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 历史组
审核人 历史组
一、选择题
1.西周初期编纂的一些资料中记载夏朝末期夏人诅咒夏桀,期盼他早日灭亡,甚至不惜与其一同赴死;商朝末期商人也在诅咒纣王,盼望上天降威,收回纣王的大命。周人编纂这些现象( )
A.表明西周初期较注重民心向背 B.意在总结夏商成功统治经验
C.反映了西周重视夏商民众呼声 D.体现了夏商旧俗的影响深远
2.如图是周成王时期青铜器何尊的铭文拓片,其中有“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之乂民”的字样。这表明西周统治者( )
A.意在宣扬灭商建周功绩 B.强调天下共主意识
C.已经形成华夏认同观念 D.力图摆脱神权束缚
3.魏冉为秦宣太后芈氏(秦惠文王妃,秦昭襄王之母)的弟弟,“白惠王、武王时任职用事”,后扶持武王(无子嗣)的弟弟公子稷登上王位,即秦昭襄王。公子壮联合其他大臣、诸侯、宗室发动政变企图取而代之,遭魏一冉的强力镇压,由此“威振秦国”。这表明当时的秦国( )
A.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严重破坏
B.王室贵族反对变革运动
C.外戚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势力
D.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尚存
4.据《国语·周语》记载,春秋时期晋惠公在接受周王室赐令时持礼器很低,拜不稽首。王室官员内史过认为,“礼,国之干也”,晋侯“不敬王命,弃其礼也”,“必无后矣”。这反映出当时( )
A.晋国成为诸侯霸主 B.礼乐观念影响至深
C.社会秩序等级森严 D.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5.随着殷王朝逐步把其它部族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殷王朝也会祭祀其它部族祭祀的神灵,甚至有些本是异族之神,也被殷人作为自己的先公而列入祀谱。据考证,甲骨卜辞中出现的“河”等神灵,就是殷以外的其它族民祭祀的神。这主要用来说明殷商时期( )
A.宗教信仰体系的完整
B.以祭祀为统合族群的工具
C.统一的文化心理形成
D.通过分封诸侯以扩大疆域
6.《周礼·秋官·小司寇》记载:“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这可用于说明( )
A.周代王权受到极大威胁 B.周代严格控制社会舆论
C.周代政治蕴含民主因素 D.官僚政治产生历史久远
7.使用玉器是世界古代文明中普遍现象。中国史前时期的玉器主要用作法器以沟通天地神灵;夏商时期的玉器主要用作仪仗(武器),象征权威神力;两周时期的玉器主要用作佩饰,以标识贵族高低贵贱的身份。据此可知,先秦时期的玉器( )
A.体现审美与价值的结合 B.表现制作技术传承
C.呈现时代与权威的属性 D.展现政治制度内容
8.春秋时期,“德”的内涵不再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转而强调对民的重视。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
A.统一之势渐趋明朗 B.儒家思想影响力扩大
C.变法运动开始兴起 D.宗法分封制渐趋瓦解
9.西周的最高执政是太师和太保,他们大都由王族的长老担任。在王年幼的时候,师保甚至代行王的权力。成王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相成王为左右”。西周师保的设立( )
A.有利于权力传承和社会稳定 B.限制了天子的专制权力
C.维护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 D.继承了原始民主的传统
10.有学者认为,“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周代不仅在共同体层面形成了一个立体的血缘关系网络,更在共同体内部形成了相应的制度体系。这一体制( )
A.呈现明显的家国同构特征 B.适应了集权政治的要求
C.助推聚族而居现象的出现 D.冲击了传统的贵族政治
11.历史上西周和西汉都曾经实行过分封,西周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到各地区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西汉初年,则是先分封异姓王而后分封同姓王到各地做诸侯。由此可见,两者的分封都( )
A.巩固了中央集权 B.维护了封建统治
C.加强了君主专制 D.强化了血缘关系
12.“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 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材料中反映的政治发展趋势是( )
A.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B.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C.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13.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迁移民往“桂林、象郡、南海”,“取高阙、陶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这些移民活动意在( )
A.向全国推广郡县制 B.改善边疆的民族关系
C.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D.扩大国家赋税的来源
14.下表是秦汉公文大体分类及主要形式。可见,秦汉时期( )
分类 主要形式
御用公文 制、诏、策、敕(戒)书等
官僚奏疏 章、奏、表、驳议等
行移公文 檄书、书、府书、记、爱书、变事书、奔命书、报书、举书、劾状等
管理公文 吏卒名籍、病卒名籍、日迹簿、受奉名籍、钱谷出入簿、文书收发记录、财务登记簿等
A.官员文化水平较高 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加强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 D.行政事务运作比较规范
15.秦始皇下令将非秦国历史的史书和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全部焚毁,只有医药、卜筮、“种树之书”不在其列。据此可见,秦始皇这一举措旨在( )
A.削弱儒家学说地位 B.推动实用之学的发展
