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广安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7-08 12:16: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广安市2023一2024学年度下期期未教学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素标号涂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潔千净后,再选涂其它答豪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亳米黑色笔迹的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5题。
诗歌是一种微言见大义的文学祥式,这得盖于语言的暗示艺术。作者可能会或多或少地在
作品中留下关于惰绪、关于人生、关于宇宙、关于圆家命运的丝毫线索,依着这些线索,透过语言
的暗示性,读出作品中更深层的“意”来。
诗歌语言的暗示艺术与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异质同构”说有着密切联系。他们认为:“审
美体验就是对象的表现性及其力的结构(外在世界),与人的神经系统中相司的力的结构(内在世
界)的同型契合。”借鉴这一学说,也不妨把诗歌语言的暗示分为“同构暗示”和“异构暗示”。
“同构暗示”指的是诗歌中某些字词在意义指向上与诗歌展现的画面在力的结构上相一致,
也就是说诗歌所展现的景象(外在世界)与作品的“意”(内在世界)在力的结构上是一个方向的。
在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李物,比如山脉、河流、枝叶、花朵、日月、星辰、灯火、李节、云雾等等,它
们在不同条件下变化出来的表象,都传达了人的某种内在的情感,心境。比如素天树木发嫩芽给
人一种生命萌动的欣喜;而万木葱范则让人感觉到勃勃生机;当秋天到来,树叶发黄或枯死则让
人倍感萧条。通过树叶由萌发到凋零,由绿变黄的变化与人的内在情感生活的联系,从而沟通了
大自然与心灵这两个不同的世界,传达出了人的情感生活的跌宕起伏的变化。当然,有些事物在
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已经化为了一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的象征符号,从而引起人们的某一种心理
定势。比如“客舍青青柳色新”,由于“柳”与“留”瑞音,古代就有了新柳送别的习俗,而诗歌中
“柳”字的出现往往预示着一个离别的场面。所以,古代诗歌就常常巧妙地借用物理世界的事物
来暗示内心世界的变化,通过这种大自然的种种风物的常动与人的心灵的律动的沟通,真正达到
身心和谐、物我同一的境界。漆黑谤寂的夜,无疑带给孤独者张继的会是一种心灵的撞击,在《枫
桥夜泊》中,张继浸染的愁绪与“月落”“乌啼”“霜满天”“江视”“渔火”这些景物所体现出来的幽冷
静寂同成一气,两者在力的结构上是下沉的。
“异构暗示”指的是诗歌所展现的画面与诗歌语言蕴含的情感变化在力的结构上是相对的,
也就是说诗歌的物理世界(外在世界)与诗歌的精神世界(内在世界)它们在力的方向上不一致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