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复习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复习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7-08 19:25:49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
1.知道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及少数民族跨入社会主义的基本史实。(历史解释) 2.理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族人民共同繁荣的意义。(史料实证) 3.了解我国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而采取的措施和发展情况。(家国情怀)
【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   ,行使   的制度。
2.实施确立
(1)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
    制度。后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   。
(2)1984年,《   》颁布实施。
少数民族聚居
民族区域自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自治机关
自治权
宪法
3.实施概况
(1)1947年,我国第一个自治区——   自治区成立。
(2)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4.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内蒙古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   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   、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进入新时代,中共中央强调以铸牢   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进步呈现新气象。
祖国统一
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
共同繁荣发展
1.政治上:在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   和   ,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2.经济上: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   、资金、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1)国家按照自愿的原则,帮助侗族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   。
(2)国家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保护少数民族的
   。
民主改革
文字
社会主义改造
技术
历史文化遗产
(3)国家还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出版工作。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发展。2006年,  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5.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个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青藏
易错易混
1.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新中国成立前成立的,同时也是我国第一个自治区。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是在自治区内,由当地民族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自治前提是维护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
4.我国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历史解释
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历史传统。
(2)各民族长期的经济文化联系,形成了各民族只适宜于合作互助,而不适宜分离的民族关系。
(3)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共御外敌、争取民族解放独立的革命斗争中建立了休戚与共的政治认同。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时空观念、史料拓展
西部大开发的历程
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可按50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奠定基础阶段:从2001年到2010年,重点是调整结构,搞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科技教育等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市场体制,培育特色产业增长点。
2.加速发展阶段:从2011年到2030年,巩固提高基础,培育特色产业,实施经济产业化、市场化、生态化和专业区域布局的全面升级,实现经济增长的跃进。
3.现代化阶段:从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发展地区增强实力,融入国内国际现代化经济体系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着力加快边远山区、落后农牧区开发,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全面缩小差距。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大家庭
材料一 第五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探究1]依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答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材料二 目前中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括号内为对应的行政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西藏自治区(拉萨)。
[探究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为解决民族问题所确立的基本政策。写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名称及成立时间。
答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蒙古自治区;1947年5月1日成立。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民族地区……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
造……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概况
年份 农业总产值(亿元) 工业总产值(亿元)
1952年 46.5 11.4
1978年 155.6 212.1
2014年 11 352.3 64 369
[探究3]依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的原因。
答案: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四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探究4]依据材料四,谈谈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案: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发展。
1.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我国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散居、小聚居的格局。据此,新中国确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全面依法治国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坚持民族平等 D.加强民族团结
B
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
A.接受国家统一领导 B.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C.成立民族自治机关 D.自主管理民族事务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最早是在
    中(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D.1982年宪法
A
A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  )
A.内蒙古自治区
B.广西壮族自治区
C.宁夏回族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A
5.1952年,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农业总产值为46.5亿元,到2014年,增长到11 352.3亿元。“增长”的原因有(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推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视
A.①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D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三次巨变:
第一次巨变:社会形态的变化——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形态,开创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新时代。
