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7-08 16:1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教学设计围绕中国传统花鸟画和人物画展开,内容丰富且系统。教材首先明确了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花鸟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人物画形神兼备和以形写神的特点。
在课程内容上,清晰地阐述了花鸟画和人物画的发展历程,通过具体的作品如黄筌的《写生珍禽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深入剖析了两类绘画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同时,还列举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元代以来文人的梅兰竹菊画作、朱耷的《荷石水禽图》、韩滉的《五牛图》以及各类人物画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鉴赏素材。 教材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文化的角度理解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对中国传统绘画有一定的接触,但对于花鸟画和人物画的深入理解可能较为有限。他们可能对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有所耳闻,但对于作品中蕴含的艺术特点、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价值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可能对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形式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创作方法可能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引导。
在学习兴趣上,学生可能对精美的绘画作品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对于较为抽象和深层次的艺术理论和文化内涵可能会感到枯燥或难以理解。 然而,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果能够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结合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尝试模仿绘画作品中的线条和色彩,或者让学生讲述自己对某幅作品的感受,以增强他们的参与感和理解。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花鸟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了解人物画形神兼备、以形写神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提升对中国花鸟画和人物画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欣赏作品、分析讨论等活动,深入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和人物画的艺术特点和审美特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重神韵、以形写神的审美特征,提升对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的文化理解,提高人文素养。
四、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写实与写意的关系。
理解中国传统人物画形与神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所蕴含的人文情怀。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讨论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 分钟)
教师展示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与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人物局部,引导学生欣赏思考:中国传统花鸟画描绘的对象只有花和鸟吗?中国传统人物画中形与神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呢?引出本节课题: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二)讲授新课(25 分钟)
1. 写生花鸟(12 分钟)
介绍花鸟画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在南北朝初具规模,唐代形成独立画科,五代开始成熟,两宋时写实技巧臻于巅峰。
以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为例,说明古人花鸟画写实技巧的高超。
阐述花鸟画成为中国人缘物寄情、托物言志的艺术载体,列举元代以来受文人青睐的梅、兰、竹、菊等作品,如王冕的《墨梅图》、郑思肖的《墨兰图》、文同的《墨竹图》等。
介绍朱耷《荷石水禽图》和韩滉《五牛图》等著名花鸟画作品。
2. 传神人物(13 分钟)
说明中国传统人物画家会根据对象的社会阶层与价值观念进行创作,人物画可分类为世俗人物、神仙道释、市井风俗等。
举例《女史箴图》《簪花仕女图》《朝元图》等,说明人物画中人物的相貌要符合特定身份和精神气质。
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介绍其描绘的场景和艺术特色。
分析《泼墨仙人图》“遗貌取神”的特点。
介绍风俗画这一特殊的人物画类别,及其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如南宋李唐的《炙艾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货郎图》。
(三)课堂练习(10 分钟)
1. 教师布置任务:在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中选出一件作品,搜集相关资料,写一篇 300 字分析文章。
学生自主选择作品,进行资料搜集和文章撰写。
教师巡视指导。
2. 教师提出问题: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能否以写实的程度作为衡量艺术水平的标准?
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观点。
教师总结评价。
(四)课堂小结(3 分钟)
教师总结:不论花鸟画还是人物画,中国画家在创作时都未曾止步于对外形的描摹,以形写神是他们一贯的追求。画家潘天寿说:“东方绘画之基础在哲理,西方绘画之基础在科学。根本处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极则。”不能套用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理论和标准来衡量中国传统绘画的价值。中国传统绘画承载着人伦教化、修身养性的功能,不追求视觉感官的刺激,而注重形式的探索和意趣的传达。它往往是内敛的、抽象的,需要静下心来品读。想要真正欣赏中国传统绘画,必须体会古人创作时的理念,理解绘画背后的中国文化和历史。反过来,通过欣赏中国传统绘画,也可以令我们与先人文脉相承、心灵相通。
(五)课后作业
预习下节课新内容。
(六)板书设计
画外之意——中国传统花鸟画、人物画
一、写生花鸟
二、传神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