C.巩固封建专制统治 D.维护“大一统”思想
16.社会治理是国家的基本职能之一。人类自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各国都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政治制度来实现社会治理的。下表所列信息,按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 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
②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③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④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A.③②④①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17.秦朝的文书正常流程是自郡一级自上而下逐级行文,要求遵照执行。如果所属各曹不受命的话,则按如图进行反馈。据此可知,秦朝文书流转( )
A.理顺了政府管理思路 B.彰显了集权体制的权威性
C.提高了官吏管理水平 D.体现了文书流转的约束力
18.历代统治者重亲亲之道,善待宗室,却“位重而愈疏,禄多而愈贫”,这使得大多数宗室人才乏善可陈,甚至维系正常宗室贵族生活都出现了困难。这一现象反映了( )
A.血缘亲情逐渐淡化衰落 B.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利益集团缺乏持久历史适应性
C.儒家主流地位旁落 D.旧有社会秩序遭受非血缘制度的冲击
19.秦汉时期,我国的县级政区有县、邑、道及侯国四种类型,其中“道”是设在边地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政区。汉代的道集中在西北和西部诸郡,即“有蛮夷曰道”。据此可知( )
A.中央集权制具有多民族政权的性质 B.古代各级行政区域单位变更频繁
C.道作为基层政区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D.秦汉的道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
20.隋以前,虽然出现了不少图经、图志和图记,但它们多为郡县或私人加以编制,没有全国统一的形式。隋朝建立后疆域有了新的变化,地方志的编写多由官方主持,要求突出新划分的州郡的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和山川地貌等情况。这一变化( )
A.旨在规范地方志编写程序 B.有助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
C.缓解了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D.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21.下列对中国古代地方行政体制演变的规律性认识,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央集权制度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
②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
③沿袭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
④上稳下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关于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史学家施展在《枢纽:3000年的中国》一书中,作了如下的分期:“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结构在古代曾经有过三次大的结构性变迁。分别是:一、封建社会,在周代获得完善,终结于秦政。终结此一均衡的技术进步,在于铁制农具与牛耕的使用,以及竹简的应用,伴随着这个时代的自我瓦解,精神进入到自我反思阶段,东亚轴心文明在中原大地上展开,思想自由地奔流……二、豪族社会,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出现,终结于唐末……三、古代平民社会,从北宋开始,终结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此材料最能说明的是( )
A.历史研究中的分期是一种人为主观的划分
B.不同的史观、历史研究目的等造成分期的标准不同
C.历史分期标准的确定有助于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
D.历史分期有其适用范围也体现了相应的史学视角
23.汉成帝统治时期,丞相翟方进为首的儒生集团以儒家礼仪标准治国,打击政敌。公元前7年,火星与心星(古代星宿)相遇,世人迷信,认为不祥,称应该由大臣承担责任,于是汉成帝选择移祸翟方进,翟方进被迫自杀。汉成帝这一做法( )
A.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C.促进了皇权与神权的结合 D.推动了中央行政中枢的调整
24.清雍正帝曾诏谕直隶总督,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雍正多次晓谕各省督抚,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雍正年间 B.奏折制度有利于制衡皇权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 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25.汉初,朝廷在地方设置了郡县和同姓诸侯国。朝廷以“同姓一家”对诸侯王进行道德约束,而诸侯王认为“家”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朝廷节制,随意驱逐朝廷在王国设立的官员,自行处置王国相到县一级官员的选用以及封爵禄。这表明汉初( )
A.地方选官制度不够完善 B.监察体制实际效能有限
C.宗法血缘观念日渐淡化 D.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
26.皇帝的诏书,在唐代归宰相中书省拟定。皇帝亲览后在纸尾批几句,加盖御印,经宰相出旨。到宋初,宰相对于某事提出几项意见,拟成几条办法,送由皇帝决定,然后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谓之“面取进止”。这反映了唐至宋( )
