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0课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4 19:4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课程标准: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现在春天来了,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有许多学说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
——毛泽东一“双百”方针的提出1、“双百”方针的背景 双百方针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国家迫切要求发展经济和文化时提出的。为适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繁荣中国的文化事业,必须有一个科学的指导方针。2、“双百”方针的含义 “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研究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具体地说,“双百方针”是提倡在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3、“双百”方针的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学研究的基本方针4、“双百”方针的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5月,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正式提出实行“双百”方针;5、贯彻“双百”方针取得的成就:“双百”方针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学术研究带来了和谐宽松的氛围,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领域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
1)文学艺术节许多作家、艺术家、扩大生活视野,开拓新的题材和主题,……
2)各种艺术学院和团体相继建立,培养大批艺术人才
3)学术界围绕一系列热点问题展开热烈的探讨与争论小说《青春之歌》风靡一时,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
九·一八事变前,女学生林道静因反抗地主家庭逼婚,投
海自杀,被大学生余永泽所救,随后二人结了婚。婚后林
道静遇到共产党员卢嘉川,随后她加入了共产党,成为一二·九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小说《红旗谱》从清末的1901年说到民国建立后的1927年,朱老忠和他爹朱老巩两代人同地主冯兰池斗争的故事跌宕起伏,最后,朱老忠在地下党员贾湘农帮助下觉醒,走上自觉的革命道路。话剧《茶馆》老舍作品,剧中写了3个“朝代”,时间跨度50年,写活了70个人物。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一大批人民喜闻乐见的作品的涌现,证明了什么? “双百”方针的正确性和重要意义 1956年在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的“双百方针”,如昙花一现,极尽绚丽,却迅速凋零。中国思想文化界的翻云覆雨的斗争,显示出它极端复杂而微妙的特征。一场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开放局面,现在突然变成了打右派的残酷的阶级斗争。一九五七年,毛泽东错误地发动将斗争矛头直指知识分子的反右派斗争及其扩大化,直接违背了双百方针,使知识分子长期以来受到歧视,压抑和迫害马寅初受到批判即是一个典型例子。二、遭遇曲折二、遭遇曲折1、遭遇挫折的原因2、遭遇挫折的表现①反右斗争扩大化,“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干扰损害;
②“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国内反右派斗争的扩大化;
文革期间,极左思想盛行,方针受彻底破坏;反右派斗争  ?  
 1957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进行的整风运动中,发动群众向党提出批评建议,本来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党的建设的正常步骤。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乘机鼓吹所谓“大鸣大放”,猖狂攻击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于是,党中央在6月8日发出指示,决定对右派进攻实行反击。  从当时的形势和后来的历史证明,对极少数右派分子进行回击,在全国人民中间进行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数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在反右派斗争中却犯了严重扩大化的错误,把一大批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和党内干部错划为“右派分子”,并使他们长期蒙冤受屈,造成了不幸的后果。 这位马寅初姓马,又是马年马月马日马时出生, 俗称“五马”齐全,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决不向专以力压服,不以理说服的那种批判者们投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检阅无产阶级文化革命大军(1966年8月18日) 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后的急先锋:“红卫兵”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后的急先锋:“红卫兵”傅雷, 1927年冬赴法国入巴黎大学文科学习。