第二次巨变:政治形态的变化——各族人民在事实上获得政治上的平等。
第三次巨变:经济形态上的变化——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各族人民在经济上普获实惠。
(1)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第一次巨变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答案:(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推动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生第二次巨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这一基本政治制度的实行有何重大作用
答案:(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3)为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第三次巨变,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要措施
答案: (3)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兴边富民行动、修建青藏铁路、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等措施。(答出一点即可)
7.(2022自贡)下图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人口变化统计图,这种变化与某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为(  )
A.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一国两制”
B
8.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出版工作,还帮助十几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
A.文化保护传承
B.传统风俗习惯
C.基础设施建设
D.宗教信仰自由
A
9.我们比较熟悉的100元人民币的背面,右上角印有汉语拼音、蒙古族文字、藏族文字和维吾尔族文字等字样。这些设计理念体现了(  )
①我国是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 ②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可分离 ③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④各民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D
10.下面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②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各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B
11.(2023江西)分析下表,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资金统计表(部分)
B
年份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扶持资金 (亿元) 1.12 6.42 6.73 10.26
A.国家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B.国家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C.民族地区推行社会主义改造
D.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机关
12.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也取得了大批成果,其中有代表性的是出版了少数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诗: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这说明(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了民族团结
B.政府采取优惠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C.国家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
D.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得到充分尊重
C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我国制定了什么政治制度
答案: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根据材料二,请试举两例“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重点工程。
答案:(2)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举两例即可)
材料二 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共同走向繁荣创造了前提。在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一批重点建设工程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
材料三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格局。建设共有精神家园、铸牢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共同的责任……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各民族更要守望相助,铸牢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构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华民族精神共同体的价值基石,是各民族团结进步的精神纽带。
(3)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后,为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我国提出了什么战略 取得了哪些成就 (试举一例)
答案:(3)西部大开发。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4)根据材料三,你认为我们要树立怎样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答案:(4)各民族要守望相助,铸牢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建构一个共有的精神家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谢谢观赏!(共38张PPT)
第14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
1.了解海峡两岸交往概况。(时空观念) 2.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几代领导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归纳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唯物史观) 3.掌握“九二共识”及“汪辜会谈”、江泽民提出的八项主张、新时代推进祖国统一的方略。(历史解释)
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
4.结合教材与其他课程资源,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通过阅读教材,归纳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史料实证) 5.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家国情怀)
【重难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1.对台方针政策的演变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明确提出要   。
(2)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又确立了争取用   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
(3)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不久,在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基础上,形成了“  ,
 ”的对台基本方针。
解放台湾
和平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2.两岸关系的发展
金门
时间 措施 影响
从1979年 开始 中国人民解放军奉命停止对   和马祖的炮击 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1987年 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   ”政策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1990年 台湾成立了  , —
三不
海峡交
流基金会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时间 措施 影响
1991年 大陆成立了  —
1992年 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   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   ”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一个中国
九二共识
时间 措施 影响
1995年 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强调坚持   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2005年 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   》 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明了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一个中国