A.中枢权力机构的不断变动 B.中央决策愈发民主
C.宰相的意见愈发受到重视 D.君权侵揽强化专制
27.魏源在《圣武记》中记载,元代“合河南河北为一,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钱塘之险失。”由此推测元代地方行政区划的设置(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减少了行政管辖成本
C.扩大了地方权力 D.有利于地区间的交流
28.下列史实与结论相符的是( )
序号 史实 结论
①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
②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察举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③ “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 御史拥有了谏官的议事权
④ “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 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9.公文书中的“抬头制度”(撰写文章时遇到涉及当今皇帝或皇室的语句需另起一行从高处于各行行头开始写)始于秦代,于汉代趋于定型,以后的历代王朝都继承了抬头制度,清末《钦定科场条例》对此作了长达17页的规定。这从侧面反映了( )
A.君主专制程度不断加深 B.公文制度愈加发展完善
C.国家治理趋于理性严密 D.秦开创的制度影响深远
30.明太祖认为,“壅蔽于言者,祸乱之萌;专恣于事者,权奸之渐。”故特设通政使司,直接对皇帝负责,规定“凡有四方陈情建言、申诉冤枉、民间疾苦善恶等事,知必随即奏闻”。这一举措( )
A.构建起完备的行政监察体系 B.旨在保证国家权力运行和政治稳定
C.通过完善中央机构制约相权 D.有效减少决策失误和提高行政效率
二、材料题
31.国家对地方的治理
材料一 : 与后代皇帝从深宫中下达命令不同,西周时期周王经常出行至王畿内隶属于大贵族的中小贵族之家,举行册命、祭祀、赏赐、宴饮等活动。周王朝在西起宝鸡、东至郑州、开封一线广设都邑,建设宫馆,设置官员,供周王巡行时驻跸。周王在不同都邑之间往复巡行,安排并检查地方的军事布置,控制重要的人事变动。在王畿之外,周王在巡省过程中需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本人的一些纠纷,并召集领域内的邦伯、诸侯举行祭祀、大射和酬酢等礼仪活动,由此检验邦伯和诸侯的能力,考察方国势力的忠顺程度,利用烦琐的礼仪强化上下级的臣属关系。
——摘编自王坤鹏《西周王巡与王权运作》
材料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将地方官职作为对将领功臣的封授和奖励。南北朝后期的535—546年间,仅梁便有104个州,加上同时期北方东魏、西魏州的数量,总共达到220个州,州的数目增加了十倍多。同时,三级的管理层次使得政令下达的速度受到影响。
隋初民部尚书杨尚希曾说:“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人倍,租调岁减 ”于是,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直接将三级制变成了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即位后把州改名为郡,数量进一步压缩到190个。
材料三 南北朝时期,地方官有权辟署自己的僚佐,刺史迁官时能携佐官一起迁转。《隋书·百官志》载:“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刺史、县令三年一迁,佐官四年一迁”,“则六品以下官吏,咸吏部所掌。自是,海内一命以上之官,州郡无复辟署矣”。
——摘编自叶炜《中国古代史十四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王巡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谈谈你对西周王巡的认识。
(2)依据材料二、三,概述隋朝地方治理的主要措施;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原因。
3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帝时候设立州制不是偶然的。这时汉朝的疆域较秦扩大许多,设置郡国已达百二之数,管理有所不方便。有必要在郡国之上设新区划,置州刺史,使之督察郡国政务,中央因之了解到更多情况。武帝改变了汉初以来重“黄老思想”的传统,而用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治国。因此,儒家经典也被利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在全国设州也不例外, 《禹贡》 《职方》两篇是儒家经典中的篇章,合两者不重复的州名来设州是很自然的事。于是,就在元封五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
——摘编自曹尔琴《汉代州郡的设置及其分布》
材料二 唐代道制改起于睿宗、玄宗之际, 以景云元年(710)分贞观十道为十二道和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十五道,置按察、采访使,确定道的治所和使府编制,变革道的运行机制为标志;到代宗、德宗之际告一段落, 以乾元元年(758)改置观察使, 大历十二年至建中三年(777—782)制定观察使及僚佐俸禄,道的建制纳入正式的官僚体制为标志,前后持续近70余年。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就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行政区划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实行州制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此后汉朝州制变迁的概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道的划分依据,说明唐代道制在“近70余年”中的改革趋向。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廷议,又称集议。集议是中国古代朝廷商讨政事的一种形式,最早萌芽于 时期。《尚书·周官》中有“议事以制,政乃不迷”。集议制度在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唐六典》中记 载:“议,谓朝之疑事。下公卿议,理有 异同,奏而裁之。”唐朝还设立了都堂集议制,每逢重大死刑案件,皇帝下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以示慎刑。唐代的内政、外交等大事也多 采取集议方式进行决策。为了便于宰相集议军国大事,唐初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高宗时期将其迁至中书省,唐代还在尚书省举行不定期、不定人员的百官会议。
