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散场 配套教学设计(8)

文档属性

名称 等待散场 配套教学设计(8)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4:07:11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鉴赏两篇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其隐含的意义。2、揣摩小说含蓄巧妙的表达技巧。3、会抓住关键词语理清文章的结构。4、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在情感与人生指导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还未从督促学习转化为自主学习,思维联想力及问题探究主动性不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引导学习自主思维自主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
3重点难点
1.对微型小说的文体特征作归纳。2.鉴赏小说的表现手法,理解隐含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最短的小说
今天我们要接触的是一种新的文体——微型小说,大家知不知道那个世界上最微型的小说吗?地球上最后的一个人坐在屋子里,这时候突然响起了敲门声……这据说是地球上最精短的一部科幻小说,只有25字。尽管字数少,却渲染了一种气氛,给人以想象的余地。
活动2【讲授】内容分析
一、作者简介
刘心武,笔名刘浏、赵壮汉等。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作,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首奖。他对生活感受敏锐,善于作理性的宏观把握,写出了不少具有社会思考特点的小说,作风严谨,意蕴深厚。
二、文体知识介绍
根据篇幅的长短,我们可以把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以及微型小说。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袖珍小说、一分钟小说,是小说文体的一种分支,字数一般不超过1500字。它往往从一个画面、一组对比、一声赞叹、一瞬间之中,捕捉住了生活,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思想。
三、整体感知
(一)梳理情节
1、捋清了小说的主人公,我们就要明确围绕主人公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老师想请两个同学合上书本复述这个故事。教师点拨:在复述故事时,我们无需太多的细节、对话等,只要这样一些信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明确:本文写“我”在剧院门口碰到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开端);“我”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发展);“我”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再发展);“我”遇妙龄女郎,误把她认作售票员,看到她等待散场(高潮);“我”由小伙子及其女友的事,并随着《天鹅湖》的情节,沉浸在永恒的旋律中(结局)。2、深入探究:请同学们精读《等待散场》,找出小说中故事情节的几个转折点,体验作者的精妙构思。
明确:
(1)故事开端:“我”在剧院门口碰到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
第一折:“我”误以为小伙子想要“我”的票第二折:“我”误以为小伙子因为票价高而不要票第三折:“我”误把小伙子的女友认作售票员(2)故事结局:“我”由小伙子及其女友的事,并随着《天鹅糊》的情节“沉浸在永恒的旋律里”。永恒的旋律:一指的是实在的舞剧,是作者真实听到的。另一层含义指的是小伙子和女朋友之间永恒感人的爱情。
情节:一波三折——曲折构思巧妙{结构:三个误会两个巧合(二)人物形象分析
1、过渡语:理清了故事情节,同学们肯定有很多疑问,这两人为什么都在等待散场?写这个情景是为了说明什么?那么接下来我们围绕“小伙子”“妙龄女郎”“我”设置了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每个小组着重讨论一个问题。问题如下:
(1)、小伙子:小伙子问我有没有票却不要票,既然不要,为什么还要把票“接过去仔细地看一下排数座号”?我无偿把票让给他时,他为什么还是不要?他到底想不想看?
(2)、妙龄女郎:她有没有票呢?那她为什么不进剧场也在等待散场?为什么不出去与小伙子
会合?你如何理解异样的眼光
(3)、“我”:“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小伙子?“我”在小说中又是起到什么作用?
