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散场 配套教学设计(19)

文档属性

名称 等待散场 配套教学设计(19)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4:05:5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理解小说如何围绕写作意图选取典型事例、描绘典型情境。
2、学习小说的虚构艺术:留白、巧合、误会、映衬、对比。
3、了解微型小说的文体特点。
4.进行一次改写练习。
2学情分析
高一(4)班学生72人,男生38,女生34,学生性格活泼,积极向上。经过高一上学期的调整和学习,学生已树立信心,并相信自己可以创造奇迹,对语文学科也有了极大兴趣(因我校招生处于普通高中招生第三批,所以学生基础差)。同时,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名言名言、警语佳文的积累,加之课前三分钟资料分享,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已日渐丰盈,所以,此次小课,拟在学生已拥有的文学鉴赏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小小说特点,激发后续阅读及写作兴趣。
《等待散场》是刘心武先生的一篇小小说,故事简短,但体例完备,是引导学生去熟悉小小说特点的很好载体。但正如刘心武先生所说:此篇小小说,尚有不完备处,是以,在引导学生熟悉体例后,要求要课下改写。因此,本课学习,我提前印发学案,要求学生预习新知。并以此课为桥梁,进一步巩固学生初中所学小说要素知识。
高中生已拥有自我思辨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但在积极表现自我方面,反而会更加内敛,所以,在本课中,教师要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并有所收获。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说如何围绕写作意图选取典型事例、描绘典型情境。
【教学难点】小说的虚构艺术。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检查预习
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或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钟)
诡异 guǐ 倏地 shū耽搁 dān ge 迷惘 wǎng打量 liang 阻挠 náo霏霏细雨 fēi 摩挲 mó suō蔼然 ǎi 鬓边 bìn
活动2【导入】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美丽的天鹅湖传说导入《等待散场》学习。
活动3【讲授】把握小说内容与主题
1、快速浏览本文,请同学简述本文的内容。
2、按照学案要求,理清小说的主要情节,补充完整小说的结构图表(同桌及前后桌同学交流)。
3.学生思考交流:小说主人公是谁?为什么?“我”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小说主人公是小伙子和妙龄女郎(根据小说主题来确定主人公,哪些人物最能体现小说主题,就是主人公。)“我”在小说中起叙述者、见证人、线索作用。
4、探究思考:“等待散场”可以表现出两位主角之间真挚的“爱情”吗?试比较下面文段。
小赵在戏院外等了近一个小时,早已不耐烦了:你倒好,在里面快活舒服,也不想想我在外面淋着雨站得两腿发软!什么婆娘!一点不懂得体谅人!想到这里,心里窝着的一股火蹿得更高。
剧场里,小赵女友只觉这场戏索然无味,早点出去吧,转念一想:还是先不出去,让小赵在外面再等等,看他有没有这个耐性。他要真爱我,就能等。我要看看他在外面做些什么,如果居然很不耐烦,哼,有他好瞧的!想着,她离开座位,来到长廓上,向外张望。
(1)讨论:同样是“等待散场”,这个片段能否说明两人“真挚的爱情”?为什么?课文里的两位主人公“等待散场”有什么不同的表现?自选比较角度来说明。
(要让学生多角度充分发表意见,然后老师进行归纳总结。)
(2)归纳主题:
通过叙写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彼此等待散场的故事,表达了对纯洁美好爱情的赞美与追求。赞美了人性中的真善美。
(3)小结:要表现写作意图,不但要重视选取典型事例,更应重视更应注重情节的设计、创作手法的运用。
活动4【讲授】分析小说的创作技巧
1、我们学习了几篇小说,能说说小说有哪些创作手法吗?这篇小说又运用了什么手法?(教师先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学生在学习了前面小说的基础上对小说创作手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反思。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学和学习效果。)
2、教师补充介绍小说的创作技巧。
(1)巧合。无巧不成书。巧合是小说创作的最常用手法。文中设置了什么巧合?巧遇男青年;巧遇女郎。
为什么要设置巧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推动情节的发展)
(2)误会。请指出文中的误会,并说说这些误会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小说家善于用“误会”来制造情节的波澜、推动情节的发展。)
(3)留白。小说没有结尾,读者可以根据情节进行推测、想象。这种手法是小说常用的技巧,就是留白。留白,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使作品含蓄而耐人寻味。
小结:小说是虚构的艺术,它以生活为原形,却通过艺术的加工虚构来突出主题。艺术加工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所以,要能分辨小说的虚构技巧,更要分析它们的运用对表现主题的效果,这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小说的创作意图。 3. 请同学们精读《等待散场》,找出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几个转折点,有几次误会、几次巧合,体验作者的精妙构思。
明确:故事开端:“我”在剧院门口碰到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
第一折:“我”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
第二折:“我”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
第三折:“我”误把小伙子的女友认作售票员
故事结局:“我”由小伙子及其女友的事,并随着《天鹅糊》的情节“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
情节:一波三折——曲折
结构:三个误会 两个巧合
活动5【作业】改写小说
刘心武曾经对记者说:“我以前的作品,有的没有写好,比如《等待》,如果重写,我会进行这样的修改……”
请精读课文,思考我们能不能帮作者将它修改一下,让其既感人又合情合理?
(要求:保留等待散场的结尾,只修改前面的部分。另外设计一些更合情合理的情节。)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