——摘编自曹毅《中国古代君权制约的理论与实践》
材料二 宋代廷议制度有了更详尽的规定,设置了廷议的固定场所,参加者的排班程式固定化,廷议的议程实现程式化,设有掌管廷议的监议御史。《宋会要辑稿》载:“宋初,刑政典礼之事,当集议者,先下诏都省,省吏以告当议之官,悉集都堂。”仁宗时,段少连说:“国家每有体大之事,必集群官议于尚书省。”
——摘编自林乾《论中国古代廷议制度对君权的制约》
材料三 明朝的廷议制度和程序进一步明确,议题更加集中。清代廷议多讨论军国大事,如雍正五年(1727年),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支持下发动叛乱。雍正七年(1729年)二月,雍正帝乃“命廷臣集议”,决定出兵平叛。廷议之权在君主,没有君主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召集大臣廷议,而且廷议的结果也是由君主最后作决定的。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材料一中的填空,并根据材料一、二,指出集议制度从唐至宋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清两朝对集议态度的不同说明的问题。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古代中国集议制度作一简要评价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答案
1.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目的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初期(中国)。材料核心信息是夏商两代后期人民希望政权灭亡,说明了民心向背影响了夏商的历史,西周人重视这些经验的总结,注重民心向背对西周的影响,A项正确;材料内容反映的不是对夏商成功的经验的总结,而是吸取夏商灭亡的教训,排除B项;C项错在西周时期,夏朝早不存在,不会重视夏朝人的呼声,排除;材料反映的不是夏商习俗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2.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西周时期。根据材料可知,何尊铭文中的“宅兹中国,自之乂民”是指定都天下之中以统治万民。周人建都洛邑并称之为“中国”,具有深刻的政治与文化寓意,“中国”是西周统治者为了强调天下共主意识提出的,B项正确;铭文的主旨不是宣扬功绩,而是强调天下共主的意识,排除A项;华夏认同观念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C项;“力图摆脱神权束缚”依据题干材料无法得出,且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秦国)。材料提及魏冉在秦国政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说明外戚成为了重要的政治势力,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国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严重破坏,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改革运动,排除B项;材料主旨在于魏冉发挥的作用,并未涉及原始民主传统,排除D项。故选C项。
4.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中国)。材料中晋惠公在接受周王室赐令时礼仪不当,王室官员内史过就认为晋侯“不敬王命,弃其礼也”“必无后矣”,这充分反映出当时的礼乐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违背礼乐的行为十分重视和警惕,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晋国成为诸侯霸主的相关内容,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秩序等级森严已经遭到破坏,排除C项;春秋时期中央集权尚未形成,不存在中央集权受到冲击的情况,排除D项。故选B项。
5.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中提及殷人将其他族群的神灵纳入自身的祭祀体系中,其目的在于借宗教信仰维系巩固统治,这说明祭祀成为殷商统合其他族群的工具,B项正确;宗教信仰体系完整的表述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当时并未形成统一的文化心理,排除C项;材料未提及分封制诸侯的情况,D项不符合材料及史实,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周朝(中国)。依据材料“小司寇之职,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可知,西周时期居住在城邦之内的很多平民,原是周族公社农民,与贵族还保存着某种血缘关系,具有一定的参政权利,向万民咨询表明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始民主传统,周代政治蕴含民主因素,C项正确;向万民咨询表明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原始民主传统,但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仍有很大的权力,排除A项;根据材料“以致万民而询焉”可知万民仍可以发表自己的言论,周代严格控制社会舆论和题意相反,排除B项;周朝属于贵族政治,秦朝逐步建立起官僚政治,排除D项。故选C项。