任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翻译外国文学名著33部。“文革”初受到迫害,1966年9月3日晨和他的夫人朱梅馥在上海寓所双双自缢。 文革中部分名人自杀死亡名单1、邓拓:人民日报总编辑、杂文家 1966.5.17 服毒致死 2、吴晗:北京市副市长、历史学家 1968.10.11 狱中自杀,死前头发被拔光 3、范长江:名记者、曾任人民日报社长 1970.10.23 在河南确山跳井身亡 4、翦伯赞:历史学家 1968.12.18 与妻子戴淑婉服安眠药致死 5、上官云珠:著名电影演员 1968.11.22 病中跳楼身亡 6、容国团:世界乒乓球男单冠军 1968.6.20 北京龙潭湖畔槐树上吊自杀 7、姜永宁:乒乓球国手 1968.5.16 在拘留室上吊自杀 8、傅其芳:国家乒乓球队教练 1968.4.16. 在北京体育馆自缢而死 9、熊十力:国学大师 1968.5.24 绝食身亡 10、顾圣婴:著名女钢琴家 1969.1.31 与母亲弟弟开煤气全家自杀11、严凤英 著名黄梅戏演员 1968.4.8 服安眠药死于医院,死后被解剖,在体内找发报机。 12、老舍 著名作家 1966.8.24 跳北京太平湖溺死 13、储安平 前光明日报总编、大右派 1966?67? 传跳海自杀或被红卫兵打死 14、李翠贞 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 1966 开煤气自杀 15、沈知白 音乐理论家 1968 自杀 16、傅雷 著名翻译家 1966.9.3 与妻子朱梅馥上吊自杀 17、金仲华 老报人、上海市副市长 1968.4.3 在书房上吊自杀 18、陈梦家 新月派诗人、考古学家 1966.9.3 自杀 19、叶以群 文艺理论家上海文联副主席上海作协副主席等 1966.8.2 跳楼身亡 20、李立三 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1967.6.21 服毒身亡21、萧光琰 化学家 1968.12.10 被拷打后服安眠药身亡,其妻女随即同日服药自杀 22、杨嘉仁 上海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 1966.9.6 与妻子程卓如开煤气自杀 23、刘盼遂 北师大教授 时间不明 被打死后,尸体浸水缸诬为自杀 24、闻捷 著名诗人 1971.1.13 用煤气自杀 25、言慧珠 著名京昆剧表演艺术家言菊朋之女梅兰芳之徒 俞振飞之妻上海市戏曲学校副校长 1966.9.11 在浴室上吊自杀 26、田保生 国际法学家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与妻子双双自杀 27、高仰云 天津南开大学党委书记 1966 被红卫兵毒打后跳河自杀 28、俞大因 北大生物系教授,丈夫曾昭伦 时间不明 不堪凌辱自杀而死 29、周瘦鹃 鸳鸯蝴蝶派作家 1968.8.12 在苏州周家花园跳进身亡 30、张宗燧 物理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张东荪二子1969清队时因对毛的物质无限可分有异议,被迫害。北京中关村中科院宿舍中上吊身亡 31、顾而已 著名电影导演 1970.6.18 了解蓝苹历史而备受迫害。上海天马电影厂工具棚上吊死 32、刘绶松 武汉大学教授 1969.3.16 批斗后与妻子杨嘉仁自杀身亡 33、罗广斌 小说《红岩》作者 1967.2 跳楼自杀,另一说是他杀 34、冯大海 作家 时间不明 跳楼身亡
35、许政扬 文史学者、南开大学教师 1966 不堪凌辱自沉住处旁小溪 36、田家英 毛泽东秘书 1966.5.23 在毛泽东书房走廊上吊死亡 37、饶毓泰 南开大学教授、中科院院士 1968 上吊身亡 38、李广田 云南大学校长,著名作家。 1968 跳河身亡 39、李 达 哲学家,中共一大代表 1966.8.24 自杀 40、谢家荣 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 时间不明 自杀而死赵越胜在《燃灯者》一书中曾经形容建国后的读书人,“前是先辱后杀,后是辱而不杀。再后,直教读书人自取其辱,乃至不觉其辱,甚而以辱为荣,反辱同侪,竞相作辱人者的同道。” 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毛泽东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决定在全国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作家团体、艺术演出团体、文艺刊物都被“砸碎”,正常的创作停止了,这时舞台上只剩下了八个“样板戏”,出现了“八亿人民八个戏”。 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现代京剧《沙家浜》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毛泽东在北京观看革命现代舞刷《白毛女》后与演员合影(1967年) 忠字舞和样板戏是当时人们唯一的娱乐活动 忠字舞是中国文革时期用于广场或游行的队列行进间的歌颂性群众舞蹈。主要动作有:双手高举表示对红太阳的信仰, 斜出弓步表示永远追随伟大导师毛泽东,紧握双拳表示要将革命进行到底。 跳舞时手里还要挥动语录本(红宝书)或红绸巾作为道具。2、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蓬勃生机:
三、文学艺术的春天 ——“双百”方针的得到恢复1、措施①“文革”结束后,文学艺术和学术领域清算了“极左”路线,……
②邓小平强调贯彻“双百”方针;
③20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文艺领域再次呈现繁荣景象……
2)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和发展;
3)进入21世纪,文学艺术的内容更加丰富……1956年反右、文革时期1978年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