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物质的变化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物质的变化学案(无答案)-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15: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世界
1.3 物质的变化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和观察实验,了解生活中物质的变化。
2.初步学会正确描述物质变化的现象。
3.通过对比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4.感受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化学无处不在。
学习过程
一、承上启下
观察活动:喷雾写字。从化学的角度想一想,你有哪些问题要进行讨论和探究呢
二、问题引领
主问题一:生活中都有哪些变化 这些变化都一样吗
活动1:阅读教材,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变化现象。
想一想:火柴梗被折断、石蜡熔化、水的三态变化,都是物质的    或    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    (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没有生成    ,这种变化叫作物理变化。
活动2: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想一想它们都有哪些特征
(1)火柴梗的燃烧
燃烧前:火柴梗;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发光、放热的现象;燃烧后:黑色的固体。
(2)镁条燃烧
燃烧前:    色的    体;燃烧时:发出    光,并且    热;燃烧后:生成    色    状的物质。
想一想:上述变化的共同特征是        。
结论:物质发生变化时生成     ,这种变化叫作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主问题二:如何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活动3: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发生了哪种变化。
(1)气体生成:在装有少量小块石灰石固体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稀盐酸。
现象:  。
判断及理由:  。
(2)颜色变化:在装有少量黑色氧化铜粉末的试管中,加入2 mL稀硫酸。
现象:  。
判断及理由:  。
(3)沉淀生成:将未开封的可乐瓶的瓶盖打开后,改用带导管的瓶塞把瓶口塞紧,把导管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轻轻摇动可乐瓶。
现象:  。
判断及理由:  。
结论:通过上述实验可知,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般会伴随产生某些现象,如  、       、      、发光以及吸热或放热等。
追问:这些现象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直接依据吗 请举例说明。
活动4:对比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填写下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区别        生成        生成
伴随现象     、    等的改变     、变色、    、发光、         等
判断依据      
联系     变化常常伴随    变化,    变化的过程中一定不发生    变化
实例            
  三、自我评价
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
A.沥青凝固、钢铁生锈      B.石蜡熔化、水分蒸发
C.粮食酿酒、烟花燃放 D.汽油挥发、云消雾散
2.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
A.日照香炉生紫烟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蜡烛受热熔化和蜡烛燃烧都是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都是物理变化
C.葡萄藤光合作用和葡萄酿酒都是化学变化
D.拉坯造型和搭建金属徽标都是化学变化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 (  )
①有颜色变化 ②有状态变化 ③发光 ④放热或吸热 ⑤有新物质生成 ⑥生成沉淀
⑦有气体放出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 C.①⑤     D.⑤
5.下列变化中:①潮湿的衣服在太阳下晾晒,变干了;②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③纸张燃烧;④瓷碗破碎;⑤呼吸作用;⑥蚕丝织布;⑦寒冷的冬天,在玻璃窗前哈气,玻璃上出现一层水雾;⑧下雪天把一团雪放在温暖的房间里,雪融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