反分裂国家法
时间 措施 影响
2005年 中国国民党主席   率“和平之旅”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 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008年 两岸达成   、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 两岸同时举行“   ”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连战
空运直航
三通
新时代推进祖国完全统一的方略
(1)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   ,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现实威胁是“台独”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中共十八大后,党和政府坚决开展反分裂、反干涉重大斗争,人民解放军多次在台湾周边海域组织实战化演练,展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对“台独”的坚强决心和强大能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首次会晤
(3)2022年发布的《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新时代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指明了对台工作方向。白皮书强调,我们愿继续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   。
(4)中共二十大进一步强调,“   ”方针是实现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对两岸同胞和中华民族最有利。我们坚持团结广大台湾同胞,坚定支持岛内爱国统一力量,共同把握历史大势,坚守民族大义,坚定反“独”促统。
使用武力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家国情怀
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有利因素:①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②“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巨大感召力;③港澳回归提供了成功的范例;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⑤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2)不利因素:①“台独”势力的分裂活动;②国际反华势力的破坏干涉。
历史解释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不同点
港澳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遗留下来的问题,涉及国家主权问题,是中国的外交事务,需要中国与英国、葡萄牙平等协商;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任何国家不得干涉。
知识拓展
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则立场、基本方针
(1)原则立场: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2)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但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时空观念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交往、祖国统一
[统一之盼]
材料一 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探究1] 材料一中,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构想有何新发展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两岸和平统一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由主张军事武力到和平商谈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的原则。
材料二 海峡隔不断兄弟亲情,挡不住同胞对家乡故土的思念和对家人团聚的渴望。同胞亲情的力量,终于在上个世纪80年代冲开了两岸封锁的大门。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
——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时的讲话
[统一之碍]
材料三 (2020年2月)9日、10日连续两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绕台巡航”。台湾“大华网络报”发表文章指出,有别于过去大陆说明此种情况是例行演练,这次巡航则明指是针对“台独”……大陆正全力抗击疫情之际,仍未忽略着力“反独”“遏独”。
[探究2]材料三说明祖国统一遇到的阻碍分别是什么
答案:“台独”分裂势力的阻挠。
[坚定之路]
材料四 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我们将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互利互惠,逐步为台湾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提供与大陆同胞同等的待遇,增进台湾同胞福祉。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探究3]根据材料四,概括习近平推进两岸和平统一的新思路。请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答案:“新思路”: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分享发展机遇;推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认识: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夙愿;祖国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的统一大业一定会实现;祖国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言之有理即可)
1.毛泽东曾委托赴香港的章士钊先生转去一封中央致蒋介石的信。信中写道:“除外交统一于中央外,其他台湾人事安排、军政大权由蒋介石管理。”说明党和政府已确立了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这封信写的时间应该是在(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 B.20世纪50年代中期
C.20世纪60年代中期 D.改革开放后
B
2.“习马会”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回首海峡两岸关系之路,双方首次打破隔绝状态开始于(  )
A.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逐步采取一些开放措施
C.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
D.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B
3.1992年11月,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的代表在香港会晤,两会就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  )
A.“一国两制、和平统一”
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C.反对“台独”,武力统一
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
4.(2023商丘三模)下列史实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民族团结 B.祖国统一大业
C.国防建设 D.外交成就
B
1992年11月,大陆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5.(2022兰州)《反分裂国家法》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实现和平统一的前提是(  )
A.实现直接“三通”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加强经济密切合作
D.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浅浅的海峡,隔不断的是两岸的亲情。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位领导人曾说过:“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
(1)材料一中提到的“一位领导人”指的是谁
答案: (1)毛泽东。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在“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后来,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被打破。
(2)材料二中的“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者是谁 除台湾外,此构想还适用于哪两个地区
答案: (2)邓小平。香港、澳门。
材料三 1992年,两个民间团体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1993年,这两个团体举行会谈,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材料三中的“两个民间团体”分别指什么
答案: (3)海峡交流基金会、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谈谈你对祖国统一大业的认识。
答案: (4)海峡两岸有着相同的血液、文化,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心愿,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利益;实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7.(2022烟台)马英九表示:两岸“重新启动”,第一步就是“重启对话”,呼吁回到“原汁原味的九二共识”。这表明马英九认为(  )