7.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先秦时期,玉器由法器向武器再到礼器的转变,说明不同时期玉器功能的侧重点不一样,呈现时代与权威的属性,C项正确;材料强调玉器的实际功能,无法体现审美与价值的结合,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玉器含义的变化,并未涉及制作技术的先后传承,排除B项;史前时期国家还未形成,无法展现政治制度内容,排除D项。故选C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春秋战国时期。据材料信息可知,“德”的内涵由西周强调礼乐等级和对天子的服从到春秋时期强调对民的重视,再到战国时期“德”的内涵呈多元化发展,其中部分转化为个体的道德,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制度走向崩溃。而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的工具,故这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走向瓦解,D项正确;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推动国家逐步走向统一,材料不涉及兼并战争,此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德”的内涵的变化,并未体现儒家思想影响的扩大,且春秋战国时期最受重用的是法家思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变法运动,“开始兴起”没有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时期中国。据材料可知,西周的太师和太保是最高执政,一般由王族内威望较高的长者担任,在统治者年幼时代行王权,这样可以稳定局势,待王成年时再辅佐王,A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师保对周天子的约束,材料强调的是西周师保制度有助于权力传承和社会稳定,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周天子天下共主的信息,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民主,材料主要涉及西周的权力继承和政治稳定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
10.A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殷周体制,仍然包裹在氏族血缘的层层衣装之中”“血缘关系网络”“相应的制度体系”可知,当时社会血缘政治色彩浓厚,这一体制呈现出明显的家国同构特征,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实现集权政治,排除B项;聚族而居现象在商周之前已出现,排除C项;材料所示为血缘宗法关系,没有对传统的贵族政治造成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西周和西汉(中国)。据材料“西周是将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可知,在西周的分封中,王族是血缘关系的直接体现,据材料“西汉初年,则是先分封异姓王而后分封同姓王到各地做诸侯”可知,西汉初年的分封从异姓王转向同姓王,体现出对血缘关系的重视,由此可见,材料反映出,两者的分封都强化了血缘关系,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尚未形成中央集权制度,而西汉初年的分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西周时期并不属于封建统治,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分封制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权力并无直接关联,排除C项。故选D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周秦制度有显著差异,文中“封建制”指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中央管控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朝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度,地方官员的选拔方式发生变化,新制度的重构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政治发展趋势,C项正确;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指的是中枢权力的调整(即君权与相权的此消彼长)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发展趋势,不符合题意, 排除B项;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包含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转型,不是政治制度一方面,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对占领地区实行移民政策,这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和边疆地区开发,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C项正确;这些移民活动意在巩固大一统的局面,材料内容与郡县制无关,排除A项;秦的移民活动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改善边疆的民族关系项不属于根本目的,排除B项;移民政策与扩大国家赋税的来源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故选C项。
