回答两个环节后,教师对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
活动6【讲授】课堂小结
总结微型小说的特点:
1、立意新奇 善于从平凡十五中发掘新的不平常的思想意义,选材严,挖掘深,立意新
2、构思巧妙 构思巧妙奇特,故事引人入胜,是微型小说的一大特点。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微型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起伏,有波折,有悬念。
3、结尾新奇 结尾出人意料,给读者遐想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
4、语言精炼 微型小说篇幅小,人物少矛盾冲突高度集中,语言要求极为简练。
活动7【练习】当堂练习
一、课内检测
1、文章中的“我”并不是主角,为什么却写了那么多关于“我”的内容?
2、分别概括小伙子和姑娘的人物形象。二、阅读文章《永远的蝴蝶》,完成下列题目。
1.“我”为什么把樱子比做“蝴蝶”?
2.小说两次写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有什么作用?
3.小说直到作品的结尾处才告诉读者信的内容,这样处理有什么用意?
4.小说多次写到“雨”,这“雨”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