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 沁园春·长沙》课件(共56张PPT)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10:08: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6张PPT)
1.1 沁园春·长沙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
体会壮阔深沉的意境,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4
学习毛泽东同志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使命感和远大的抱负。
1
了解词的有关知识和毛泽东同志的相关经历。
3
学会鉴赏诗歌的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把握诗歌鉴赏的规律。
学习目标
导入新课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品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1925年,是北伐战争开始的前一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建立了农民协会,创建了党支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这时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
作者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1949年至1976年,毛泽东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被称为毛泽东思想。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对打破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贡献是巨大的。《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主要作品:《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主要诗词作品:《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层次结构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上阕——描写湘江深秋美丽壮观的图景(看湘江秋景)
下阕——回忆青年时代的革命斗争生活(忆峥嵘岁月)
上片描绘长沙秋景,
下片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整体感知
本课小结:
《沁园春 · 长沙》情感示意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
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
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
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豪壮
忧思
欣喜
自信
豪迈
思考点一
寻找能展现诗人形象特征的几个动词,并以此为立足点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思考点二
1、“看”统领了哪几句?诗人看到了哪些意象?想到什么?
2、这些意象有什么特征,作者如何描写它们,描写的角度是怎么样的?
3、在这些描写中,哪些字具有表现力?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山上
江中
天空
水底
远眺
近观
仰视
俯视
静景
动景
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提示:
分析写景语言精妙的词用法。
对于景物描写中的静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形容词;对于动景我们往往要注意动词。
这几句中哪些词表现力特别强?
炼字











“万”
写出山之多
“遍”
写出红之广
“层”
“染”
既写出了山势的起伏,也写出随之而形成的林木的高低。
山林经霜变红,像染过一样。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
“漫”
写出湘江水面的深而宽阔。
“透”
写出江水的澄澈,水深而洁。
“百”
“争”
写出江中船只之多。
表现出千帆竞发的热闹场面。
“击”
搏击,表现出鹰飞矫健,强劲有力。
“翔”
写出鱼儿在清澈见底的水中自由轻快游动。
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竞”
思考点三
作者面对一幅绚丽多彩、生气勃勃的湘江秋景图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时,很自然的想到了同学,与毛泽东一起的同学是怎样的存在?
“峥嵘岁月稠”,把许多不平常的战斗岁月,比喻成连绵起伏的高峻山峰一个接着一个,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毛泽东同志在长沙时期丰富而又有意义的战斗生活。
体会“忆”“岁月稠”等词语的表现力。
“忆”总起下阕,贯穿下阕,点明下阕写的都是往昔的的事。
朗读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这由哪个字统领的?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青年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形象而又含蓄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以意逆志
作为政治家、革命家、诗人的毛泽东,他不是为写诗而写诗,而是由他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大风大浪中培养的革命乐观主义与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以及蓄积于胸中的革命激情,喷发而为诗。
你读到了一位___________的毛泽东。(在诗句里找依据)
参考:
对秋的礼赞,热爱生活的毛泽东;
有浪漫情怀和激昂情感的毛泽东;
有远大志向、宏伟抱负的毛泽东;
以天下为己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毛泽东;
对革命和祖国前途乐观自信的毛泽东;
关心国家大事、关心民生疾苦的毛泽东;
敢于蔑视权贵、抨击黑暗势力的毛泽东……
讨论:“秋天”在很多诗词中常常充满了肃杀、感伤的情调,但毛泽东笔下的意象,有什么样的特点 所以,诗词里的意象和个人有什么关系?
绚丽多姿、雄伟壮阔,生机勃勃
这与一个人的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
他不是一介普通书生,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的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知识补充:关于意象

创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品中的客观物象(人、物、事)
诗人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物象融合形成意象
意境
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组合所构成的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一般可以呈现为一定的画面。
意象与意境
自由辩论
自由辩论
我们这些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青年,与毛泽东他们那个时代的革命青年想比,我们究竟缺什么?
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与历史使命感
深远而雄浑的思想气魄
少年有大志,一生能大为。青年应该敢为人先立大志,从进入高一开始早起步,踏实奋进。
思考:为什么毛泽东笔下的秋如此绚丽多彩、充满生机?这与一个人的哪些方面有关?
与气度、胸襟、性格、身份有关。毛泽东是杰出的政治家,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他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他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文人。所以,他的诗词也不同凡响,充满豪情壮志。
请同学们联系自身和现实谈谈当代“同学少年”们应该有怎样的大志和怎样的大局意识?应该如何去实现大志树立大局意识?
小组发言示例:学习毛泽东的自信、乐观、豪迈的英雄主义豪气。面对“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险恶局面,是“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迷人味道;在突破敌军围追堵截的长征路上,是“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热烈景象;面对“高天滚滚寒流急”的形势,诗人感受到的却是“大地微微暖气吹”的气息!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延续继承了毛泽东同志的这种精神,一群青年学子,他们崇尚行胜于言,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或奔赴西部,燃烧激情;或扎根基层,放飞梦想;或携笔从戎,筑我长城;或投身主流,谱写青春;或创新创业,乘风破浪……他们将自身命运与时代和祖国的命运牢牢系在一起,选择了更加厚重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