A.海峡两岸关系得到进一步缓和
B.“九二共识”利于两岸交往
C.“一国两制”成为两岸的共识
D.中国人民洗刷了百年耻辱
B
8.(2022常州)20世纪70年代,周恩来明确表示:“中国和美国之间没有别的问题,关键问题就是台湾问题。”因此,发展中美关系必须始终坚持(  )
A.和平共处原则
B.区域自治原则
C.合作共赢原则
D.一个中国原则
D
9.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中国人的神圣使命。下列活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调整“三不”政策 ②连战率访问团访问祖国大陆 ③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 ④“九二共识”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③④①②
B
10.下表内容充分反映了(  )
C
时间 事件
1979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两岸实行“三通”
1989年 台湾居民回祖国大陆探亲、访友、旅游、考察和经商的达40万人次
1990年 两岸民间交往达100万人次,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 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2009年 台湾吴伯雄访问大陆,希望两岸兵戎相见永不再现
2014年 国台办主任张志军抵达台湾进行访问
2018年 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中国国民党前主席连战
A.1990年以来,两岸关系才开始松动,民间交往的坚冰已打破
B.任何外来的或内部的分裂中国的阴谋注定要失败
C.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D.新中国成立以来,双方一直主张和平统一台湾
11.“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因为一个方块字是一个天地。”许多台湾有识之士也提出“中华文化应是两岸沟通的共同语言”。这说明(  )
A.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历史悠久
B.文化认同有助于实现两岸和平统一
C.中华传统文化具有持续创新力
D.“一国两制”构想得到两岸广泛认可
B
12.(2022毕节)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A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次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1995年,江泽民针对两岸关系新情况,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案: (1)“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国两制”的含义及党和国家对台基本方针分别是什么。
答案: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材料二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最符合台湾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国家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实现和平统一。国家和平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不同于大陆的制度,高度自治。
——《反分裂国家法》
材料三 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2015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习近平强调,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两岸双方应该坚持“九二共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海峡两岸交往密切的表现。根据材料二、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析海峡两岸交往密切形成的原因。
答案: (3)表现:①两岸“三通”已基本实现;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蓬勃发展;③两岸往来日益密切(答出两点即可)。原因: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②海峡两岸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③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亲缘关系;④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⑤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示范作用;⑥中国共产党采取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答出两点
即可)
(4)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来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至少答出两点)综上所述,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4)途径:①加强海峡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②大力发展交通,密切两岸人员友好往来;③增加高层对话的次数(言之有理即可)。启示:①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合作,有利于实现祖国和平统一;②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③在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谢谢观赏!(共30张PPT)
第13课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素养目标 知识结构
1.知道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及回归过程。(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香港回归的过程(艰辛不易),体悟国家强大是维护自己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根本保证。(唯物史观) 3.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了解香港和澳门回归的过程、原因,了解国家强大是维护自己国家主权和领土的根本保证,并正确看待今天的香港问题。(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
【重点】“一国两制”的构想、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难点】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一国两制”的构想
1.目的: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和   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强烈愿望。
2.提出:   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含义: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    ,同时在台湾、香港和澳门保持原有的   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
台湾
邓小平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4.地位:“   ”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1.理论基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2.香港回归
(1)中英谈判:   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84
(2)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
3.澳门回归
(1)中葡谈判:   年4月,中葡两国政府也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成立。
4.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1987
百年国耻
保持香港、 澳门长期繁荣稳定
1.方针:香港、澳门回归后,中央政府坚定不移贯彻“   ”、“   ”、“   ”、   的方针。
2.表现
(1)2003年,内地与港澳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逐步开放内地居民个人赴港澳游。这些措施强化了内地与港澳之间的经贸人文纽带,实现了两地互利共赢。
一国两制
港人治港
澳人治澳
高度自治
(2)进入新时代,中央政府全面准确推进“一国两制”实践,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效实施对特别行政区的全面管治权,落实“   ”
“   ”原则,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   走向   的新阶段。
(3)中央政府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深入推进   ,
建设,支持香港、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爱国者治澳
爱国者治港
由乱到治
由治及兴
粤港澳大湾区
历史解释
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1)香港和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解决香港和澳门问题提供了思路。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4)祖国统一得到包括香港和澳门同胞在内的所有海内外华人的大力支持。
知识归纳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异同