1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公文分类处理,主要形式多种多样,相关事务均有具体对应的文书,表明秦汉时期行政事务运作比较规范,D项正确;公文是行政事务运作的保证,体现不出官员文化水平较高,排除A项;材料室对于具体公文的运用,材料无法体现君主专制统治效能加强,排除B项;材料没有地方行政效率低下的相关信息,且秦汉的行政效率均有加强,排除C项。故选D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秦始皇下令焚毁了一些非秦国历史的史书和非博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等,而保留了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这些书。结合所学可知,之所以这样做是从思想上巩固封建专制统治,C项正确;题干信息只是说“士官所掌管的《诗》《书》、诸子百家著作”,但是没有强调儒家学说,排除A项;医药、“种树之书”不在焚毁之列,不意味就推动实用之学的发展,排除B项;维护“大一统”思想,其目的是巩固封建专制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
16.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①诸行省用及千定(锭),必咨都省”属于元朝时期的内容;“②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描述的是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③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④虽置三公,事归台阁”是东汉时期的尚书台。由此可见,时间顺序是③②④①,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据材料,秦文书的正常流转和不正常流转,最终都是要由地方的最高级别的郡管理,体现了权利的集中,B项正确;文书的流转理顺了政府管理思路夸大了其作用,排除A项;官吏管理水平的提升是自身能力提升的体现,与文书流转无关,排除C项;D项表述不清楚,没有完全体现材料两方面的的本质,排除D项。故选B项。
1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皇权专制的家天下时代,统治者善待宗室的理念造成了宗室人才匮乏的局面,严重限制了宗室的正常生活,说明血缘利益纽带存在一定的弊病,B项正确;血缘亲情淡化,不符合主旨,排除A项;儒家主流地位旁落,表述有误,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社会秩序遭受冲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秦汉时期在民族聚居区设“道”,中央集权制具有多民族政权的性质,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行政区变更频繁,排除B项;“道”作为基层政区没有得到长期延续,排除C项;“道”并非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政区,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前后(中国)。根据材料,隋以前,图经、图志和图记多为郡县或私人编制;隋统一全国后,地方志的编写由官方主持,并且强调新划分州郡的隶属关系,地理位置和山川地貌等情况。这一编制变化,有利于官方掌握地方的州郡地理位置及山川地貌,客观上便利了政府治理地方能力的提升,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不是图经,图志和图记编写的程序,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对图经,图志和图记编制的主体发生改变,并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矛盾的问题,排除C项;保障了社会的稳定和繁荣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
21.B
【详解】本题是组合。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中央集权制度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主要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①正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变化主要为加强中央集权服务的,即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②正确;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的沿袭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③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③表述正确,B项正确;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出,地方行政层级结构的变化应该是下稳上动,④表述不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2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本题材料可知历史分期体现了相应的史学视角,适用于相应的时间段和历史形态,D项正确;历史研究中的分期,是史学家根据相应的研究得出的历史进程进行划分的,属于一种个人的主观划分,但材料不能直接体现,排除A项;之所以出现观点的不同,其主要原因在于不同的史观、历史研究目的等造成分期的标准不同,这体现了出现相应历史分期的深层原因,但无法通过材料直接得出,排除B项;材料中不能直接得出对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排除C项。故选D项。
2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西汉时期。根据材料“汉成帝统治时期,丞相翟方进为首的儒生集团以儒家礼仪标准治国,打击政敌。……于是汉成帝选择移祸翟方进,翟方进被迫自杀。”及所学可知,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意在通过儒家思想约束君权。