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了解微型小说的概念及艺术特色。
2.领悟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与合理性。
3.归纳小说的人物性格及小说的主题。
2学情分析
1上课班级是美术特长生,基础普遍比较薄弱。
2.学生中尽管女生较多,但是因为美术生的特质让他们很少发言。
3.对于小说,他们是比较喜欢看,但并不喜欢分析。
3重点难点
1.领悟小说情节的曲折性与合理性
2.归纳小说的人物性格及小说的主题
4教学过程
4.1 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等待散场
大家都很喜欢看小说,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篇短篇小说,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比短篇小说更加精短的小说----微型小说----《等待散场》
活动2【讲授】教学过程
一、初读文章,理清情节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大意。 我去剧场看芭蕾舞剧——《天鹅湖》,先后碰见了小伙子和妙龄女郎在等待散场。2、“我”是不是作者? “我”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把“我”去掉,将小说改成第三人称叙述)§天下着小雨。芭蕾舞剧场里正上演着《天鹅湖》。§ 剧场前的小广场上,在路灯光下,霏霏细雨中活像巨型甲虫的小汽车,默然地斜趴成一排。§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在棚檐下踱来踱去,他不时地看表,时不时地向剧场门口张望,像是等待着什么人出来。§ 剧场内,最边上一扇门是虚掩的,门边站着一位妙龄女郎,她正隔着玻璃朝外看,看到了小伙子双臂抱在胸前,痴痴地朝剧场大门这边守候着……§ 从演出区泻出《天鹅湖》最后一章的乐曲,王子与白天鹅的爱情即将冲破恶魔的阻挠而终于圆满。妙龄女郎望着雨丝掩映的那个身影,忽然咬紧嘴唇,眼里闪出异样的光……“我”是小说的叙述者;在文中起到线索的作用。3、因“我”而起的“误会”和“巧合开端:“我”在剧院门口撞到一个小伙子。误会一(发展):“我”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误会二(再发展):“我”误以为小伙子因票价高而不要票。误会三(高潮):“我”误把小伙子的女友认作检票员。
结局:“我”由小伙子及其女友的事,并随着《天鹅湖》的情节“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二、品读文章,品出形象小伙子:信守承诺妙龄女郎:善解人意三、深层探究,把握主旨《天鹅湖》这出舞剧在文中是否有特别的含义?课文最后所说的“永恒的旋律”又代表了什么?明确:§ 小说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天鹅湖》,不仅在结构上达到完整,而且也升华了主题。《天鹅湖》的情节暗喻着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也会有美好的将来。§ “永恒的旋律”一方面指《天鹅湖》中优美的旋律,一方面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那种伟大的、无私的、纯真的爱情。【课堂小结】四、小结方法
阅读微型小说,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 (1)、读情节理构思。 (2)、品细节思形象。 (3)、悟情感明主旨。
五、布置作业1.请续写《等待散场》,想象一下散场后发生的故事2.预习下一篇《差别》。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