通过层层设问明确:
(1)、他们只有一张票;小伙子其实很想看,所以他看到一个人过来,就急不可耐地问“我”有没有票,可见其矛盾的心理;但他很爱他的女朋友,为了女朋友,为了爱情,他宁可牺牲自己的爱好,在雨中等待散场,表现了小伙子对爱情的忠贞、执着;“我”无偿将票让给他,“他接过去,仔细地看了一下排数座号,退给了我”,可见小伙子还是很想看《天鹅湖》的,但是票的座位或许与女郎的不在一块,更加上小伙子在外面等她,他怕散场后女郎找不到他,可见他是一个执著诚挚、恪守承诺、关爱女友、对爱情充满信心和幻想、坚贞朴实的人。(板书:小伙子:执着诚挚、恪守承诺)
(2)、通过“迷惘地看着我”、“站在前廊门边,隔着玻璃朝外看”等动作、神态描写,表现了她牵挂在外面等她的小伙子的心理。为了不辜负小伙子的一片心意,她只好一直呆在剧院里,因此,她放弃了自己喜爱的芭蕾舞剧,根本无心认真观看表演,心中一直等待散场,可见她是一个温婉可人、善解人意的姑娘,也表现了她与小伙子之间爱情的纯真。(板书:妙龄女郎:温婉可人、善解人意)
小结:小伙子和女郎一个身在剧场外,心却在剧场内;一个身在剧场,心却和小伙子在一起。他们都在为彼此着想,互相守候着对方,也守护了圣洁的爱情。
(3)、“我”被小伙子感动了,想成全他们。更重要的是,“我”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行为,想起当年那些“荒唐与甜蜜场景”,在感情上与小伙子形成了一种共鸣。也许当年“我”也做出了像小伙子一样的“傻事”。
“我”是小说的线索,是他们爱情的见证者。(板书:我:线索、见证者)
2、方法探究:典型的人物形象是小小说凸现主题的主要载体。读者可通过具体形象,在人物的喜怒哀乐中深受感染。曲折的命运、激烈的冲突、白描的手法等都是塑造形象的好方法。请说说《等待散场》中,作者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等待散场》中使用最多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是白描。具体的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环境描写。
(三)环境描写1、在复述故事的时候,我们就注意到,这个故事发生在雨天。1)文本中有多处描写“雨”,同学们能不能找出来呢?第二段:因为“雨”我才和小伙子相遇,才有了下面故事。第四段:“在路灯光下,霏霏细雨……”第十三段:“小雨如酥……”第十四段:“妙龄女郎望着雨丝掩映……”2)描写“雨”的作用小说需要环境的渲染、烘托,雨境既为小说塑造了朦胧、缠绵的活动氛围,同时又在无声的语言中凸显了男女青年间纯洁美好的爱情。2、除了雨,我们还注意到这篇小说里选用的舞剧是《天鹅湖》,能不能把《天鹅湖》换一换,比如说换成《哈姆雷特》?不能换。《天鹅湖》是爱情故事,能突出主题。3、我们看到,不管是“雨”还是《天鹅湖》,出现在小说里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作者特别安排的,这就是小小说里构思的精巧之处。请同学们翻开P99“点击链接”《方寸微雕展现大千世界》。课前已经让同学看过了,现在请同学来说说这里面向我们介绍的微型小说的特点有哪些?明确:1.立意深刻:善于从平凡事物中发掘出新的不平常的思想意义,选材严,开掘深,立意新。2.构思巧妙:构思巧妙奇特,故事引人入胜,是微型小说的一大特点。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微型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有起伏,有波折,有悬念。3.结尾新奇:所谓新奇,就是要出人意料,给人回味的地方。4.语言精炼:微型小说篇幅短,人物少,矛盾冲突高度集中,语言要求极为简练。
了解了微型小说的这些特点,同学们有兴趣的话,也可以尝试自己创作微型小说,向大家推荐一本杂志:《微型小说选刊》。四、写作延伸:以小见大微型小说为了体现主旨,通常会选择一个切入点,以小见大,以一滴水来折射太阳的光辉。其实,并不是只有微型小说如此,我们同学们平时在写作文时,同样也要注意选择切入点,以小见大,以微观见宏观。
也就是说,当你要表达一个主题时,你要先选一条思路、一个角度,一旦选好了,就要一心一意走到底。文章角度要小,就其一点,纵深开掘,把一人、一事、一物、一理写得深刻有力。比如,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冰心的散文《我的家在哪里?》,作者要表达的是对亲人的思念,可是她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通过一个梦境来表达。
小结:写作文时,不可贪多,多就是空,你想每一点都谈到,那么每一点你都无法深入去谈,所以选好一个角度,选好一个切入点,才能以小见大,以细节动人。
五、小结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最容易牵动少男少女的心。我对此有一些思考和大家分享:童话里的爱情总是说王子和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为他们生活在人们的梦中,可是生活中的爱情却有太多的现实要面对,所以对于正是风华正茂的青春少年来说,期待和幻想爱情固然无可厚非,却不可因此荒废了学业,对将来不负责任,毕竟,有了面包的爱情会更圆满!3、“我”:“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小伙子?“我”在小说中又是起到什么作用?3、“我”:“我”是一个狂热的芭蕾舞迷,为什么“我”还要把票让给小伙子?“我”在小说中又是起到什么作用?
活动3【作业】续写和创造
作业:1、展开想象,设想一下散场后的情景,写一段200字以上的情景描写。
2、请同学们模仿《等待散场》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构思写一篇微型小说。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4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