汉成帝时期,丞相翟方进为首的儒生集团打击政敌,说明此时丞相位高权重,威胁了皇权,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最终,翟方进因为天象被迫自杀,此做法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便于皇帝全面控制朝政,B项正确;该做法并未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皇权与神权相结合的相关信息,表述不准确,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中央行政中枢调整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2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材料“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可知,乾隆时期,规范了对奏折使用的要求,只有那些特别重要、特别紧急的事务,才可通过奏折进行上奏,说明清朝的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便于皇帝对地方的控制,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奏折最早出现在康熙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描述的是对奏折制度的规范和要求,没有体现制衡皇权信息,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常规文书经内阁中转呈送,而奏折单独呈送皇帝,不经中转,收发环节,排除D项。故选C项。
25.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根据材料“诸侯王”“无君臣尊卑之分,不听中央节制”“随意驱逐”“自行处置”可以看出,汉初王国势力增长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郡县与分封并行的地方行政制度存在隐患,D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汉初监察体制的效能如何,排除B项;汉初分封同姓诸侯王,说明宗法血缘观念并未淡化,排除C项。故选D项。
26.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宋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唐时诏书主要由丞相草拟,皇帝最后批准通过,丞相有较大的提议参政权,而宋代虽然丞相草拟,但送交皇帝后再照其意见正式拟旨,说明要完全按皇帝的要求才能发诏,体现皇帝在发诏中的决定权提高,即君权侵揽强化专制,D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不是中枢机构的变动,排除A项;唐宋时期的政治制度中不在存在所谓的民主,排除B项;“宰相再照皇帝意见正式拟旨”并不能说明宰相的意见愈发受到重视,排除C项。故选D项。
27.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元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通过地区间的合并,减少或化解险要之地对地方的影响,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少行政管辖成本,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而非扩大地方权力,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加强国家统治,而非地区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
28.C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及所学可知,东汉尚书台成为新的行政中枢,①项正确;“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选项结论搭配错误,②项错误;“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反映的是唐朝的监察制度,选项结论搭配错误,③项错误;“旧制,宰相常于门下省议事,谓之政事堂”反映的是唐代三省制趋向一体化的特征,④项正确。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2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由材料可以看出,公文书中的抬头制度(这种文书的书写形式,反映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尊威和严格的封建等级关系)从秦到清愈加严格,至清末对抬头制度的规定已经“长达17页”,愈发凸显出君权的至高无上和上下尊卑有别,体现出君主专制程度的加深,A项正确;B项不是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君主专制的加强,排除B项;公文书中的抬头制度不能完全等同于国家治理,排除C项;D项仅涉及部分材料,偏离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
3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明朝。明太祖设立通政使司方便皇帝了解民情,有利于加强皇帝的权力和对地方的了解,可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从而维持政治稳定,B项正确;通政使司不是监察机构,排除A项;通政使司并不是为了制约相权,排除C项;这个机构的设立并不会提高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B项。
31.(1)内容:王畿内直接与中小贵族进行接触;广建都邑,设置官员,驻扎巡行,处理政务;王畿外,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的纠纷,举行礼仪活动。
认识:西周处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周王未实现地方的直接管理。西周王巡有利于控制地方贵族势力,扩大王权影响;刺激都邑的建设与发展。
(2)措施:地方行政制度由三级制改为二级制,减少州一级行政区的数量;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和考核。