(1)相同点: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都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
(2)不同点:民族自治区是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为解决民族问题而建立的,它只有一定的自治权,适用于我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特别行政区是为了解决国家统一问题而建立的,它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只适用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历史解释
“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
“爱国者治港”“爱国者治澳”是保证港澳长治久安、守护好港澳居民切身利益的必然要求。特别行政区管治团队必须是立场坚定、担当作为、为民爱民、有感召力、有责任心的爱国者。
“一国两制”、香港和澳门回归
[国之策——伟人的智慧]
材料一 “一国两制”的构想从实际出发,兼顾了各方面的实际利益,因而是各方可以接受的、合情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这一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具有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探究1]材料一中香港、澳门在近代史上被哪两个国家割占 根据材料一分析“一国两制”政策的特点。
答案:香港、澳门分别被英国、葡萄牙占领。特点:兼顾历史与现实;维护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港、澳、台的稳定与发展。
[国之荣——巨大的发展]
材料二 2019年,澳门总体失业率维持在1.7%左右的较低水平;总体月工作收入中位数为17 000澳门元,年增6.25%;全年入境旅客3 942万人次,年增10.1%。澳门政府财政稳健。2019年9月底,特区财政储备中的基本储备为1 488.9亿澳门元,超额储备为4 245.9亿澳门元。2019年12月底,外汇储备1 783亿澳门元。
——节选自行政长官贺一诚2020年4月20日
在立法会发表的《2020年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探究2]材料二说明澳门发展的形势如何 试分析其原因。
答案:发展形势:持续发展。原因:“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澳门回归调动了“澳人治澳”的积极性;祖国内地的强大及对澳门的支持;澳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融入国家发展;等等。
1.为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人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C
2.(2022贵阳)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为香港顺利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是(  )
A.民主集中制的实行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D
3.“一国两制”构想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高度统一,是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一次天才式创造。首次成功运用“一国两制”构想解决的历史问题是(  )
A.西藏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问题
4.2019年5月31日,习近平在给澳门少年儿童的回信中写道:“我经常想起《七子之歌》,歌中表达的游子对回到母亲怀抱的渴望十分感人。”2019年是澳门回归祖国(  )
A.20周年 B.22周年
C.25周年 D.30周年
D
A
5.(2023安徽模拟)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20世纪末,香港和澳门先后回归祖国,中央政府在港澳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上述两类地区最大的区别是(  )
A.法律体系和对外关系不同
B.享有的自治权限不同
C.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同
D.实行的社会制度不同
D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所示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时间轴补充完整。
答案: (1)①《南京条约》;②香港岛;③《北京条约》;④1997年。
材料二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
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香港能够顺利回归的原因。
答案: (2)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指导;中英双方的共同努力;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
7.1987年,邓小平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说:“切不要以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来管,中央一点都不管,就万事大吉了。……保持中央的某些权力,对香港有利无害。”邓小平的讲话说明“一国两制”(  )
A.等同于港人完全自治
B.关键是保持香港原有制度
C.保障香港管理本民族
D.“一国”是两制的前提
D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分别成立了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这个“特别”的内涵是(  )
A.政治上不属于中国中央政府管辖
B.与英、葡还有政治经济联系
C.香港居民、澳门居民仍是英、葡国籍
D.享有高度自治权,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不变
D
9.2020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该法强调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方针,以维护国家安全和香港繁荣稳定。这表明香港的发展离不开(  )
A.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
B.香港人民的完全自治
C.香港良好的经济基础
D.自由选择的社会制度
A
10.(2022桂林)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一国两制”方针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求同存异”方针
11.(2023德州阶段练)祖国统一是整个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从历史时序的发展中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重要一步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 D.②④
B
C
12.(2022宁波)“改变,意味着进步与成长;不变,则是对历史与现实的尊重。”下列选项能反映港澳回归所带来的“改变”是(  )
A.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B.原有的生活方式
C.主权的行使
D.同根同源的血脉
C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香港、澳门一向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利于保证这两个地区的继续繁荣稳定;保持这两个地区的繁荣稳定,不但对这两个地区人民有利,而且对于全国也有利。中国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在这样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中,容许个别的小的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但无害,而且有利。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提及的是我国哪一战略构想 根据材料一,指出香港、澳门保持其原有的社会经济制度有何积极意义。
答案: (1)构想:“一国两制”。积极意义:有利于保持两地的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指出撒切尔夫人在香港回归后的治理方法是什么。对此,邓小平的态度及香港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 (2)方法:主权换治权或由英国人治理。态度:不同意。实质:主权问题。
材料二 “钢铁公司”邓小平智斗“铁娘子”撒切尔夫人
  如果中国收回香港,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要想继续维持香港的繁荣,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 ——撒切尔夫人   主权问题是不能够谈判的!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
——邓小平
材料三 邓小平在总结和平方式解决香港问题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 ……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比利时前总理说,香港回归是十分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被英国占领了一个半世纪后,香港终于与伟大的祖国疆土连在了一起。这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3)根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政府能成功收回香港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港澳回归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 (3)原因:国力强盛,政策正确,人心所向。启示:国家统一要有强盛的国力;要有正确的政策;要有益于国家和地区的繁荣。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