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蜀道难 配套教学设计(6)

文档属性

名称 15、蜀道难 配套教学设计(6)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12-24 14:24:37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1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全诗的内容,把握其意境。
2.熟读成诵,仔细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2学情分析
要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后要发挥想像和联想,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
发挥学生的感悟能力和想像力,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比如旅游、郊游)和读书经验来理解诗歌,进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3重点难点
1.提高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2.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蜀道难》简单教学步骤
一.导语
先让学生背诵《登高》。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独步古今的千古名句, 杜甫是伟大的诗人,他也有敬佩的对象,那是李白。杜甫曾经写下诗句: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赞颂的就是李白。为什么?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而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所谓英雄敬英雄,正是如此。(板书:李白:浪漫主义 夸张和想象——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作者
话说李白初到长安,看到官场的黑暗,于是担忧国家的安危,碰巧有朋友要过蜀道进入四川去发展,于是写了一篇文章赠送朋友。又碰巧诗人贺知章来拜访李白,看完这篇文章,便大喊一声:李白你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到凡间。(大意是这样)于是后人尊称李白为“诗仙”。那么这篇赠送给友人的文章是——《蜀道难》。(板书:送别友人)现在一起来认识一篇神仙般的文章。
三.字音:
噫吁嚱(yī xū xī) 鱼凫(yú fú)
猿猱(náo) 扪(mén)参(shēn)历井
膺(yīng) 巉(chán)岩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石冰(pīng)崖 万壑(hè)
峥嵘(zhēngróng) 崔嵬(cuīwéi)
四.朗读
学生个别朗读第一段(三位)后,再一起朗读第一段。(整体朗读情况一般,情感和节奏把握不太好,内容不清楚,所以难以把握,还是先了解内容。)
五.题解
蜀道难,蜀道是进入四川的山道,具体看课文旁边的图片,一面是高山峻岭,一面是悬崖峭壁,中间的曲折小道就是蜀道,假如你们走在其中,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生不如死。为什么?蜀道——难(板书),(利用课文的句子回答)难于上青天(于:比。翻译: 比上青天难。状语后置)
六.注释
难于上青天比较抽象,具体“难”在哪里?借助注释了解内容:危(高)(板书)蚕丛和鱼凫(古代蜀国王,年代久远,历史故事——用典)。不与秦塞通人烟,说明蜀道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五丁开山后出现蜀道,有许多天梯,人在上面行走,难度可想而知。还有更难得,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人如果掉下去,那肯定是九死无生。黄鹤难飞越,猿猱愁攀援,这也有点夸张,富有想象。蜀道最难以行走的要算——青泥岭,何谓青泥岭,山高多云多雨,路上多是泥水,所以叫做青泥岭。从行人的角度来写山的高,属于细节描写。
七.总结
这一段诗人用什么方法来表现蜀道的高难?神话故事,侧面烘托,想象夸张,细节描写和虚实结合。
八.探究
接下来从表达方式入手进一步了解内容。找出叙述和描写句子。把叙述的句子朗读出来(介绍了蜀道的来历),再把描写的句子朗读出来(突出蜀道的高险)。之前说朗读时情感和节奏把握不太好,原因就在这里。叙述要平,描写要慢。让听的人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先范读,再齐读,后点评。
九.风格
李白在这一段中是如何体现浪漫主义的。其实很简单,只要找出夸张想象的句子。开始。李白就是用了这些方法创造了独具一格的浪漫主义风格,因为它——营造了宏大气势,渲染了神秘色彩。
十.作业
这篇文章是送别文,但李白极其夸张的道出蜀道难以行走,让人胆战心惊,这能算送别文吗?显然李白有他的良苦用心,那是什么?下课后去查找《送友人入蜀》,下节课回答。
1教学目标
了解关于天才的话题。
明确天才出现的原因。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2 第二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4.3 第三学时教学目标
学时重点
学时难点教学活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