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文档属性

名称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7-08 14:14: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内容。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内容有两个:一个是加法的交换律,另一个是加法的结合律。运算律是小学数学最基础的一种规律性知识,也是学生具备的一种计算能力,学习加法的运算律,不仅有助于加深对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还能使一些计算简便,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要经常用到。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这一部分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过程与方法:在探索运算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加法运算律和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会用个性化的符号或字母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研究数的运算,在给出运算的定义后,最主要的基础工作就是研究该运算的性质。在运算的各种性质中,最基本的几条性质,就是“运算定律”,可见,运算定律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数学大厦的基石”,而“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更是基石中的基石。所以在设计时,我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将数学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融合,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自主探索、交流合作及比较理解等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计思路]
小学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应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本课选用了学生生活中熟悉且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重要性。为了贴近教材,我选择学生喜欢的体育运动为例引入新课,明确教学目标,逐步引出知识点,再用习题巩固,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认识加法的运算律,感受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朝三暮四”的小故事。
看了这个故事,你想说些什么
(交换 不变)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这个情境让学生们在笑猴子受骗的同时也得到了一点启示,同时通过此例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轻松提前感知了加法交换律。
二、新知探究
1、加法交换律
师:生活中到处都蕴藏着类似这样的数学知识,瞧!我们的周围也有。
多媒体展示四年级同学正在上体育锻炼课图,
提问:从中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选择性的一一出示提出的问题。
谈话:我们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中,选两个问题进行研究。先来看第一个问题。学生齐读:参加跳绳的有多少人
学生口答后,板书: 28+17=45(人)
(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
还可以怎么列式: 17+28=45(人)
(女生人数加上男生人数)
指出:两道算式都表示把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合起来,所以都等于参加跳绳的人数。(45人)
说明: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多媒体展示等式: 28+17=17+28)
观察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后总结: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追问:你能再多列举些类似的例子,证明自己的发现吗
说明:学生自己独立举例写一写。
汇报交流:把你举的例子和大家分享一下。
提示: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要把两边的结果计算了以后才能写上等号。
启发思考:从我们举的例子来看,你证明了自己的结论了吗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写出类似的等式,然后交流反馈,帮助学生积累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表象,进一步感知加法交换律。
2、字母表示
问: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能列得完吗
引导:用数字写,列举不完,用语言文字叙说比较麻烦,你能有简单而又方便的方法,表示这个规律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展示学生的作业本,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符号、图形、字母)
说明:在数学上,我们统一用字母a、b来表示两个加数,这个规律可以写作a+b=b+a。这就是加法交换律。
提问:加法交换律其实早就是我们的老朋友了,想一想,什么时候曾经用过它
(加法验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就是运用了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学生以前应用过加法交换律,通过举例子验证、归纳,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对加法交换律的概括,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符号的简洁性和概括性,进而发展了学生的符号感。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巩固练习
出示: 96+35=35+□ 204+□=57+204
37+□=59+□ 76+□=□+76
说明:你能根据运算律填一填吗
提问:你填空的依据
(加法交换律)
设计意图:个规律教学结束就配以针 对性的练习,既有利于概念的正确建立,同时也及时地巩固了新知。
4、加法结合律
谈话:我们再来研究选出的两个问题中的第二个问题。
学生齐读:参加活动的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列式:(28+17)+23=68 (人)
(跳绳人数加踢键人数)
还可以怎么列式: 28+(17+23)=68 (人)
(男生人数加上女生人数)
指出:可以用参赛的两个项目相加,得出参赛人数,也可以通过计算参赛的男生人数加女生人数,得出参赛的总人数。
你能根据上面的探索经验,得出加法结合律吗
学生回答:两道算式得数相同,我们可以用“=”把它们连成一个等式。
(多媒体展示等式: (28+17)+23=28+(17+23) )
学生写出类似的式子,指名汇报。
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个加数,可以写成:
(a+b)+c=a+(b+c)
指出: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设计意图:抓住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内在联系,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把加法交换律的学习,迁移类推到加法结合律的学习中来。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汇报等环节,还给学生一个自主的空间。
三、巩固训练
第一关:火眼金睛
下面的等式中哪些应用了运算律 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① 82+0=0+82
② 4+5=3+6
③ (47+30)+8=47+(30+8)
④ 84+68+32=84+(68+32)
⑤ 75+(48+25)=(75+25)+48
设计意图:熟悉加法的两个运算律,运用运算律。
第二关:现学现用
你能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吗
96+35=35+□
204+57=□+204
(45+36)+64=45+(□+□)
560+(140+70)=(560+□)+□
560+(140+70)=560+(□+□)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体会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千变万化,从而使学生进一步加法运算律的特征。
第三关:大显身手
18+45+82+55=
联系今天所学的知识,想一想横线上应怎么填
设计意图:两种运算律结合运用,为计算带来方便,也拓展了学生的思维,为下一节学习简便运算打下基础。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疑问
启发:在日常生活中,还蕴藏着许多的数学知识,只要你留心观察,你就会有所收获。
[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1.加法交换律
a+b=b+a.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教学反思]
加法交换律是 节概念课,是在学 已经掌握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 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亲身经历“提出猜想—举例验证—得出结论—总结规律”这一探究过程,同时注重学习 法的渗透,为 年级的学习打下基础。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节课以成语故事“朝三暮四”为切 点,吸引了 部分学生的注意 ,自然 然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为学生进 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氛围,这样设计,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主动思考,发现规律,为举例验证埋下伏笔。
2、本节课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同时注重数学思想和 法的渗透,通过猜想、验证、类 、归纳,提升学身的理性思维,提 学生应用数学思想 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