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3课 美术的辉煌(共3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2-24 19:50: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7张PPT。 这幅19世纪时期的美术作品曾经让奥巴马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是这幅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实际上19世纪以来,还有许多许多曾经甚至至今仍感动着我们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艺术的殿堂,共同去追寻19世纪以来美术的辉煌历史。流派纷呈的世界美术必修三 第23课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学考要求
1、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2、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3、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及作者
4、印象画派代表作及作者
5、现代主义美术的特点及代表作列举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一、新古典主义马拉:雅戈宾派的领导人,为了革命工作常常躲在地窖里,染了湿疹。因为身患湿症,马拉每天都需要坐在浴盆中浸泡几小时,同时处理公务。在画家笔下,我们看到的是,刚刚被凶手科尔黛刺死的马拉坐在浴盆中,鲜血从他的胸部顺着浴盆往下流,凶手用的匕首抛在地上,他的左手拿着科尔黛交给他的短笺,握着鹅毛笔的右手无力地垂落下来,脸上是濒于死亡的表情,但却没有痛苦,画家用简洁的艺术语言刻画了人民之友马拉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勤奋,表现了他的坚韧不拔的自我牺牲精神。这幅画的构图单纯而明确,占据画面二分之一的兰灰色背景上什么也没有,愈加衬托出前景人物的悲剧性,方形木墩就像纪念碑一样起着稳定构图的作用,特别是上面写着“A·Marat,David”(“献给马拉,大卫”)的题字,更显出它的存在是不可少的。从上方射来的光线在暗面低沉的背影衬托下使得主人公显得更加突出,强烈的明暗对比使得形象具有纪念碑雕刻的立体感。大卫《拿破仑加冕》一、新古典主义(18世纪末19世纪初)
1、背景: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2、特点:
(1)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2)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
3、代表作:法国:大卫《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泉》。注重理性,歌颂英雄《自由引导人民》法国·德拉克洛瓦1830年七月革命中,一位名叫克拉拉·莱辛的姑娘首先在街垒上举起了象征法兰西共和制的三色旗;少年阿莱尔把这面旗帜插到巴黎圣母院旁的一座桥头时,中弹倒下。画家德拉克洛瓦目击了这一悲壮激烈的景象,义愤填膺,决心为之画一幅画作为永久纪念。
图中那位在硝烟中左手握枪、右手高举三色旗,奋勇当先,正在召唤群众前进的青年姑娘,既是起义参加者的真实写照,又是自由女神的象征。她健康、有力、坚决、美丽而朴素,正领导着工人、知识分子的革命队伍奋勇前进。左侧,一个少年挥动双枪急奔而来,他象征着少年英雄阿莱尔;右侧穿黑上衣、戴高筒帽的大学生紧握步枪,眼中闪烁着自由的渴望。他身后有两个工人挥舞着尖刀,表情刚毅。在他们后面还有许多起义群众。前景右侧有两名政府军的士兵倒毙在地上,左侧躺着一位为自由而献身的起义者。一名受了重伤的青年工人正抬头仰望,期待着自由的来临。他的上衣、露出来的一角衬衣和腰带正好是三色旗的颜色。二、浪漫主义(19世纪早期)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 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1)注重表现感情,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3、代表作:法国: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拾穗者》法国·米勒《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俄国·列宾三、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
1、背景:资本主义的黑暗使人民对社会现实产生了不满和苦闷情绪。
2、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代表作: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莫奈《夏末的干草堆》莫奈《日落的干草堆》《日出·印象》法国·莫奈前期印象派——瞬间印象,客观再现莫奈《圣阿德雷斯的阳台》莫奈《阿尔让特依的帆船》 凡·高?(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期画风写实,受到荷兰传统绘画及法国写实主义画派的影响。1886年,他来到巴黎,结识印象派和新印象派画家,并接触到日本浮世绘的作品。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由早期的沉闷、昏暗,而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走到了与之背道而驰的境地。在阿尔,凡·高想要组织一个画家社团。此后,凡·高的疯病(有人称是“癫痫病”)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后期印象派——重在写意,主观表现 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其作品表现出追求光明、热情、热爱生命的主题。《向日葵》写意重于写意,表达了生活的热情。凡·高《星夜》《鸢尾花》于1889年5月完成,1987年11月11日, 以539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凡·高《鸢yuān尾花》凡·高《加谢医生的肖像》1990年以82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静物》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思想者》法国·罗丹
罗丹出生于法国巴黎。他的雕塑作品有很深的思想内涵,每一件作品的表情、动作都蕴涵着丰富的思想情感。1875年展出的《青铜时代》是他的成名作。罗丹把人物身上肌肉的悸动和呼吸的起伏都表现出来了,给人一种强烈的真实感。《思想者》是罗丹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的人物双眉紧蹙,右手有力地托着下颌,全身肌肉紧绷,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罗丹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是活的雕塑,他对世界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四、印象画派(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
1、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2、特点:前期印象派强调捕捉光和色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后期印象派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3、代表作:
(1)早期印象派法国:莫奈《日出·印象》
(2)后期印象派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前期:注重光色,瞬间印象;
后期:形式夸张、色彩明快。《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作,1907年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格尔尼卡》西班牙·毕加索
《拿烟斗的男孩》毕加索的油画《拿烟斗的男孩》曾以1亿416万美元的天价拍卖,一举刷新绘画作品拍卖的世界记录,成为目前世界上最昂贵的画。毕加索作品《镜子前的少女》《戴帽的女人》《坐着的女人》《梦》《戴帽的女人》毕加索作品《呐喊》爱德华·蒙克(挪威)现代主义流派其他作品野兽主义达达主义达利《内战的预感》抽象主义未来主义 在作品中,可以感觉到时代的快节奏;感觉到现代人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困惑;感觉到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同时他们又具有用现代美学成果和现代科技成就进行创作的探索精神。小结 我们再回到这幅改变奥巴马一生的画,这是19世纪瓦兹的作品,它是一幅浪漫主义代表作品。?
画面上一个年轻女子独自一人坐在象征世界的地球上面,身体向前倾斜,低垂着头,眼睛被蒙上绷带,说明眼睛受到极度伤害,手里拿着古希腊七弦琴,也被毁坏得只剩下一根琴弦。假如你是她,处于她那种境地,你是一种什么样的心境?绝望,孤独无助。但是画家却给这幅画命名为希望。为什么取名为希望,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不论任何时候都不能丧失希望(或不要放弃希望)。
是的,人生道路上遇到任何困难我们都永不放弃追求希望。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既是发展的社会又是一个充满破坏,充满危机的社会,比如当今世界有着诸多不和谐的音符,索马里海盗肆意横行,泰国政局动荡,印度孟买大屠杀,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这种动荡的时代,我们都要坚守希望和信念,只要我们一直坚持着,相信一切都会雨过天晴,前面迎接我们的将是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