原因:隋朝建立并统一南北,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行政区数量多,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重。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西周时期的中国。内容:根据材料一中“西周时期周王经常出行至王畿内隶属于大贵族的中小贵族之家,举行册命、祭祀、赏赐、宴饮等活动”可知,王畿内直接与中小贵族进行接触;根据“周王朝在西起宝鸡、东至郑州、开封一线广设都邑,建设宫馆,设置官员,供周王巡行时驻跸”可知,广建都邑,设置官员,驻扎巡行,处理政务;根据“在王畿之外,周王在巡省过程中需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本人的一些纠纷,并召集领域内的邦伯、诸侯举行祭祀、大射和酬酢等礼仪活动”可知,王畿外,处理涉及地方邦伯、诸侯的纠纷,举行礼仪活动。认识:结合所学,可以从时代背景和影响等方面谈对西周王巡的认识,如从时代背景方面看,西周处于早期国家阶段,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周王未实现地方的直接管理;从影响上看,西周王巡有利于控制地方贵族势力,扩大王权影响;刺激都邑的建设与发展。
(2)本题为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隋朝时期的中国。措施:根据材料二中“隋文帝‘罢天下诸郡’,直接将三级制变成了州县二级制,隋炀帝即位后把州改名为郡,数量进一步压缩到190个”可知,地方行政制度由三级制改为二级制,减少州一级行政区的数量;根据材料三中“别置品官,皆吏部除授,每岁考殿最”和所学可知,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命和考核。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从政治上看,隋朝建立并统一南北,需要加强中央集权;从经济上看,地方行政区数量多,行政效率低下,财政负担重。
32.(1)原因:疆域辽阔,郡国增多,出现管理难题(或答“加强对郡国监察的需要”);儒家思想的影响。变迁概况:东汉时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
(2)划分依据:山川形势。改革趋向:增多道的数量;从变革运行机制到纳入正式官僚体制;从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发展到地方一级行政实体。
【详解】(1)本题是原因、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汉朝时期。第一小问原因:据材料“这时汉朝的疆域较秦扩大许多,设置郡国已达百二之数,管理有所不方便。有必要求在郡国之上设新区划,置州刺史,使之督察郡国政务,中央因之了解到更多情况”,可得出疆域辽阔,郡国增多,出现管理难题;据材料“而用董仲舒提出的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也被利用来解释一切现象,在全国设州也不例外,《禹贡》《职方》两篇是儒家经典中的篇章”,可得出儒家思想的影响。第二小问变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原来的监察区“州”变成一级行政机构,形成州郡县三级制;州刺史不仅有行政权,还有领兵权。
(2)本题是特点、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唐朝时期。第一小问划分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道的划分依据为山川形势。第二小问改革趋向:据材料“分贞观十道为十二道和开元二十一年(733)改十五道”可得出道的数量增加;据材料“变革道的运行机制为标志;到代宗、德宗之际告一段落,以乾元元年(758)改置观察使,大历十二年至建中三年(777—782)制定观察使及僚佐俸禄,道的建制纳入正式的官僚体制为标志”可得出从变革运行机制到纳入正式官僚体制;据材料“唐中后期的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就在改革过程中发生变化”及所学可得出从中央派出的监察机构发展到地方一级行政实体。
33.(1)西周。变化:集议制度逐步完善;从集议场所不固定到固定;掌管集议的官员由不固定到设有专门官员;集议程序更加规范化。
(2)问题:中央机构的调整,专制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阶级失去了上升时期的开放心态进取精神,日益保守。
(3)评价:虽然集议制度在弥补皇帝个人独裁专制和发挥官员的政治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集议制度的本质是为皇帝服务的,它与民主制度上的议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只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补充形式;它不可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其作用和功能是很有限的。
【详解】(1)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时期: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集议制度萌芽于西周。变化:依据材料“集议制度在唐朝时期进一步完善”可以看出集议制度逐步完善;依据材料“皇帝下令‘中书、门下四品以上及尚书九卿议之’”可以看出掌管集议的官员由不固定到设有专门官员;依据材料“唐初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高宗时期迁至中书省”可以看出从集议场所不固定到固定;依据材料“唐代的内政、外交等大事也多采取集议方式决策”可以看出集议程序更加规范化。
(2)本题为特点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依据材料“雍正帝乃‘命廷臣集议’,决定出兵平叛。廷议之权在君主,没有君主的命令,任何人不得擅自召集大臣廷议,而且廷议的结果也是由君主最后做出决定”可以看出清朝中央机构的调整,专制皇权的强化,封建统治阶级失去了上升时期的开放心态进取精神,日益保守。
(3)本题为影响类材料题。时空范围为古代中国。对于古代集议制度的评价,要从积极和局限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积极方面来说,集议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专制集权制度带来的消极影响,在弥补皇帝个人独裁专制和发挥官员的政治才能,为国家出谋划策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局限性来说,集议制度并非民主制,而是为皇帝服务的,与民主制度上的议事有着根本性的区别;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专制集权带来的弊端。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