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4 17:21: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成立以来,已有百余家孔子学院遍布全球40多个国家,成为传播中国文化和推广汉语教学的全球品牌和平台。它秉承孔子“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宗旨。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孔林孔府孔庙奥运会开幕式 孔子三千子弟高颂孔子语录.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重点:儒道墨法等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难点:“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社会原因和历史意义。教学重难点一、“百家争鸣”的含义 所谓“百家”,是指“诸子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汉书·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所谓“争鸣”,是指“诸子百家”之间互相诘难、批驳而形成的局面。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你每天干什么? 放羊! 放羊为了什么? 挣钱! 挣了钱呢? 娶媳妇儿! 娶了媳妇后呢? 生娃娃! 生了娃娃,让他干什么……? 当然是放羊!!! 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反映。 历史规律: ①经济:
②政治:
③阶层关系:
④思想文化: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迅速发展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二、“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教育和学术逐渐下移,
从“学在官府”发展为“学在民间”合作探究:三、“百家争鸣”的表现
1.孔子 春秋晚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①核心是仁
★“仁”就是“爱人”
★实现“仁”,要“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爱亲人→爱他人→爱众人)“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②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某天,鲁哀公请孔子进宫叙谈。哀公请孔子吃桃子,边上还有一盘黍子。孔子却恭敬地吃掉了黍子。哀公笑道:“夫子,侍人送上来的黍子,是用来擦桃子上的毛的,不是吃的。”孔子正色对哀公说:“主公啊,我不是不知道。但是,黍米是五谷尊者,是帝王用来祭祀天地及宗庙中最上等的谷物,其地位是很高的。但桃子地位是比较低贱的,祭祀时从不用。用尊贵的东西去擦拭低贱的东西,是君子所不为的。今天用五谷之长的黍米去擦拭低贱的桃子,臣以为这是违背周礼的。故我不敢那样做。”鲁哀公听了,大加赞赏地说:“夫子所言,真是太好了。”
③统治者要“以德治民”(民本思想) ④首创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你所知道的《论语》当中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 史书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两国交界处困饿七日,动荡的年代,他的“仁”的思想也处处碰壁,不被采纳。
思考:为什么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不被采纳?
周游列国叶落归根说说我们身边的“仁”2、孟子 孟子名轲(前372-前289),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被尊为“亚圣”,其言论录为《孟子》”。①“仁政”思想

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③伦理观:“性善论” 3.荀子①政治思想: “仁义”
“王道”;

②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

③伦理观上: “性恶论”
比较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异同爱人为政以德性相近仁政仁义民贵君轻
君舟民水性善论性恶论(1)时代:
(2)目的:
(3)观点孔子处于奴隶制瓦解春秋时期,孟子、荀子处于封建社会形成的战国时期。孔子-维护奴隶制为目的;孟子、荀子-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战国后期,儒学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4.老子道①万物的本源: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法自然 老子认为最理想的社会,是百姓满足於原始简朴的生活,不奢求物质的享受。③政治 :“无为而治”鸡犬之声相闻,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认为越坚强的东西越容易折断,柔能胜刚。人若甘于柔弱,便能够不受伤害,免于痛苦。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运动、矛盾的双方都是相互依存、不断转化的祸兮,福之所倚;
福兮,祸之所伏。5.庄子①万物是相对的
②逍遥的精神自由 6.韩非子①依法治国,系统的法制理论。
②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7.墨子兼爱、非攻、尚贤三、“百家争鸣”的表现
四、“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奠定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基础。
问题探究:假如你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君主,你会采用哪家的思想?为什么?儒家:
法家:
道家:学以致用:如果你是信奉儒法道的老师,如何遏制学生自习课说话的现象?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格惩罚。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诸子百家在现代中国]讨论思考: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主张对现代中国社会仍具有借鉴意义?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仁义、礼节、诚信、忠孝、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
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看问题、淡泊名利、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等
依法治国、与时俱进等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提倡节俭、严于律己等
1.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
①当时社会正处于大变革的过渡时期
②思想家的经历和性格各有不同
③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④各国的政治改革与竞争急需理论的指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练一练2.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 ( )
A、克己复礼
B、宽刑薄赋
C、仁
D、民贵君轻 C3.认为“恻隐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这反映了孟子( )
A.“仁政”的思想
B.“民本”的思想
C.“性本善”的思想
D.“致良知”的思想C4.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 ) A.是当时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B.各派相互洁难批驳,彼此水火不容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重大而深远B5、2007年的9月28日是孔子诞辰2558年,孔子的故里——山东曲阜已经提前作好全球华人联合祭孔的准备工作。届时曲阜三孔又将成为全球华人注目的焦点,这些都说明儒家的一些价值观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之中。 (1)孔子的主要道德观是什么?2’ (2)“三孔”(孔府、孔庙、孔林)是世界文化遗产。三孔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原因是什么?3’ (3)我们今天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2’ (1)“爱人”,“以德治民”; (2)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备受历代推崇;孔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历代统治者注重三孔的修建和保护。 (3)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