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鉴赏《琵琶行》第二段中经典的音乐描写,掌握其音乐描写的主要手法,聆听乐曲,尝试写作。体会乐曲描写中透露的弹者和听者的情感,结合全文理解“琴声”即“心声”的含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琵琶行》的文本内容有了整体的了解。
3重点难点
掌握其音乐描写的主要手法,体会乐曲描写中透露的弹者和听者的情感,结合全文理解“琴声”即“心声”的含义。
4教学过程
4.1 第二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琵琶行
第五节课了,大家累了吧!那么我们先听一段音乐放松一下。不过听完之后告诉我你的感受。
学生谈,教师点评。
若要把音乐用文字描写出来,让读者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白居易《琵琶行》第二段中关于音乐描写的句子,这可是文学界描写音乐的典范之作!
活动2【活动】琵琶行
[环节一]
问题一:音乐是最美的曲线,数学与音乐之间有着奥妙的联系。大家尝试一下把白居易笔下的琵琶曲以类似函数图像的形式呈现出来。
明确:
[琵琶音乐旋律.bmp]
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提醒学生按照图形具体讲解所对应的诗句。
[环节二]
问题二:音乐是一种有声无形的听觉艺术,语言是一种可摹声形的表现艺术。大家来分析一下白居易是如何采用恰当的语言来描摹琵琶声的?
明确:比喻
如急雨——粗重紧密 如私语——轻细急促
间关莺语——婉转 幽咽泉流——低沉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水浆迸——激越奔放
刀枪鸣——雄壮高亢 如裂帛——尖锐清厉
通感
花底滑——流畅
冰下难——凝滞
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突出音乐感染力,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有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环节三]
问题三:有人认为“四弦一声如裂帛”是一处败笔。“裂帛”之声实不算美,与前面的美丽乐声不大谐调。“如裂帛”真是作者的一处败笔吗?请同学们结合全诗谈谈自己的看法。
明确:琴声即心声,真实地写出了琵琶女和白居易的心声。
琵琶女:
以前:一曲红绡不知数
现在:去来江口守空船
白居易:
以前:名满京都人得意
现在:谪居卧病浔阳城
人生的繁华走向人生的落寞
弹琴者心碎,听琴者亦心碎,可不是“四弦一声如裂帛”?
[环节四]
和同学们分享读后感。
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后来钟子期因病亡故,伯牙绝弦。可见知音难觅。白居易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一个善弹,一个善听。白居易走在歌女的弦上,琵琶声响在诗人的诗里。书案前,只留下江州司马泪湿青衫。
活动3【作业】琵琶行
背诵《琵琶行(并序)》第二自然段。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