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4 19:31: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三民主义 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思想上
材料一:1895年~1898年间,国内新创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在万元以上的有六十多家,平均每年设厂十五家以上。?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经济上奕昕康有为思考:从《时局图》、洋务运动、维新变法……的结果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
政治上材料三:思考:根据图片及所学知识思考,鸦片战争以后,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有哪些?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中起了什么作用?林、魏:“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 体西用” 康、梁:维新变法。
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思想上
从“医人”到“医国”;由改良到革命的转变
孙中山为代表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主观因素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因素背景小结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主观因素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孙中山与革命事业同盟会的成立及三民主义的提出1905同盟会成立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民族主义 材料一:1906年孙中山说:“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假如我们实行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孙中山选集》内容: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帝的主张创立民国民权主义材料二:凡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孙中山选集》内容: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局限性:便利地主阶级投机革命平均地权民生主义材料三:其现在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孙中山选集》内容:“平均地权”“核定地价” “国民共享”等是资产阶级土地纲领局限性:不彻底,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使资产阶级革命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之所以说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因为它( )
A指明了革命的对象和革命的手段
B充分表达了资产阶级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要求
C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政权问题
D直接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主张
如何正确评价三民主义积极性: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推动了革命的发展。 局限性:没有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进行革命的政治纲领,他力图通过民族、政治、社会三大革命打通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道路,挽救沉沦在即的民族和国家。你知道孙中山是如何实践三民主义的吗?辛亥革命二 次 革 命护法运动失败
(1917年)护国运动—袁世凯复辟1、据台湾《联合报》(2004年11月13日)报道,有83%的台湾民众认为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这主要基于孙中山                         
A、领导了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 
B、为维护民主共和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C、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D、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07高考)“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内容,发表此宣言的是
A.梁启超 B.黄兴 
C.孙中山
D.蔡锷三民主义 的形成和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得到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客观因素背景知识结构政治上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各派救国方案失败思想上西学东渐,人们思想上得到启蒙主观因素个人努力: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内容及评价提出实践辛亥革命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 败功败垂成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1)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失败(2)俄国十月革命影响
(3)共产国际和中共的帮助 背景:(4)孙中山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
1924年国民党一大
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主张,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民族主义:
两方面含义,一为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为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主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含 义:明确提出反帝普遍平等民权更关注工人、农民----扶助农工①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适应时代潮流
②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国共两党的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和高涨。新三民主义在理论上、纲领上仍然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范畴。评价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封建统治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明确反帝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普遍平等民权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更关注农民和工人 体现了三大政策指导辛亥革命,《临时约法》理论基础,维护民主共和革命纲领、表达、反映、指导辛亥革命。
时代、阶级局限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 的发展进步:是国共合作基础。
局限:没有超出资产阶级
民主主义范畴
本课内容涉及到孙中山先生一生两次重要的转变。你知道是哪两次吗?
第一次是放弃改良而走向革命道路;
第二次是在他领导的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失败后,接受苏俄和中共的帮助,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实现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

——胡锦涛
在孙中山诞辰140周年上的讲话
课堂练习1.中国近代以来,“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兴办
洋务”“君主立宪”等思想的失败说明了(    )
A.近代中国要谋求社会进步必须走革命的道路
B.提出这些思想的人都是志大才疏的人
C.近代中国不可能走向富强
D.中国必须进行辛亥革命
2.三民主义中,民权主义的政治目标是(    )
A.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B.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C.推翻满族贵族的统治
D.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
3.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是(    )
A.民生主义B.民权主义C.民族主义 D.三民主义4.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结成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是
                  (    )
A.三民主义
B.新三民主义
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D.“知难行易”学说5、下列文献中,能反映20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历
史发展方向的是 经济上客观因素政治上思想上主观因素孙中山的个人努力:1.三民主义
产生的背景
2. 同盟会的成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3. 三民主义的实践
辛亥革命: 功败垂成
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相继失败 4.旧三民主义转变为新三民主义
背景
含义
评价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